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厚文,曹 玲,李松(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以理工科院校学生为例
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及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对理工科院校的266名学生进行1学年不同项目的体育教学实验,并在实验前后采用男生2400 m(女生2000 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的身体素质测试和SCL- 90心理测试,探讨篮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4个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项目实验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参加篮球、羽毛球、游泳项目的大学生“偏执、强迫”的心理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参加太极拳项目的大学生“躯体不适感与精神病性”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且篮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4项中,只有太极拳对大学生的“躯体化与抑郁”状况具有显著性作用。
身心健康;理工科大学生;体育运动
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方面。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学业、择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作为保障。大量研究表明,理工科院校学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大部分学生与一般大学生一样有相同的身心健康状况特点,但由于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特殊的专业特点,校园氛围和发展方向,理工科大学生又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1]。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偏执、抑郁、敌意、恐怖、人际敏感[2]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体育运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的特殊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可[4]。本研究探讨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理工科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也为理工科大学生通过不同体育运动来改善自身身心健康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1.1 研究对象 以篮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4个体育运动项目对理工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自主选篮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4个项目的266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篮球组68人(男生56人,女生12人),羽毛球组65人(男生44人,女生21人),游泳组67人(男生46人,女生21人),太极拳组66人(男生46人,女生2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2.1.1 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运动项目分为锻炼类项目和竞技类项目,锻炼类项目指的是无竞争性、没有胜负结果的运动;竞技类项目指的是有竞技性且有双方竞争及胜负的运动。依据项群理论和体育项目的功能特点、运动形式、运动环境选取运动项目进行实验。1)以在室外场地、集体合作竞技类大球运动项目的篮球为代表;2)以在场馆内、个人形式为主的隔网竞技类小球项目羽毛球为代表;3)以在游泳馆内、体能主导竞技类的水中运动项目游泳为代表;4)以在林荫间、技能类难美性锻炼类项目太极拳为代表[5]。
1.2.1.2 实验流程 1)在教学实验前进行身心健康状况的测试;2)2012年9月-2013年7月按照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2个学期的体育教学(每周1次课,每次课90 min,每学期12次课,1学年24次课)和课外活动(1周2次,每次至少1h)。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要与体育课相一致或相似,在实验期间不系统学习和练习与体育课不相符的运动项目;3)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再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
1.2.1.3 身体素质测试 身体素质测试包括男生2400 m、女生2000 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
1.2.1.4 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用SCL-90 (The selfreport symptom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90,简称SCL-90)[6]心理症状自评量表来评价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出现心理症状的频度和强度越轻。实验前后评价结果与国内成人常模[7]进行比较。本研究对男女学生SCL-90各指标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1.2.2 数理统计法 原数据由Microsoft Excel存储,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计量数据以M±SD表示,采用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合理的知识,结合实际,进行逻辑分析。对所测试的数据经过统计归纳,从抽象理论的形态上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与合理建议。
1.3.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干燥恒重的标准葡萄糖10 mg,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浓度为0.1 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移取0.2、0.4、0.6、0.8、1.0、1.2 mL的葡萄糖标准品溶液,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依次加水定容至2 mL,另取2.0 mL蒸馏水作空白对照。然后加入1.0 mL浓度5%的苯酚溶液,摇匀,迅速加入5 mL浓硫酸,摇匀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即可。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以所测吸光值为纵坐标,标准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2.1 学生身体素质
2.1.1 实验前各组学生的身体素质 实验前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男生的身体素质如表1所示,2400 m(耐力跑)成绩在11.16~11.82 min,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成绩在2.14~2.17 m,坐位体前屈(柔韧性)成绩在14.49~14.56 cm,俯卧撑(肌肉力量)成绩在37.19~38.06个。不同运动项目的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前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女生的身体素质如表2所示,2000 m(耐力跑)成绩在11.26~11.65 min,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成绩在1.70~1.74 m,坐位体前屈(柔韧性)成绩在16.21~16.89 cm,仰卧起坐(肌肉力量)成绩在31.94~32.64个。不同运动项目的女生各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2.1.2 实验后各组学生的身体素质 实验后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男生,2400 m(耐力跑)成绩在10.36~11.06 min,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成绩在2.28~2.31m,坐位体前屈(柔韧性)成绩在14.64~15.87cm,俯卧撑(肌肉力量)成绩在39.14~41.98个(表1)。不同运动项目的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后参加不同运动项目的女生,2000 m(耐力跑)成绩在10.98~11.22 min,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成绩在1.74~1.79 m,坐位体前屈(柔韧性)成绩在16.98~17.66 cm,仰卧起坐(肌肉力量)成绩在36.96~37.66个(表2)。不同运动项目的女生各项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不同运动项目男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比较
表2 不同运动项目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比较
2.1.3 实验前后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变化 男女生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表1、表2)。
体育运动能促进和改善身体健康。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锻炼者身体的柔韧性、肌肉力量,改善身体机能。大量的研究已证实体育运动能够提高肌力,刺激呼吸、心血管系统,增强心血管和呼吸机能[8-10]。在运动时,肌肉韧带等拉伸和扭转不仅有效地发展了力量素质,而且提高了平衡能力;在此基础上,会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增强心肌,进而强化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运动时对呼吸的要求不仅能增强呼吸肌肌力、扩大和保持胸廓活动范围,而且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通换气功能。但本研究由于在身体素质方面,运动时间较短,所以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不显著,说明1学期12次课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有限,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2.1 实验前各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如表3所示,将受试者在SCL-90自评量表中的各心理指标与国内常人常模比较发现,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的“焦虑”、“偏执”、“强迫”、“人际关系”、“精神病性”5项心理指标得分均高于国内常人常模得分,其中,篮球组学生“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指标得分为 “1.64±0.57、1.87±0.48、1.80±0.62”;羽毛球组的学生得分为“1.51±0.44、1.81±0.55、1.63±0.50”;游泳组的学生得分为“1.67±0.50、1.88±0.64、1.72±0.54”;太极拳组的学生得分为“1.50±0.41、1.84±0.46、1.69±0.45”。
2.2.2 实验后各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实验后全体学生除了“精神病性”心理指标仍高于全国常人常模的得分之外,其余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常模指标的得分。太极拳组的学生 “抑郁”指标的得分为“1.37±0.33”,“躯体化”指标的得分为 “1.11±0.13”,较其他运动项目组,两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表3)。
2.2.3 实验前后各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实验前后受试者心理指标的比较见表3。9项心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高,其中,篮球组的学生在“偏执、强迫”指标上,实验前后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后,羽毛球组和游泳组学生的“偏执”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组和游泳组学生在“强迫”指标,实验前后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学生在“躯体化、精神病性”指标上,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前,受试学生的“偏执”、“强迫”、“人际关系”3项指标得分与全国常人常模及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比发现,均高于常模分值,处于1.5~2.5之间,说明受试者被试感觉有轻度以上的症状。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和人际关系”[11]。这主要是因为当今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身心发展不平衡等,一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疏导、有效解决冲突和矛盾[12],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
各项体育项目实验前后结果相比较发现,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偏执”、“强迫”指标有显著改善,实验后太极拳项目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学生“抑郁和躯体化”指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改善与提高[13-14]。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具有类吗啡效果的啡呔类物质,能使人的情绪镇静;遗传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情绪特点、气质特征与神经类型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体育运动能改变人的神经类型。因此,通过体育运动能显著松弛大学生的紧张神经,改善学生的自我感觉,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5]。
在竞技类项目中,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相对较高的运动负荷和激烈的对抗,并要求参与者通过肢体或语言进行交流,完成练习或比赛。在此过程中,学生胜利后的愉悦感、活跃性心境与失利后的负性心境的体会,使得身体活动刺激神经系统,进而引起有利于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冲动和个体投射性的思维与妄想的偏执症状,因此,篮球、羽毛球、游泳项目对改善大学生“偏执、强迫”心理状况具有显著性作用;与激烈对抗、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相比,另一类锻炼类项目—太极拳,是一种集古典导引、养生、医学等重要内容为一体,精神指导躯体的缓慢有氧运动。它的运动特点和对意识的独特要求,可以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自我控制能力也可得到增强,对大学生“躯体不适感与精神病性”心理状况具有显著影响。太极拳是以太极为基本思想,以柔缓方式进行中强度有氧运动,并且强度易控制。强调意识、呼吸,重视精神、强调意识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心理学特征[16],因此,除对大学生的生理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外,还有降低抑郁的作用。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太极拳练习者的大脑在良好醒觉状态下,能够促进机体产生一种使人快乐的物质—儿茶酚胺。因此,太极拳练习者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可解除神经过度紧张,从而减轻消极情绪、抑郁感等,对调整心理状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就充分说明了太极拳对学生“躯体化和抑郁”指标的改善优于其他项目的原因。
3.1 结论
1)理工科院校由于专业特点、学业繁重等原因,部分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
2)体育运动对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参加篮球、羽毛球、游泳项目的大学生,“偏执、强迫”心理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太极拳项目对改善大学生 “躯体化与精神病性”心理状况效果显著。4个项目中,只有太极拳对大学生的 “躯体化与抑郁”心理状况具有显著性作用。
3.2 建议
1)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同时也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学校应对大学体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2)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其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3)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心理状况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1] 陈文莉,王光状,褚庆柱.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84(2): 64-67.
[2] 王磊,曹平,谭希颖.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1):29-30.
[3] 胡利霞.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高教论坛, 2010 (9): 124-125.
[4] 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17(3):75-81.
[5] 黄志剑.不同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1997:3-4.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1-35.
[7]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12 (5) : 260-262.
[8]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 39(1):38-40.
[9] 李小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31(04):121-123.
[10] 殷恒婵,陈雁飞,张磊,等.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 2012,32(02):14-27.
[11]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 (3): 77-78.
[12] 黄光扬.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4,8(3): 135-136.
[13] 白震,易春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4,11(3):65-67.
[14] 侯会生.不同活动类型对土家族大学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31(5):64-67.
[15] 张棣,冯永丽,孙玲玲,等.不同类型健康体育课程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24(2):116-119.
[16] 刘永峰,章要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 34(6) : 108-109.
Research on Impact of Different Sports Disciplines on Studen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Taking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CAO Hou-wen, CAO Ling, LI Peng-so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Liaoning China)
Sports plays certain role in improving physical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lementing one year teaching experiment on 266 students of different sports discipline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adopting physical testing of 2400m (2000m for girls), standing long jump, sit-and-reach, pushup (sit-up for girls)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of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this thesis discusses impact of basketball, badminton, swimming and Tai Chi on studen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Result shows: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basketball, badminton and swimming have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improvement on “bigotry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ai Chi shows substantial effect on “physical discomfort and psychoticism”. Compared with other sports, only Tai Chi has obvious impact on “somatization and depress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sports discipline
G804.8
A
1004-7662(2014 )07-0089-05
2014-07-08
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DUT13 RW305);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UT14 RW105)。
曹厚文,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青少年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