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业丽
(右江民族医学院 药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社会两难(Social dilemmas),是一种广泛存在现实社会的问题。它描述的是群体中的个体面临着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的博弈情境(胡华敏,2008)。两难情境问题具有两个特征:(1)不论他人做出什么选择,对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如果采取不合作策略,有可能比采取合作策略获得更多的利益;(2)如果群体中所有个体都采取不合作策略,个体获得的利益要比都采取合作策略时低(Kollock,1998;Dawes,1980)。社会两难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博弈实验。最常用资源两难 (resource dilemmas)和公共物品两难(public goods dilemmas)两种基本形式;前者指个体必须决定如何配置或获取公共资源,后者指个体必须决定如何将个人资源(如资金)分配(投入)于个人和集体事业(何贵兵,2004)。
Snyder在1974年提出了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概念,认为自我监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每个人的自我监控水平都处于由低到高这一人格维度的某一点上。高自我监控者,常根据当前所处的情境及观众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呈现出相应的形象。低自我监控者,常根据自己内心的态度及自己的性格而行动,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
在社会两难情境中,常常设定人们捐献或资源拥有是均等的,合作后的收益是平均分配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权力、地位、能力等原因资源的分配或拥有往往是不均等的,导致了合作双方在不平等的收益中进行(Wang&Shi,2010),这便构成了非对称社会两难困境。自我监控性与不对称社会两难中合作行有什么关系呢?汤志群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自我监控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表明自我监控倾向高的要比自我监控倾向低的更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 (汤志群,1993)。根据自我监控的理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根据情境调节自己的行为,高自我监控者似乎十分了解自己的行为及其社会后果,这些人在实际情境中更喜欢表现自己,而低自我监控者往往更致力于表现他们的内在价值。Turnley(2001)指出,高自我监控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印象管理从而达到让人喜欢的结果。在公共物品困境中,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有更多的捐献 (De Cremer,Snyder&Dewitte,2001)。有研究指出社会赞许性是人们进行自我监控的一种动机。而合作行为作为一种有益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赞许性行为,由此可以推断高自我监控者可能为了达到让人喜欢的结果,做出更多的合作行为以达到有效的印象管理,从而使不同的自我监控者在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有所不同。
研究假设1,高收益下人们比低收益下人们的合作水平更高。
研究假设2,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的合作水平更高。
研究假设3,低自我监控者在高、低收益水平下的合作行为没有显著差异,而高自我监控者在高收益下比低收益下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1.2.1 被试
招募自愿参加实验的某高校本科生128名,男60名,女68名,年龄在17-24岁之间。
1.2.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高自我监控、低自我监控)*2(高收益、低收益)被试间实验设计。被试在两难情境中给到公共账户的捐献的量(定义为合作水平)是本实验的因变量。
1.2.3 实验程序
参与实验的被试,每一小组内的4人是相互认识的同班同学,他们的决策的结果将决定各自礼品的价值。
两难情境。本实验中的两难情境(即给游戏)是修改前人使用过的任务,是4人互动的情境。在开始实验之前每人拥有初始资源100点,且每一点都是有价值的,点数越多价值越大。假设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里是没有任何点数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决定将所拥有的初始点数在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之间做出分配。分配到个人账户的点数归自己所拥有,而分配到公共账户的点数为4人所有,且公共账户上的点数(4人分配到公共账户上的总和)将翻倍增长(即乘以200%),然后再分配给每位成员。其中4人分别得到公共账户点数的20%、20%、30%、30%。最后,每个人得到的点数等于个人账户的点数+从公共账户上分配得到的点数。游戏结束后将根据每个人得到的点数奖励相应价值的礼品(点数越多,得到礼品的价值越大)。
自我监控量表。由Snyder(1974)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该量表共25题,按照中位数把被试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为高自我监控者,低分组为低自我监控者(Miller&Thayer,1989)。在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
实验操作。以4人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被试进入一间房间后随机入座,填写基本信息,阅读指导语和两难情境。为了确保被试理解两难情境,在进行决策之前每个被试都必须答对两道题目。比如,假设4人分别捐30、40、60、70点到公共账户,其中一人捐了30点,且他/她得到公共账户中的20%,他/她一共得到多少点?4人都回答正确才开始正式实验。首先,随机抽签决定高、低收益。其次,要求被试记录自己从公共账户上得到的比例高收益为30%,低收益为20%。再次,让被试对初始资源进行分配,并记录下来。最后,4人决策之后,计算每人得到的点数,并分发相应价值的礼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4名被试一定不能交流,否则数据作废。在实验结束后,每人填一份自我监控量表。
下面检验高、低自我监控者在高收益与低收益下的合作行为。
表1 不同的收益条件下高、低自我监控者合作水平的方差分析
以被试给公共账户的点数作为合作水平的指标,检验不同自我监控者在不同收益下的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就平均数而言,高自我监控(M=50.73,SD=20.15)比低自我监控(M=52.73,SD=20.14)给公共账户分配更少的点数,但是,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达不到显著水平;高收益下的个体(M=56.83,SD=19.80)比低收益下的个体(M=46.64,SD=19.34)给更多的点数,且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到,高收益者比低收益者给公共账户的点数多,低收益-高自我监控者给公共账户上的点数最少,高收益-高自我监控者给公共账户上的点数最少。然而,结果表明,自我监控性与不同收益的交互效应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水平F(1,124)=1.47,p=0.227,η2=0.012。
本实验通过程序操纵,使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收益,不同收益的个体在两难情境中进行互动,就形成了非对称的两难困境。实验结果证实了高收益者较低收益者给公共账户分配的资源更多,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水平。适当性决策逻辑(Logic of appropriateness)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先进行自我定位,并根据这个自我定位应该遵循的一些规则与规范,使自己的决策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由此,高收益者捐献更多的资源可能是一种社会规则的表达,收益较高的人就更应该多捐献资源。这样就使得处于优势地位的被试更加慷慨;另外,群体内4名被试都是同一个寝室的成员,被试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还关心自己收益与他人的收益之间的差异,在同等付出之下,处于低收益的个体产生妒忌和不满,从而为自己保留更多的资源,使自己尽可能地与他人一样。而处于高收益的个体在社会比较中,或许为了维持公平,增加投入公共账户的资源,从而达到减少内群体成员间的社会距离。
图1 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平均合作水平
此外,不同自我监控者在非对称两难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个与假设不符,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1)有可能是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性决策任务情境中,社会比较在起主导作用,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导致自我监控性不足影响合作行为;(2)自我监控性可能是通过其他的一些调和或中介变量(责任感、社会价值取向等)起作用,本研究未引入调和或中介标量,从而无法判断自我监控是否真正的对非对称两难情境中的合作行为无影响;(3)用中位数区分高自我监控者和低自我监控者还不够严谨。如果用前27%和后27%区分高、低自我监控这一变量,考察自我监控对非对称两难情境中合作行为的效应更为敏感。
2.2.1 在非对称社会两难情境中,高收益者比低收益者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
2.2.2 在非对称社会两难情境中,高自我监控者与低自我监控者的合作水平在统计学上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1]Dawes,R.M.Social dilemma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0,31(1):169-193.
[2]De Cremer D.,Snyder M.,Dewitte S.The less I trust,the less I contribute(or not).The effects of trust,accountability and self-Monitoring in social dilemma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31(1):93-107.
[3]Kollock.P.Social dilemmas:The anatomy of cooper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183-214.
[4]Miller,M.L.,Thayer,J.F.On the existence of discrete classes in personality:Is self-monitoring the correct joint to car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1):143-155.
[5]汤志群.中学生价值取向、自我监控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