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青林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只有在教学目标的优化、教材资源的统整、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学生探究热情的激发等方面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的共识。但我们却经常会在科学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讲课零乱无序,有的学生活动杂乱无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应該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基于自己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对此作一浅析,以就教于同仁。
一、善于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其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仅仅关注三维目标的某一方面,而将其他两方面的目标置之不顾,则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体验就会成为空谈。因此,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都应兼顾到三维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这一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为:知道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即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会辨析物质的两大类的变化;通过探究,意识到物质世界是变化的。这样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有益于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善于统整教材资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以教材为研究和施教的重点。而新课程强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的教材,其功能仅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因而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认真钻研教材的结构体系,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加工教材,大胆整合教材内外资源。如,五年级科学教材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简单机械的认识,第一课《怎样才能省力》让学生讲述辘轳、方向盘、盘山公路等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学生要么不说,要么就是瞎蒙。因为它们还没有学习本单元的后面几课,根本就不会。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的这个环节调整到单元的最后,作为对前面几课的复习小结时,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研究揣摩教材,整合开发教材,形成个性化的教材知识,从而促使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善于创新教学手段
科技的进步满足了课堂教学手段创新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效益。例如,在教学《肺和呼吸》《心脏和血液循环》等人体暗箱类或者是宏观的天体及微观的细菌类的课程时,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者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人体暗箱和宏、微观世界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和冲击性,对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并非每节课都一定要用到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不能只顾形式,
不顾内容,华而不实的课堂应该摒弃。
四、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较之于其他学科,科学学科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探究,需要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等多种角色,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教学《简单电路》一课,在学生认识小灯泡结构后给他们一个任务,想各种办法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并把能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画出来。有了明确的任务,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在教学《混合》一课开始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若将薄荷糖加入可乐当中会怎样呢?先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轻轻拧开可乐瓶盖,向其中加了四粒薄荷糖,大量的气泡伴着可乐溶液,一下子冲出瓶口,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学生对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气泡?可乐怎么会喷出来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显然,学生天生的好奇心被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冲动,这一实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动手实验时不仅关注现象,还想进一步了解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可见,通过有效的引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五、善于挖掘教学所需的材料资源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探究性强,对探究材料的需求量大,这些材料不一定要在实验室里找,事实上有些材料实验室里也提供不了。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用智慧随时随地挖掘所需材料。大自然中就有许多不错的材料。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的《花》一课时,当时正值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的春天,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每人采集自己能找到的花3~5朵,种类不少于三种。等到上课时,课堂简直成了花的海洋,学生自己采集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等有十来种,甚至有些学生就从家里的菜地里拔来一棵缀满菜花的油菜,这些都是上课的好材料。探究材料除了能在自然界中寻找之外,有些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如,酒精灯可以用蜡烛代替,水槽可以用塑料盆代替……另外,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所取材料的效用,如,我在教学《果实和种子》一课时,只选用了苹果、花生、茴香、番茄作为研究的材料,就用这四样物品来让学生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这个材料的选择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很有讲究,学生通过切、剥等方法能够很快地发现果实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果皮和种子,同时还能够根据这几种果实的不同特征,将果实进行分类,如:肉果、干果、浆果……可见,教师精心自主挖掘的探究材料既节省了教学成本,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感知材料,从而大大提升了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既重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真正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