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高琳琳 葛忠强
【摘 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延续,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改革内容就是如何构建此类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本文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后续课程建设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推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研究。
【关键词】理工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构建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是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也需要紧密结合理工类本科院校自身实际不断探索。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实现了巨大转化,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到以多媒体教学软件、课堂面授和网络教学综合运用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但我们不可否认,两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围绕基础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展开,同时由于四、六级考试的压力带来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欠缺。根据调查,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不少后续课程,但总体上来说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绝大多数的后续课程仅持续两个学期,而这两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也是跳跃式的,上学期的课程和下学期的课程没有太多的联系。有些高校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开设出的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老师的岗位要求,没有考虑到學生的个性需求。国内在后续课程建设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朝专门用途英语(ESP)方向,以蔡基刚为代表。具体可分为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且以学术英语为主。另一种是大学英语通识课程(ELE),以培养国际视野下的跨文化素养以及提升学业和职业竞争力为根本。简言之,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就是面向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他们开设一批高质量的以世界各国(含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课程。可以看出,无论ESP或者ELE方向的后续课程都是以课程内容为主的设置,以图改变现有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技能性倾向前者强调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后者强调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二、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辽宁省大学资源共享课中只有6门大学英语类课程,其中2门口语、口译课程,2门文学、文化课程,1门行业英语课程。这些课程从内容到门数,都相当有限,无法满足众多高校外语类后续课程的需要,特别无法满足理工类本科院校后续课程的需求。与此同时,国际上基于新媒体的教学方法、课程不断涌现,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国内有人将其音译为“慕课”。时值国家全面建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程的关键时刻,MOOCs 课程对我国在线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后续课程建设基本原则
(1)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2)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提高学生应用语言能力为目的,多模块、多层次、个性化的后续课程建设非常有必要。改革后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估体系,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3)新媒体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不断充实、完善,能随时做出调整来满足各方面需求。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本身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利用网络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四、后续课程建设具体实施
(1)以专业为依托,以需求分析为手段,促进后续课程的多样化建设。理工类本科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的专业优势,打造“英语+专业”的教学新模式,设法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引入到各专业学科教学中,将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实现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语言技能,在语言技能培养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今后深造、投身社会实践工作的扎实基础。(2)明确后续课程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加大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引导。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定位来确定后续课程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对于某些专业基础类课程甚至可由几个高校合作,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共享教学资源。随着后续课程建设的发展,还应加大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让学生所选课程真正满足其自身需求及专业需求,尽量减少盲目性及功利性。(3)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实施模块化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制定分时段、多层次、多样化的模块课程设置方案。以需求为基础的后续课程,融英语学习与素质教育与一体,融知识与实用性于一体,专业与个人需求选择相结合,共分4大模块: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语言应用类,专门用途英语类。作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重要内容,目前ESP课程设计模式有以语言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根据网络的特点,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发出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ESP学习模块并设计不同的课程。(4)网络教学在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铺开,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便利。将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使两种经典的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可以考虑多种教学模式并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式进行学习。因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不断充实、完善,教师能随时做出调整来满足各方面需求。
理工类本科高校后续课程设置是基于学生、用人单位等多角度需求分析设置科学、系统的后续课程体系。基于这些需求,开发相应的后续英语课程,保证后续教学能够顺利衔接、深化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书面、口头交流。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构建已经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是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指导,也需要紧密结合理工类本科院校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构建以大学英语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重视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兼顾学生的需求等方面,借鉴和汲取其他院校改革成果,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参 考 文 献
[1]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2]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一)——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5):15~21
[3]霍玉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0(7):149~154
作者简介:刘岩(1972.11—),女,汉族,辽宁沈阳市,副教授,硕士学位,工作单位:沈阳工程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能源电力类本科院校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WYYB13105)和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G14DB281)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