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职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014-04-29 02:22:18刘瑞彦
学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探讨实践

刘瑞彦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这门课程不能只单单地停留在课本中,这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要让学生多多地练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习能力的关系,更强调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计算机的教学与其他學科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在课堂上必须讲解和实践相结合。一般学生都喜欢动手,但是动手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论讲解得透彻。因此,理论与实践操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这二者最好的结合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和探讨。我就该如何培养职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兴趣 计算机教学 习惯 实践 探讨

一、通过兴趣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选好材,举好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科和教师都有深厚的感情,从而好学。有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有一些误解,以为前面的知识没学好,后边的内容就无法学好了;有的因为一两次没有考好就认为自己永远学不好计算机了,从而丧失学好计算机的信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计算机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素材要丰富多彩,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眼、耳、手、脑并用,强化课堂知识密度,认真做好演示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好奇、想学、主动去学的兴趣。

2.穿插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学校机房取消了不装游戏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不仅安装了各种教学软件,还安装了很多有益的游戏软件,如打字游戏、生死时速、太空大战、激流勇进、鼹鼠的故事、拯救苹果等。这些游戏不仅情节活泼生动,而且还配有节奏欢快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可以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练习,使枯燥的练习变成了一种美的享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练习了打字。

3.组织竞赛,诱发学生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教学,教师可定期在班内或校内举行计算机比赛,如打字比赛、图文的排版与处理、班级网站设计与管理、Flash动画作品设计比赛、图形图像处理比赛等。对成绩优异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区里及市里组织的计算机竞赛。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1.课前要有预习的好习惯。“预习”是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教学中的“预习”与其他课程的预习还是有区别的。计算机中的“预习”不单单是看课本。应了解这堂课要学习什么新知识,然后有目的性地去了解新知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便捷。例如,在学习FrontPage之前,应该了解这一软件是用来制作网页的,且方法较简单,很适合初学者使用。了解了这些后我们会有目的去学习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目标学习: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就是指先有结果,再研究实施策略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的由浅到深的基本顺序,有的时候“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学习计算机内容。

3.动手操作:实践。计算机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灵活运用,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行。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细心地去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操作过程,让每一位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讲究学习的方法是培养计算机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与不同的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所想、所感,与学生一起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的位置、角度要让学生看得清、准、真,也是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爱好”的重要因素。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不断地给学生自信心,让他们乐于学习,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必要的考核进行学习评价

要树立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学习还需讲究方法,最终的成绩还需要考核来衡量。考核虽然很难有定量的标准,但还是能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这种考核也是必要的,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学生也能通过考核,从中看到成绩,增强自信心,并能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也能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考核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又起不到考核的作用。

总之,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已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学好计算机至关重要。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学生具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探讨实践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9:07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6:17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9:58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4:07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