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云资源 推进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云实施构想

2014-04-28 07:33周素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区域信息化

◆周素梅

作者:周素梅,北京市延庆县教育信息中心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讲师(102100)。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业已成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大趋势。

1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云”

教育云平台是第三代互联网学习平台。平台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以及运营商等共同参与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通过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云平台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现存问题与“云资源”建设背景

“教育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求。可促进解决现存的一些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目标的问题。目前在资源应用方面确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管理 现有的各系统,只能在系统内部进行统计分析,造成各系统管理不同步。缺乏跨系统的辅助决策工具对教育资源的存储进行系统管理,致使珍贵资源流失严重。

财力投入——学校资金压力大 建设应用系统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撑。有时一个应用服务还需要多台服务器。数量繁多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教学系统等)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昂贵的设备的投入成本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现均衡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课程资源均衡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个性化、多样化,特别需要有可持续性。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架构搭建信息化建设环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应用互通,是“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解决的问题。构建“云资源”平台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3 区域“教育云”规划建议

预期效果 以教育部提出的“三通两平台”顶层设计方案为指导框架,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行区域教育云平台设计,充分满足本区域当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需要,如图2所示。

架构组成 教育“云资源”围绕用户资源共建共享的需求进行设计。“云资源”教育平台至少应该包括云认证、云盘和云资源三部分。云认证支持短信、Web页面认证,第三方API接口认证,可以实现实名上网的安全认证和单点登录。“云盘”,简单说,就是云端的网络存储U盘,是一种专业的网络存储工具。通过一个账号把资料存在网上,不管到哪里,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存储和下载。云资源包括教学课件、音频、视频、图片、教案、试卷、以及期刊杂志、教学论文、报纸文摘、字词典工具用书等。

区域教育云总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图2

图3 区域教育云总体架构图

“云资源”总体功能架构图如图4所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到了20世纪,人们在搜集整理观测的样本数据基础上对有关总体做出推断,这就是所谓的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典型特征是根据随机的样本数据以及问题的调查和假定,以概率形式表述对未知事物作出的推断,现在所谓的科学统计方法主要指推断统计.

建设思路 更好地整合学校信息和业务流程,构建一个集中式、一体化的整体运营云平台。以“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1)统一规划,分批建设。根据教育单位的特点,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进行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统一的资源平台架构,形成以教学为核心,服务于学校师生、业务职能部门与各级领导,覆盖本区域内各教育单位,集网络、服务器、数据存储和虚拟化组件为一体的整体运营管理云平台。从规划、标准制定、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保证一致,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整合高效可用的,有利于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重复利用的“教育云”系统。

图4 “云资源”总体功能架构图

①统一标准。建立信息编码体系,统一数据规范、信息编码标准和软硬件技术标准。通过标准的数据和规范的接口构建的数据平台,能够使教育业务数据集中汇总,消除信息孤岛,从而实现管理同步,方便数据分析评估。

②分批建设。区域资源建设的切入点根据项目优先级进行选择,分成板块,分批分期,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推进资源建设。

第一期:示范试点。可以依托中国移动的云计算资源池直接承载试点应用系统。有针对性地在部分区域进行试点。制定建设进度表,分阶段进行启动、推广和总结。完成教育云原型定义以及测试、开发环境搭建。

第二期:将应用系统的公共组件纳入平台,统一管控应用系统所需资源,完成平台开发、门户开发、对外形成统一门户,进行平台功能测试、系统压力测试,全业务功能测试,完成系统初验。

第三期:全面打造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引入教育云应用开发商,完成资源引入和对接,丰富各类教育应用。形成完善的开发平台,对外公布上线。

③统一账户管理。建立统一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为区域内各教育单位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数据服务,为教育单位整合现有各种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实现“单点登录、多点漫游”的需求。区域内师生通过的统一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认证,获得区域云资源平台中相关资源的访问授权。

2)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区域教育信息中心集中组织管理区域资源建设,市、县、学校分级负责,能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不足问题,通过教育云平台向区域内教育单位提供定制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图5 资源共建共享示意图

4 区域“教育云”建设的具体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校园网进行整合,优化网络结构;建设无线校园网,实现主要区域的无线覆盖;统筹规划,制定规范标准,完善网络安全体系。根据上级要求及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中心机房、主控室、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系列建设规范,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预算实施提供技术依据。采购主流机型,兼顾售后服务。公开招标为主,协议采购为辅,制定采购和验收标准,规范采购过程。充分考虑性能、服务、价格等诸多因素,力争做到性价比最高。适当考虑扩容升级,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及管理需求,兼顾长远发展和更新。

资源中心建设

1)结合课程,结构呈现。资源结合课程进行结构化呈现,资源数据结构适应教材变化需求,可以根据教材变化进行修改。

2)即时互动,协同共建。资源使用者,可以在资源点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实时与资源创建者互动。通过即时的互动,及时解决资源使用者的疑惑,调动资源使用者的兴趣,增强资源创建者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多个教师,可以一起协同修改教学论文、教案、测验试卷;协同制作课件。不仅修改的结果会实时呈现在多个教师眼前,而且也可以通过即时的语音,视频进行互动,实现资源真正的协同共建。而不像传统的操作,只能由一个老师修改完后另一个老师才能来修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权限跳转,角色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用户身份自动将所任教学科的资源呈现出来。避免资源路径太深,节省打开时间。根据当前用户身份,自动填写资源相关属性,减轻填写资源属性工作量。根据当前用户身份,控制资源上传条件。老师只能将资源传到自己相关的学科。

4)资源评分,按序呈现。资源使用者可以对资源进行评分,如果多人对该资源评分,系统自动取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该资源的最后得分,以此鼓励优质的资源上传者,促进资源建设良性循环,让优秀的资源脱颖而出。

5)自主管理,全文检索。资源建设平台,既是资源共享的平台,又是个人资源管理的平台。每个用户个人上传的资源,都可以自己进行管理。可以查询自己上传的资源总量,分别上传到了什么地方,哪些是已批准的资源,哪些是待审批的资源,哪些是已被拒绝的资源。不仅能对资源标题、属性等关键字可检索,还能对教学论文、教案、PPT课件等资源内容进行全文检索。

6)在线预览,在线编辑。“云资源”支持在线预览,在线预览功能使得资源在下载之前就能够判断其优劣和可应用性,避免下载以后才发现其不可用,省时省力。支持在线编辑,实现实时存储,使用管理简单快捷。

资源共建共享示意图如图5所示。

5 区域“教育云”构建的意义

“教育云”平台降低了学校购买大量硬件设备的资金压力,取消了系统维护的烦恼,降低教育信息系统建立的成本。跨地区、跨单位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库,避免重复资源建设,可有效提高教育资源建设速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在云端,学生可以构建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用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育云”解决了教育信息闭塞、更新缓慢、服务器利用率低、分布不均等一系列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的问题,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有效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区域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分区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