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

2014-04-29 02:07廖怀盛
美文 2014年8期
关键词:如潮山巅参赛者

廖怀盛

噫嘘唏,危乎高哉!“文化”之难,难于上蜀天。

当听说电视台策划的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引起好评如潮时,我兴高采烈地和同学一起观看决赛,一起为决赛的那位男生加油,终于,他胜了——但我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其中一个朋友说:“你们知道吗?为了振兴中华,加强中学生对汉语的热情,英语可能被‘宰割甚至‘枪决。”

我惊愣住了。

心酸的大脑,忽然浮现出那些目光呆滞的参赛者和想当年苏学士也未识得的字,先是缓缓地若远方的鸿雁向我推来,但竟愈加快速奔突,似雨燕疾速剪过。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这番,便试图使自己平静下来。于是,我想起了那次爬山的经历。

临水望山,山何其高大险峻,妈妈说:“一座山,往往有三种命运;或成高山,或为丘陵,甚而为壑。”是啊,中国的文化拯救,也势必有三条路,就像面前的山一样。参观者踊跃,当然好,可以小小年纪就“背”着眼镜的他们何尝不是如同来登山的游客呢?“一时好评如潮”,不禁想起大先生——鲁迅先生对中国人“好看热闹”的严厉批评,此处又何其相似,在政策公开后而又未颁布之前,有多少人对之心血来潮,仿佛“虎虎生气”——但是,潮水一欲礁石便退缩了:政策又轮不到我们,与我们无利益,便低头俯写英语试卷,抬头仰背英语词汇……

“妈妈,如若欲成高山,是都要如珠峰一样忍受折磨,面对板块之间的挤压,痛着向上,因为痛比痒更让人清醒。”

爬山时,在山腰远眺,山下一切都是那么渺小,而望山巅,却依然高耸。可是你倦了,你疲了,你会为了拥有山下已拥有的一切下山吗?中国对待“外语”这个问题,又何曾不是这样,您认为“抛弃”外语,就会让汉语复兴吗?您认为为了得了杯中的一颗糖就应该被杯中的水全部倒掉,甚至摔碎杯子吗?

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自尊?自强?都不是,是自卑,自暴自弃。蜀道难,青莲尚可攀,“文化之难”,你我岂能不攀?!

于是,我和妈妈继续向上爬,向上爬的石阶会越来越沉,高度越来越高,但是自古上山一条道,至少我们有方向——登云石巅,览众山小。

魂牵梦绕终需还,终于,我在登上山巅的那一刻,又清醒了过来。

我生气了!

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因为我不禁想起现在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太阴暗了,不是人民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受贿,便是某其他名牌大学玩弄阴谋。所以,单纯的指责外语是“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文化味”变质了,是自身的气质被自己糟践了。

陈丹青先生曾经说过,政治这门学科是失败的,因为它让每个学生都不相信政治,汉语复兴亦如是,要谈“相信”,首先必须得“喜爱”,“喜爱”不能仅仅是“自爱”,更要爱别人,单一地否定外语,是“偏爱”,只会导致“人人自爱”——便啥也不爱了。

而,就在不久前的一个夜晚,一群千里迢迢来某大学参加作文大赛的“文学青年”却被深深伤害了:他们竟被告知,此次赛事结束后,参赛者就可以“走人”。这让初涉北方,夜色凄冷下的他们格外气愤、悲凉——他们是来和心爱的“大师”们见面,所以才欣然奔赴这场“约会”的。

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当我们面对一方正在被渐渐“富营养化”的水塘,我们没有选择减少污染,更要理性地、开放地引用活水却换掉它,而是截留了所有外来的流水,让它更加“单纯”,最后散发出臭味。

窗外的子规鸟,你为何哭泣;窗内的中国人,你为什么生气?

猜你喜欢
如潮山巅参赛者
挺立山巅的松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劝退马拉松参赛者
害我受伤的小石头
五台县:统防统治二代粘虫好评如潮
追光花园
在达古雪山巅
拍脑瓜
跨越千山万水 宇通T7好评如潮
迈向山巅——一张报纸与她所处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