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什么是好课?在课堂上,老师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课堂活动环环相扣。老师时而启发,时而点拨,时而组织开展活动,“起承转合”恰入其分,完美至极。课堂上一切都很顺利,学生在听、在读、在说、在练,教室里时动时静,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偶尔还有个别同学“出彩”的表现为课堂贴金、生辉,也能看得出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在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努力在转变教学行为,当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变化。勿容质疑老师备课是精心的,设计是巧妙的,上课是投入的。
但是细细观察,着手了解,大多数学生只不过是课堂活动中的看客,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在积极捧场。我想这样的课不能算着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落实。真正的“入课”不光是老师倾情投入,关键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激励、启发、鼓舞中积极参与,实实在在有所收获。说得通俗些,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生命被激活,焕发出昂扬的生命状态。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但是要做好、做彻底是不容易的,特别是面对小学生。我们总以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太多的不放心:生怕他们听不懂,生怕他们不理解,生怕他们学不会,于是不厌其烦地说,忙着“递拱子”,不停地“搭梯子”,致使学生的学习参与只停留在表面,看似积极,其本真仍然被动,当然富有个性地学习更成了奢侈。
所以教学活动中的这几方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以教定学与以学定教
在老师说课的环节中,大家会习惯的说:“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我准备让学生掌握以下的……”在老师的潜意识里要教给的知识是第一位的,并没有将学生的学情放在首要的位置。由此的一切教学准备活动可能是完全以学生的学情在进行吗?所以就出现了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压缩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发现和探究的现象。“以学定教”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老师认为这样教学生就应该这样学,孩子的心里对事物的认知不是老师完全猜度得了的。“因材施教”虽是老词儿,仅仅四个字,千百年流传至今,绝对是教育的真理。
二、放手与出手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怎样体现?老师完全放手就是吗?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吗?学生的自主得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作保障,不是老师为了你的自主理念的体现就布置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就进行了自主学习了。我们的整个教学活动至始至终得“目中有人”,要认真分析学生、充分了解学情,该出手时不含糊,该放手时大胆放手。解放孩子的同时也解放了自己。
三、有舍与有得
一堂课四十分钟,老师们绝不可将它作为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时间有限啊!教学的终极目标终归是看学生的“学”。老师又是说又是练,又是展又是演,忙得是不可开交,同时得考虑孩子们会怎么做,该怎么做,能做什么。一堂课要目标明确,切入点精准,绝对不可贪大求全。孩子们能一课一得,常此以往就不得了了。“有舍才有得”嘛!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无限潜力,老师要设法让学生全心投入学习活动。
四、“猴急”与学会等待
课堂中经常回出现这样的情形: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有的学生还没愣过神儿,老师见有学生举手马上就开始进入汇报交流的环节了,唯恐自己说话的机率不多。学生中有思维迅速的,但还有反应慢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绝非少数人的“明星”课堂,大家的共同参与才是积极的课堂状态。所以“静等花开”是老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大智慧。
五、泛滥的表扬与巧妙的激励
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孩子当然更是毫不例外。人们不是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学生成长的强大助力。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一般十分“阳光”,具有积极的学习生活状态。提倡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于是课堂上老师慷慨褒扬,溢美之词泛滥,有时的不切实际让人哑然:学生做错了,也视而不见,学生说错了,也绕道而行,老师似乎都不会说“不”了。长期过度的、毫无价值的表扬会让学生养成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我想只要老师注意否定的时机、语气、方式,指出错误的根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对待学生,才是对学生的帮助,才能更好地激励他们,也才能更好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平台,一堂好课,老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要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点化他们,让他们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否则不算上课,而是“演课”。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上课最要紧的是看学生学,而不光是看老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