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探析

2014-04-29 04:22李秀林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传统文化

李秀林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在1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继承和发展意义深远,因而以至于如今无论从哪个方面着手研究中国文化的进化,都不能忽视科举制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探析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以期进一步认识科举制度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度;传统文化;影响探析

一、对于儒家经学的影响

从儒家经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在科举时代,经学一直是考试的关键内容。从汉代的以经术取士到唐宋两朝科举中的经学与文学之争,再到明清时期风行的八股取士,经学在科举中的作用从未被削弱过,由此一来,在“人以科名重”的时代背景下,全社会范围内的经学知识普及是相当广泛的。在儒家经典之中,不乏维护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纲常名教,但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常训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经典之中也有大量有关修齐治平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专注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学习,因而经学得以不断的传承与繁衍,儒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干与主体。

二、对国内宗教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宗教负担最小的民族之一,历史上也未曾发生过类似于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发展过程中频发的宗教战争或纷争。即便是源起中国的道教和近邻印度传入的佛教也未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过决定性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中国长期以来所实施的尊儒政策。早在汉代,便已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奉行“经术取士”。唐代政府实施尊道、崇儒、礼佛的政策,力图达到三教归一的目标,这一时期道家与佛家力量稍长,但由于自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始终将“经术”作为考查内容,因此隋唐时代的儒学依旧是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及至宋代,经义成为科举考试中的关键内容,儒学再度博兴并开始占据统治地位,由于科举制度下整个社会知识分子群体都将儒学视为行为准则和立身之本,从而在客观上排斥了其他宗教思想的进入。儒学以其自身所具有的浓厚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自然削弱了其他宗教对于中国文化及社会的影响,甚至于在欧洲叱咤风云数百年的基督教即便依靠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之后,依旧受困于儒家思想的阻碍无法在中国国内产生预期的效果,使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至今依旧极少受到來自宗教方面的影响。

三、对于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唐诗的盛行。唐代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考察内容,格律诗成为众士子们仕进的一块敲门砖,唯有深谙此道方能跻身宦海。因而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中都存在一种重视诗赋的思想和氛围,读书人为了能够在科场上做出好诗,无不努力钻研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说,当适时的文化氛围和取士标准为唐代社会造就了一大批擅长诗赋的文人,最终也推进了唐诗的兴盛。南宋严羽曾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讲到:“唐以诗取士,故无不功诗。竭一生经历,千奇百怪,何所不有?”从中不难看出,正是科举制度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方才使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诗词的风气,而这一风气又反过来促进了诗词的发展繁荣。除唐诗外,即便是近代以来饱受抨击的明清八股文对明清文学的发展也并未一无是处。明清学者善作长联,其工整的对仗与这些学者的八股文功底关系甚密。除文学文体外,科举考试也成为历代文学作品所描述的重要对象。如元代戏曲话本《窦娥冤》、《倩女离魂》,明清小说《儒林外史》等等,选择以科举考试为题材或背景的作品不可胜数。可以说,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对于历史学发展的影响

“重史”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历史作品与书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样,科举考试也很重视考察历史知识与内容。有道是“六经皆史”,儒家经典本身便是对于先秦时期的历史记载,科举考试中,“策论”包含经史策与时务策,问题往往出自于历史事实,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从中寻找能够借鉴于对于现实政治需要的内容。如此一来,保证国家所选取的官员具有一定的历史素养,知悉历代王朝成败兴衰的缘由,不仅提升了官员的行政能力,同时也进一步的推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和繁荣。纵观中外,至今仍旧保留完备的、连续的、成体例的历史记载的国家唯有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旧要归功于我国的科举制度。

五、对于书法发展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典范,书法的繁荣也与科举制度有着重要联系。早在科举初启的唐朝,便有专门考察考生文字与书法的“明书科”,其他诸科虽不直接考察书法,但在吏部铨选时立下“身、言、书、判”四大科目,其中“书”科便要求考生书法“楷法遒美”,这使得所有有志于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认真沿袭书法,否则即便才高八斗,一把烂字也会使自己名落孙山。如此一来,研习书法成为唐代举子的必修科目,进而演变成为风行于唐代社会文化之中的一大风气,其中也显现出一些卓绝的书法大家,如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柳公权等人,无怪乎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道:“唐人字画,见于碑刻文字者,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非今人能及。盖唐世以此取士,而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故世竞学之,遂至于妙”。宋元明清各朝虽不再专考书法,考生试卷也开始采取糊名誊录法,但知识分析阶层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却未见减弱,而到了清朝,殿试不再采取誊录制度,考生必须将自己真实的书法作品展示在皇帝面前,评阅试卷也将书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美观、大方、整洁、规范的“馆阁体”成为士子们必须掌握的书写体例,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会风尚。

六、对于国民文化性格的影响

除经学、文学、史学、书法等方面的具体文化要素传承之外,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对于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情感的培养上。科举考试所依凭的《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自秦汉以来便是中国传统社会维系人心,培养道德感的主要读物,而饱读儒家经典并在科场之上一举中第的考生们在实践儒家人格理想方面的自觉性更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宝佑四年状元文天祥在元大都就义之前曾在自己的衣带中写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之句,由此足见儒家经典对其的影响之深远,而这种影响又是在以儒家经典为基本考试教材的科举制度下形成的,可见科举制度对于士人思想、情感、文化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小 结

科举制度在其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对经学、文学、史学、书法等具体可见的文化要素产生了促进和传承作用,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发展并延续了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使历代中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儒家经典中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经过人们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其价值逐渐被国人内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核心。总而言之,科举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飞.唐代试策考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李子广.科举文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传统文化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基于对中国科举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