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围城》语言的多元化分析

2014-04-29 00:44高毅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围城语言艺术多元化

高毅

【摘 要】小说《围城》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它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语言艺术;多元化;《围城》

在钱钟书的语言艺术中,没有用说教的方法来揭示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端,而是用讽刺对那些丑恶现象进行无情的嘲讽,在小说《围城》中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钱钟书运用讽刺的手法是高超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多元化的。

一、独特的比喻艺术

1.比喻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钱钟书的比喻因其见识广博,机趣睿智,在取材上具有多样性,没有重复雷同,选材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新颖独特,雅俗共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你们新回国的留学生,就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都抢不匀呢。”“二奶奶三奶奶打扮得淋漓尽致,出了汗,像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等句中的喻体“新出炉的烧饼”、“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看似平淡无奇,用在这里却显得通俗易懂而又生动贴切。除了常听、常见、常用的事物,他还能将典故和一些抽象、虚幻的观念引用自如“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这个比喻句取材于《伊索寓言·河中肉影》中的故事,用在这里让人忍俊不禁,又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如“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路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方鸿渐和鲍小姐两人满以为可以吃到一吨可口的午餐,却不知道这¨倒霉:“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更让人捧腹人笑的是“鱼像军路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作者不说鱼肉不是新鲜的,而是说“登陆了好儿天”,“肉”“长时期伏在水里”,可想而知鱼是多臭,肉是多腐烂了,钱钟书用这样的比喻是形象鲜明生动,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2.比喻的戏剧性和深刻性

钱钟书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比喻不仅仅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从这些比喻句中,读者还能感受到其用语的戏剧性和深刻性的特点。鲁迅曾经说过:“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钱钟书的比喻能通过微笑进行巧妙的讽刺,能够消除不快,又能揭露和鞭笞生活中的虚假与做作。比如“侍者上了鸡,碟子里一块帆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术的肉,鲍小姐用力割不动??方鸿渐再接再厉的斗鸡。”这里把上的鸡肉比作“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中可以看出鸡肉是非常硬了,再有鲍小姐的割不动到方鸿渐的“斗鸡”使这两个人吃饭的尴尬场面场面鲜活的呈现,令人觉得非常搞笑。像这样喜剧性的比喻在小说中可以找到很多,但这些比喻并不不旨在让读者一笑而过,相反,通过这些比喻,钱钟书通常能揭示出很深刻的意义,句有尽而意无穷。

3.比喻的讽刺意义

有人说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现代的一本“儒林外史”。无论怎么评价,大家都一致认为它是一部讽刺小说,讽刺是其主要艺术风格,作为作品中的主要文学语言表达方式的比喻,同样也具有讽刺性。这是《围城》中比喻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艺术效果。

例如:“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的好,此外全无用处。”这句讽刺洋买办张先生喜欢在中国话里头嵌入无谓的英文字以表明自己和洋社会亲近的奴才嘴脸和爱慕虚荣的心理;“不比罗素、陈散原这些名字,像一支上等哈瓦那雪茄烟,可以拉在口边弄。”这讽刺了董斜川、褚慎明两个人依傍名人、靠名人装点面子的爱慕虚荣的假知识分子的恶心行为;“她序上明明引着Jules Jellier的比喻句,说有个生脱发病的人去理发,那蒯头的对他说不用剪发,等不了几天,头毛压根全掉光了,大部分现代文学同样的不值批评。”这是对现代文学和不景气进行了讽刺,以上这些例子芒刺毕露,锋芒犀利,无情地批判了那些人的种种丑行,但这些批评又并非作者板着脸在教训人,是用诙谐、戏谑的比喻来完成的,因此给被讽刺者以外的人带来一种轻松感。

二、针尖般的语言艺术

1.个性饱满的人物刻画

《围城》这部小说中涉及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人物,这些人物性格各式各样,钱钟书对选出的人物都做了富有个性的刻画,足见其对语言有着驾轻就熟的能力。例如在写第一次出场的“哲学家”楮慎明时,这样写的:“一个身背高额,大眼睛,苍白脸,戴夹鼻金丝眼镜,穿的西装袖口遮没手指,光光的脸,没胡子也没皱纹,看起来像个幼稚的老太婆或者上了年纪的小孩字。”以及后面的他最恨女人而不肯佩眼镜为对苏文纨打翻牛奶和吹嘘自己与国外的哲学家罗素等常有联系时,实际上也正揭露了楮慎明他自己的空虚无聊及无耻下流,肖像描写生动形象。除了生动的肖像描写外,钱钟书还能巧妙的运用英文和文言文等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并善于刻画人物心理,通过其心理描写展现性格特征,品位小说,便可以深深体会。

2.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总是作者着重笔墨去描写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很好讽刺机会。因为心灵的想法是人物最真实的感情,而人物的举止,说话不一定会像心灵一样真切,为了避免自己的迂腐被别人揭穿,书中的人物时常用不真实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丑陋。从这些心理描写中,心理与行为举止的反差给予了讽刺的资本,也让读者对这些角色产生厌恶。借此讽刺那些丑陋的心灵,由隐到现,由暗到明,慢慢的揭露了范懿的爱慕虚荣,最终讽刺的味道愈加强烈。

3.不可忽视的写景映衬

《围城》中的景物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多,但能从钱钟书对景物的描写中仍能看到其艺术特色的表现,同样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围城》的第一部分,在写方鸿渐吻了鲍小姐,而她里区撇下方鸿渐在甲板上后,有这样一段描写“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湃的黑暗深处,一点营火似的自照着”。所描写的景物是与这时方鸿渐的心境想对应的,“广大的昏夜里”的“疏疏几颗星”犹如方鸿渐心中荧火似的那点希望,这也就暗示了方鸿渐追到鲍小姐的希望是几乎没有的。小说中的好多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有这样的作用,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围城》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厚独特的新天地,在小说那对社会不容情面的蹊落、挖苦的背后,又蕴涵着作者那样多的对人生的热望,通过方鸿渐的命运,剖析当时灰暗社会的丑陋,更重要的是想唤醒在“围城中徘徊、挣扎的人们,冲破围城,去走自己的新路”。因此,钱钟书独特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水木丁.钱钟书,琼瑶小说,以及知识爆发户[Z].豆瓣.

[2]张丽丽.试论《围城》的讽刺藝术[J].济宁师专学报,1995(02).

猜你喜欢
围城语言艺术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围城”内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围城”之战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