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芬
摘要:在新课程环境下,地理学科需要加强学习的灵活性,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前提,也对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真正实现地理新课标强调的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素质教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45-1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学生的思维很封闭,思维没有伸缩空间。采用这种“一问一答”法,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变成“直线型”,没有拓展空间,课堂气氛较低沉,教学效率也不高。
一、强调“活”学地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是“上传下达”,从而导致教学的过程就是有效地传递和执行课程内容的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种变化实际上淡化了过去过于强调的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注重了知识的主观性、发展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应该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尤其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让学生经常探讨关键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我们要鼓励他们探索问题,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二、着重培养思维能力的方式
1.集体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采取集体讨论的方法,把一个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让每小组去归纳,总结课本上的章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创造性设想,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在集体讨论中,学生会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所以,集体讨论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对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也是有益的。
2.延迟评价。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力,为其积极思考腾出自由的空间。学生寻求答案,特别是新颖独特的答案,是一个思维慢慢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的抑制因素。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当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争取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会有一种“安全感”、“自由感”,从而无拘束、无顾虑地针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3.放大错例。“失败乃成功之母”,真正思考的人从错误中吸取的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放大错例,让学生的思维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得到启发。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
4.创设情景和直观演示。在地理教学中,强调创设思维情境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思维的活跃性、延伸性和发散性。因为,问题的解决始于思维情境,思维情境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有助于发现问题的隐蔽关系,突破解题障碍,更有助于对问题解决进程的调节。因此,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境中得到有效开发。
直观演示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种好方法。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鲜明性和强烈性,它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因此在新知识的引入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表、图示、多媒体演示或者实验操作等直观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形成认知结构。
5.合理选题。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最好途径,练习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题在精而不在多。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归纳、总结,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因此,对习题的选择,必须注意它的目的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延伸性,要善于挖掘例题本身蕴含的内在规律。
实践表明教师只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得体的教学方法,适时疏导,以知识讲方法,以方法取知识,重视和加强多样化教授方式训练,就能把学生引入全方位的思维活动,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全面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除了教材本身提供的条件外,也与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问题,加强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守军.浅谈如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04).
[2]朱金龙.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有什么特征[J].新课程(综合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