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泊
作者:葛泊,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科科长(226008)。
长期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城镇中小学的教育装备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而真正能反映教育装备的整体发展水平高低的,应该是偏远农村学校。为了及时获取农村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校师生对装备建设的所想、所知、所惑、所求,对近年来的装备建设进行分析与反思,我们选择了远离区域中心的南通东部沿海地区,随机选取部分经济欠发达乡镇,通过察看现场、查阅数据与资料、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获取了农村偏远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南通教育装备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信的基础数据。
几天的调查走访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通教育装备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装备建设对教育教学的支撑、服务功能日益显现。
政府加大教育装备投入,推动装备建设快速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教育装备工作,以省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四项配套工程”、区域教育现代化为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经费拨付、以奖代补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规划、稳步实施,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六所学校中的五所已经达到省教育装备二类标准,一所小学达到省三类标准。教育装备的快速发展,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学校建立装备管理机构,重视装备管理队伍建设 在各县市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各级各类学校相继成立了装备管理机构,落实专人协调处理相关事务。装备建设突出重点,努力在建、配、管、用、研、培上下功夫,教育装备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器材征订、管理、维护和维修、人员岗位职责、危险药品管理等,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制度。
积极推动教育装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各地都十分重视教育装备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和考核机制,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专职和兼职并举,通过举办实验操作、图书管理、课件制作等培训班及各种技能竞赛,不断提高教育装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兵房小学、海晏小学等多数在装备管理队伍建设中有思考、有举措,充分考虑现代仪器与现代化装备的特点,着力打造一支年轻有朝气、专业素质高、机构合理的管理员队伍,确保装备的使用效益得以发挥,在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专注教育装备内涵发展 在整体推动的基础上,各地都鼓励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使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得到优化和内涵发展。如兵房小学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能充分利用乡土地理、人文资源,将课堂延伸到乡间地头、海滨草场;该校每年组织孩子们去上海科技馆、南通科技馆参观学习,以社会资源补己之短;陈红军老师的自制教玩具扬名省内外。海晏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和“书香班级”评比,王浩小学的儿童诗教育也颇具特色。几乎所有学校都建立了“班级图书角”,送书进班,大大方便了师生借阅。
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保障教育装备使用 各地各学校都将装备经费使用情况纳入了年度预算和考核、审计,大部分学校公用经费的10%~15%装备用于装备的维护保养、维修、易耗品和实验材料的添置,有效保证了装备的正常使用。兵房小学、兵房初中还自己动手收集制作实验材料,发动学生自带土产动植物做实验,既节约了开课成本,又确保了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具有亲切感、认同感,可谓一举三得。
教育装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地装备管理工作发展仍不平衡,不少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装备的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县(市、区)如期通过了省级验收。随之而来的,各级政府对教育装备建设的投入热情开始减退,部分地区甚至不再投入,后期维护保障经费不足。如果不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过去花费巨资的装备就会闲置,成为沉淀资产,那么,来之不易的投资就成为无效投资,造成宝贵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装备的系统建设的误区 由于领导思想重视程度不同,再加上经费制约,教育装备工作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发展不平衡,二是学校各类教育装备配备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指挥棒驱动,校内装备配备使用极不平衡。理化生实验、图书馆、各专用教室、综合实践场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但受中考、高考指挥棒影响,理化实验室的配备水平与使用频度高,而未实质性列入中考、高考考试评价体系的生物实验室、图书馆、各专用教室、综合实践场所得不到应用重视,其他功能设施使用较少,部分美术教室、音乐教育设备和教具配备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美术教师缺额较大,图书设备严重老化,部分初中非中考科目开设情况不理想。
2)片面追求现代化装备,常规装备重视程度走低。面对“如果给你1万元经费,你可以买到2台电脑,或一套白板,也可以买50只篮球或100副跳绳毽子,你会优先买什么装备”这个问题,被调研者(领导、老师、管理员)一致要求买电脑或者电子白板,回答考虑投资效益(性价比)的少之又少。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普遍重视现代化教育装备配备,如电子白板、LED等高端设备,常规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配备相对薄弱。
3)教育装备建设重硬轻软、重配轻用倾向较为普遍。按照省教育装备标准,一些学校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部分适宜分组探究的实验被改成演示实验。一些学校的功能教室一个不少,仪器设备也能达到二类标准,也能做到环境优雅,窗明几净,但在学生沙龙里我们了解到,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实验室黑板上的痕迹分明显示最近上的最多的是英语课,用得最多的是考试。像兵房小学那样完全正常使用的学校在同类学校中屈指可数。
4)装备采购重量轻质。教育装备工作的中心是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撑和保障。部分学校的仪器设备虽已达标,但不同时期、不同型号规格的混编现象普遍存在,给任课老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操作指导等带来了相应不便和困难。设备、图书采购重量轻质,大量低折扣的装备图书涌入校园,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可看、可用图书不足,少数学校本学期图书流通率为零,一些学校图书馆门可罗雀。因此,数据上达标留给我们的可能仅仅只有理论意义。
5)装备配套缺少系统性考虑。一些学校的实验室与器材室相隔较远,使用不便;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室)离教学区较远,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偏少,图书出借率低,有些学校在图书配备上偏重数量,忽视质量和效益。新技术、新设备管理使用培训有待加强,配套资源建设须同步跟进。
师资结构性短缺凸显 样本学校普遍规模不大,教学班大多为3~4轨,随着生源持续减少,师资结构原来就不尽合理,随着区域调整,结构性短缺愈加明显,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教师过剩,音乐、体育、小学科学等学科教师普遍不足。
装备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装备管理人员呈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不强、岗位经常变化等特点,为教育装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学校装备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由学科教师转岗而来,一般纳入教育辅助人员管理,在相同情况下,待遇、受重视程度等方面与一线教师都有不小的差距,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与队伍稳定。如何改革现有职评体系,为有能力、有实绩、有贡献的装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调动这些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应引起重视并应采取措施尽快解决。
非定点学校的教学管理令人担忧 根据十二五规划,部分原来的乡村小学校将被撤并,这些学校的教师的未来在哪里,学生能否享有同样教育的权利,教育教学如何考核,应该及早考虑,未雨绸缪。
另外,部分学校楼梯、走廊地面过于光滑,实验室消防设施、安全用电保护装置欠缺,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缺少安全通道,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为中心,切实加强对学校各类专用功能教室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工作的督促与指导,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准确定位,探索装备建设的新体制 按照省中心“服务教学、支撑教学、融入教学”的指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教育装备专项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经费的增长力争装备经费逐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将教育装备经费逐步纳入预算内经费列支,确保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按规定比例在公用经费中落实,要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特别是对学校教育装备的维护、维修、更新等费用,要有一个科学的测算,并有经费保障,确保教育装备正常使用。
要秉承“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宗旨,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参与、各负其责的立体化网络体系,规范、科学地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与时俱进,实现工作重心的有序前移 加强领导和指导,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提高学校教育装备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在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及时由“建、配”向“管、用、研、培”转移,评估、督导也要由过去的达标指向转变为效益指向,引导和鼓励学校管好、用好教育装备,使装备使用效益最大化。
生源减少今后几年仍将持续,学校撤并的有利有弊,利弊得失值得我们深层次探究。义务教育是惠民工程,是惠泽万代的民心工程,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如何做好撤并工作并防止简单合并,可否开展小班化试点,创新思维,形成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新模式,均应是给予高度重视并认真研讨的问题。
要重视和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新机制。选择懂教育、懂装备、懂管理的人员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去,逐步建立起一支能熟练掌握、推广应用现代教育装备的专职管理人员队伍。要合理解决好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测算、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进修等问题,努力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
加强管理和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特别要加强与新课程相联系的教学用器材应用研究。要细化管理过程,要将装备建设和使用效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的应用性、实效性研究,使教育装备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