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美 查明方
摘要对滁州市“百万亩籼改粳”行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成效,并对改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灿改粳;成效;启示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196-02
作者简介朱国美(1964- ),男,安徽天长人,推广研究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滁州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粮食产量400万t以上,年调出商品粮超过250万t。水稻在滁州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全市常年粮食总产60%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35万hm2,总产近250万t,位居安徽省首位。为响应农业部在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逐步实行“籼改粳”,适应市场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2012年初滁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百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的意见》,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将粳稻面积扩大至6.67万hm2,单产提升到9 000 kg/hm2的目标。经过两年努力,目前滁州市籼改粳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1主要成效
1.1生产面积稳步扩大“籼改粳”行动开展以来,滁州市粳稻播种面积由2011年的3.69万hm2增加到2013年的5.6万hm2,增幅53.4%,其中优质粳稻生产发展迅猛。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示范引进了35个优质粳稻品种,通过连续三年品种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一批以南粳、武运粳、宁粳为主有推广前景的粳稻品种,其中南粳5055、镇稻11、武香糯2402等国标二级优质粳稻,加工企业提价收购,市场供不应求。预计2014年滁州市粳稻生产面积将达到6.67万hm2左右。
1.2单产水平大幅提升围绕“籼改粳”行动,市农技推广中心在全椒、南谯、天长等地创建了7个粳稻“百亩高产攻关试验点”、5个“千亩示范片”、3个“万亩集成示范区”。其中全椒县武岗镇、南谯区乌衣镇、来安县大英镇等“百亩试验攻关田”平均单产均超过11 100 kg/hm2,“千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超过10 500 kg/hm2,全椒荒草圩800 hm2武运粳23机插秧示范片平均单产10 544 kg/hm2。各地积极参与,强化服务,扎实开展籼改粳示范片建设,示范带动全市粳稻单产实现大幅提升,全市粳稻平均单产8 813 kg/hm2,较籼稻平均单产高1 425 kg/hm2,增产19.3%。
1.3經济效益显著提高2013年滁州市秋粮生产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但由于粳稻播种期迟,抽穗扬花期普遍在8月中旬以后,有效避过了高温天气影响,单产不减反增,全市5.6万hm2粳稻均增产近1 500 kg/hm2,加上粳稻市场收购价较籼稻高0.3元/kg,粳稻生产较籼稻平均增收6 750元/hm2,共增收3.8亿元。“籼改粳”行动增产明显,农民普遍满意,特别是种粮大户参与积极性高。
1.4社会效益反响优良围绕“籼改粳”行动,全市组织800多名农技人员划片包干,广泛开展服务指导,明确专人与粳稻生产大户及合作组织进行结对帮扶。组织召开各类培训会现场会320场次,发送手机短信13.1万条,印发技术明白纸115.7万份。各地广泛宣传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科学种田方法,机械化育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到位率大幅提升。“籼改粳”行动提高了粳稻生产科技含量,增强了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密切了干群联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具体做法
2.1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粳稻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委、财政、水利、农机、粮食、气象、科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全市粳稻示范推广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技术指导组由市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农科所、大圹圩农场及稻米协会等单位技术骨干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负责制定粳稻示范推广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为籼改粳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2强化服务指导①加强技术引导。开展试验示范,筛选粳稻优新品种,建立品种展示田,加大优质粳稻高产栽培技术宣传,提高良种良法组装运用。组织种粮大户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观摩。②开展科技入户活动。组织技术人员,建立联系农户活动,进行结对帮扶指导。③组建稻米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经济合作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农户、合作组织和加工企业一体化的产、加、销纽带。④产销衔接。通过订单形式,建立优质粳稻生产基地。
2.3注重资源整合涉农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籼改粳示范推广工作,把现有高标准良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化育秧工厂等农业项目向粳稻生产示范片建设倾斜,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各地各部门把“籼改粳”行动与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和“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紧密结合,广泛建立“籼改粳”示范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推广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籼改粳”示范推广和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2.4开展高产竞赛为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籼改粳示范引领作用,市农委组织33.33 hm2以上大户开展以“比单产水平、比技术应用、比示范带动、比种植效益”为核心的高产竞赛活动。通过广泛宣传、集中培训、结对帮扶、检查评比、组织观摩等系列活动,显著提升了种粮大户生产管理水平,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科学田管。经测产,71名参赛大户0.82万hm2水稻平均产量9 984 kg/hm2。其中,全椒张世玉武运粳23平均产量11 931 kg/hm2;天长陈叶桃武香糯2402平均产量11 238 kg/hm2;南谯梅宏波宁粳7号平均产量10 880 kg/hm2;来安刘永兵镇稻11平均产量10 841 kg/hm2。高产竞赛活动推动“籼改粳”工作迅速普及推广。
2.5建立运行机制在强化行政推动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引导扶持逐步实现示范片建设“六个一”,即“选出一个带头人、培养一批示范户、总结一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服务队、引入一个龙头企业”,实现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销订单化、服务社会化,确保稻谷优质安全、绿色环保,努力打造知名粳米品牌。全市共创建了“皖万源”、“康海”、“花源湖”、“金同”等41个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稻米品牌,“倮倮”、“康盈”、“绿一”、“青谷”等8个绿色食品稻米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
3经验启示
“籼改粳”行动开展以来,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财政局立专项给“百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予以支持。市科技局将粳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列入重点科技项目。市农委将“籼改粳”行动作为农业部门重点工作,加强服务指导与督查调度,各地广泛开展籼改粳示范片建设。市农机局加强粳稻机插秧技术集成及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粳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市水利、国土等涉农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宣传服务,及时将农业技术、气象、供需等重要信息通过三农平台发送至大户手机。此外,合作组织、专业化服务队伍迅猛发展,为种粮大户提供配套服务,促进了粳稻生产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守设,祁玉良,李彩丽,等.豫南稻区“籼改粳”刍议[J].耕作与栽培,2007(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