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14-04-29 08:42乔亚光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倾听能力小学数学

乔亚光

【摘 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人们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接受信息,主动地进行理解,就会产生倾听障碍。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转化。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的倾听能力有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能力;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在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培养好学生倾听的能力。作为小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佳的时期,所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发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并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包括: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思维、语言的组合力。心理学家指出:“积极倾听的人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体的知觉、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等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倾听的活动中去。消极地听,则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接受声音的机器,既不加入任何个人的感觉或反应,也不产生什么好奇心”。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人们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接受信息,主动地进行理解,就会产生倾听障碍。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转化。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的倾听能力有较大的发展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和意义,善于做学生忠实的听众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让他们明白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问题,每个孩子都愿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教师应该多从正面引导,反复矫正,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树立典型、榜样建立健全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如:“习惯储蓄卡”;“学习习惯反思周记”等等。使学生经常感受到好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当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孩子看到老师倾听的眼神和动作,也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老师就得先做到这一点。无论学生说的好,还是说的不好,甚至是语无轮次,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课后在与学生谈心时,也应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从不打断他们讲话。这样一来,既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地倾听氛围。既让同学们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让倾听别人谈话成了一种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发言者,又是一位忠实的听众。

2、激发倾听兴趣,提醒、表扬、奖励和批评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课堂上让学生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设恰当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变化,从学生的坐姿、眼神等等,去判断学生的精神状态,以便自己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教学策略,用语言感染力去感染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老师上课最愿意看到的是学生看着老师那亮晶晶的眼睛,并希望他们上课的时候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教学中,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小眼睛”学生就会自觉地应道“看黑板”;或“小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老师只说一遍,大家一定要听好哦!”,学生就会自觉、迅速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在课堂上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听得多认真呀,眼睛直直地看着老师”。“看,他认真听了×××的发言,他不仅听出了他对的地方还听出了他不足的地方。还帮助补充了他的不足,真能干!其他同学都应该像他这样”!现在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睛,我讲课更有自信了!在教学中,我从不怜惜对学生倾听行为的奖励: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表扬、奖励要特别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个性化。实践表明,单纯的表扬、奖励是不够的,其实,善意的批评同样在倾听习惯、倾听能力培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批评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中,如果把批评、表扬、奖励并用。更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更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可持續发展。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倾听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数学学科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比如:“传话游戏”、“听题计算比拼”、“复述同学的话,复述老师的问题”等等。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不要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并且要求学生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教师还要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

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布阵”,“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听懂了吗?”接着我会让发言的同学再说一遍。这样就会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养成倾听习惯,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提议:“让我们做回小评委,一起来评评他(你)的发言”。即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发言作一个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听得会更专心,发言也会更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评价时,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再进行指正、补充。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数学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倾听习惯得到培养。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要有要求,过程要有监控、评价。教学可以采用适当的延时评价,必要的延时评价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对学生更有价值的,这种评价对全体学生而言有一个短时反思的空间,对自己的发言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中差生更有好处。中差生由于反应不敏捷、思维不够完善,表述不清楚等等,通过延时评价,这样就把时间、空间给他们,给他们有尽可能发展的机会。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完善、补救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把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坚持下去,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越来越强。

总之,教师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发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小学生表现欲强而自控力差,光靠一时的培养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要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一系列的培养活动。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标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倾听能力小学数学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如何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