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辞:节哀》中玄学意象的陌生化解读

2014-04-29 00:44郑文文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玄学陌生化

郑文文

【摘 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歌以奇思妙喻著称,意象新颖别致。本文以邓恩的《离别辞:节哀》为例,用陌生化理论分析玄学派爱情诗中的奇特意象用喻特点及艺术魅力,探究其独特内涵及哲学意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将日常熟悉的事物加以艺术处理,使之与审美主体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主体获得陌生美感。用陌生化理论分析《离别辞:节哀》,为读者赏析玄学派爱情诗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玄学;奇喻;陌生化

引 言

约翰﹒邓恩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的创始人,因其在诗歌中擅长运用颇具玄学色彩的“奇喻”蜚声文坛。邓恩摒弃了当时诗人们惯用的华丽词藻和比喻,另辟蹊径,将充满逻辑化的论辩式结构和“巧智”手法运用于诗歌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玄学派诗风。《离别辞:节哀》是邓恩杰出的爱情诗代表作,邓恩用新奇的意象将自己高度凝练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哲学思辨的方式阐释了爱的真谛。此诗中邓恩熟稔的应用了自然意象、天体意象、化学意象以及几何学意象。

一、自然意象

玄学诗人擅长“使用高度概括浓缩的意象和学术化的比喻描绘戏剧性的主题思想,将通常不入诗的科学和哲学比喻和意象融入诗歌中”。究其根源,邓恩生活的年代正是科学探索迅速发展的时期。17世纪初的英国,地理发现接连不断;传统宇宙论的“地心说”正逐渐被新宇宙论的“日心说”所取代。因此,“邓恩的诗作中既包含源自新科学和新发现的意象, 也包含从托勒密传统宇宙论中汲取的旧科学意象; 既有地理探索发现带给他的灵感, 也有古代炼金术和元素理论对他根深蒂固的影响”。

诗的第一节表面是一场葬礼中对待死亡的两种态度,实则是诗人对世俗爱情与灵魂之爱对比。诗人把关注灵魂的“有德之人”的镇定死亡喻为精神爱侣的悄无声息离别,把关注肉体的“悲伤亲友”的惶惶不安喻为世俗情侣悲切叹息的离别,劝告爱妻不要悲伤而“亵渎”了神圣的爱。第二节中把眼泪比作洪水,把叹息比作风暴,自然现象化作奇喻,充满了玄学色彩。奇喻是实现陌生化的主要手段。用约翰逊的话说,玄学奇喻即“基于最不相干的观念被用暴力强拧在一起”的比喻。诗人不想让俗人知道他们的爱情,于是继续劝慰妻子不要悲伤,他们已经“融合”在了一起,与世俗之恋是不同的。

二、天体意象

第三节中,诗人用了天体的意象来对比世俗情侣与精神情侣的不同。“地震带来恐惧和灾祸,人们谈论它的含义和危害,天体的震动虽然大的多,对人类却没有丝毫的伤害”。根据托勒密天文体系,地球外有九重天,第九重天的运动牵引着里面各重天从而产生天体的震动。但这种震动是和谐的,人类觉察不到且毫无伤害的。

邓恩把带来“恐惧和灾祸”的地震喻为世俗情侣的离别,把天体的震动喻为精神情侣的分离,凸显了精神之恋的神秘和谐。在中国,与爱情相关的天体意象一般是月亮。古诗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遥远相思,这种“圆”的静态意象传递给人的是恬静美好。邓恩却独特的选用了天体的动态来喻爱情,把认知上的静态转化为视觉上的动态,延长了读者的感知,给人一种陌生感。

三、化学意象

第五节中邓恩引用了更富玄学色彩的炼金术意象。炼金术是现代化学的前身,邓恩以独特的方式运用了炼金术知识来表明真正的爱情具有炼金术般净化心灵,升华灵魂的力量。“提炼”暗示了精神化的过程,就像炼金术师从污浊的杂质中提炼出纯金,精神情侣也从低级的肉体之爱中净化出纯真无瑕的爱情。世俗情侣之所以恐惧分离,是因为怕肉体上的分离导致爱情的破裂。对于精神情侣来说,肉体上虽然分开了,可是精神仍融合在一起,他们不用担心爱情因为距离而分崩离析。

第六节中,邓恩用“黄金”这一意象对精神情侣的爱情进一步阐释。他把爱情喻为金子,说明了精神情侣挚爱的弥足珍贵。但另一方面,邓恩从金属的特性着手,黄金不同于其他的金属,它有极好的延展性,所以邓恩在此写道分离对真正的爱情来说不过是一种“延展”,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不会断裂。这种延展是灵魂的合二为一,足见两人的爱之深。真正的爱情需要锤炼打磨,需要经得起时间空间的考验才能长久。在此,邓恩的爱情哲学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邓恩把科学与艺术很好的结合,用“提炼”出来的“黄金”安慰妻子不要悲伤,给人耳目一新的出其不意之感,而这种无限“延展”坚不可摧的爱在“陌生”了读者的同时也打动了读者。

四、几何学意象

最后三节中,邓恩更是引用了最负盛名的奇思妙喻——圆规。诗人笔峰一转道:“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无论离合,都紧密相连。圆规本是几何学绘图仪器,机械、规则、精密。诗人却把它和美好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不禁让人费解。但是邓恩用他博学的思辨合情合理的解释了圆规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圆规的两只脚是相互牵制的,画圆时圆心角看似不动,实则随着圆周角的转动而转动。圆规两脚相对静止的转动体现了恋人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种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陈腐过时的意象,给读者以鲜明的、出其不意的刺激,造成一种建立在惊讶之上的艺术效果”。他把妻子喻为圆心脚,把丈夫喻为绕着圆心脚做轨迹运动的圆周脚。圆心脚“虽然在中心坐定,若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当丈夫在远方时,妻子会侧耳倾听用心打探著丈夫的消息。这一圆心脚的动态倾斜,极其细腻的写出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与关爱,而圆规本身所具有的“精密”特点也在此体现的恰到好处——妻子用灵魂的心有灵犀丈量着与丈夫的距离,不管多远,始终能侧耳倾听到丈夫的消息。“待到另只脚归返,它就直立”,待丈夫安全归来,妻子悬着的心也尘埃落定。诗人最后又引申出点睛之笔“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至此,邓恩爱的“圆规”在画了一个圆满的“圆”之后以回到爱人身边完美收尾。读者在惊诧于诗人如此奇思妙喻之时也不禁动用全部智慧去揣摩诗人的奇喻用意,圆规的两只脚是两个分别的个体,而紧紧连在一起的圆心脚则象征着紧密结合的两个灵魂。圆规一开始的呆板机械形象,经诗人独具匠心的哲学剖析转化为精神上的深邃与情感上的共鸣,与整首诗神圣崇高的爱情基调相得益彰。

五、结语

不得不承认,邓恩是一位博学的诗人,他熟稔的运用各个领域的意象来为玄学派的奇思妙喻服务,让读者感受到了无限的审美张力。正因邓恩的奇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知识底蕴,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邓恩独特的认知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感情表露与体验生命的中介。玄学派作品的永恒魅力就在于它玄妙的比喻,诗人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将表面明显无关的观念与事物联系在一起。在《离别辞:节哀》中,邓恩博采各种奇特意象,延长了读者的感知长度,增加了作品的感受力度,带给读者新奇审美体验的同时也用巧智与哲理征服了读者,达到了诗歌表达的陌生化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家峦.英美诗歌名篇详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正栓,李云华.新旧科学知识:邓恩玄学思维与陌生化表达的重要源泉[J].外国文学研究,2010(3).

[3]王海红,刘立军.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创新性[J].河北学刊,2008,28(4).

[4]熊海英.悖论的陌生化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5]于宏伟.英国诗人邓恩的玄学派诗歌意象及其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玄学陌生化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平衡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浅析风水玄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进入现代性审美体验的“陌生化”
——评杨向荣《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