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娜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和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导致翻译在具体实践当中遇到种种困难,有些甚至无法逾越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将文化背景所体现的价值展现出来,便成了翻译中的首要标准。本文主要从翻译的发展历史入手,论述翻译与文化价值传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文化价值;传递;历史
一、 欧洲各国对希腊典籍的翻译
在罗马时期古希腊典籍的拉丁文翻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罗马共和国时期是开始对希腊典籍进行翻译的时期。此时期的翻译对象多侧重戏剧和史诗,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化翻译传统。在这些早期的翻译家中,有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奈乌斯·涅维斯和昆图斯·恩尼乌斯。
他们与同时代其他文学家和翻译家一起,通过翻译和改编,传承了希腊文学遗产,丰富了罗马文学的宝库,为罗马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还因此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文学翻译传统。
2. 公元前3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开始衰弱,罗马帝国时期在此时正式拉开帷幕。这个时期的翻译家有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贺拉斯和昆体良。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43)是罗马帝国初期最著名的翻译家。他是西方文艺学派的先河,第一位议论家。他说:“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作为演说家翻译的,我们保留相同的形式,但却使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语言,不是要句当字对,而是要将原文的重量称给读者,翻译不能像数钱币一样,追求与原文相同的翻译”。西塞罗在接受希腊成果的同时,总是十分强调自己坚持了罗马文化的传统和特征。這一点恰恰是十分可貴的。
继西塞罗,在翻译方面最突出的有,贺拉斯和昆体良。贺拉斯(前65-8),罗马诗人、翻译评论家。他认为翻译要活译,本族语通过外来语加以丰富。他在《诗艺》这本著作中明确指出,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采用逐字翻译。
昆体良(公元35-95)则也提倡活译,古罗马的演说家,修辞学家。他认为语言之间有较大的文化差异,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接近原作。翻译要以原作进行竞争,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创造性判断。
以上三位翻译学家都主张强调翻译的效果,以便打动读者,这一主张与他们的知识背景——演说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他们的翻译实践和主张都与现实政治保持着积极地互动关系。
3. 公元前4世纪初,基督教的兴起推动了《圣经》的翻译,形成了西方圣经翻译的传统。早期圣经翻译中两个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折罗姆和奥古斯丁。
折罗姆(347-420),西方基督教教会四大神父之一。他认为,不能字当句对的翻译,应该活译。在翻译的时候要区别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而圣经的翻译,要采取直译,体现圣经的庄严和神圣。正确的翻译必须要依靠正确的理解。翻译既然是一种创造,译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奥古斯丁(354-430),罗马帝国神学家。曾当过修辞学教授。他认为,译者需要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必须熟悉所需要翻译的材料内容。翻译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校勘能力,而且翻译要有三个风格:朴素、典雅、庄严,这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翻译杰出并传承了古典文化,促进了各民族语言的成熟,为民族文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这个时期的翻译有两个特征:首先,翻译的对象是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圣经》的翻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各个民族国家出现了一批经典作品。但总体看来,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类作品的翻译逐渐增多。其次,这一时期翻译的主流仍然是从拉丁文到各个民族语言的翻译,但各个民族语言之间也开始了翻译的交流,突出表现在一部作品会很快通过翻译而传播到其他民族语言文化圈内,这无疑增加了西方各个国之间的文学交流。
从17至19世纪这三百年是西方文化发展最为关键时期。席卷欧洲古典主义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在文化上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翻译在这样一个时代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不容抹杀。通过翻译、西方各国互相学习、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影响他人。
从整个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趋势可知,圣经翻译和古典作品的翻译也逐渐退潮。随着西方各国本土文学创造的丰富,一代又一代的现当代作家不断涌现,他们成为翻译的主要对象,关注现实成为翻译的焦点。虽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作品还是会成为大学教授青睐的翻译对象,但它的影响已经大不如从前。人们更喜欢阅读当下流行的读物和小说,这成为翻译潮流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 我国对西方社科经典的翻译
清末明初,无论是甲午战争之前洋务派的翻译活动,还是之后的维新派、革命派的译事活动,其目的很明确“救过强国”。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痛感中国在技术装备上的落后。于是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引发了以西方科学技术与物质文化为目标的“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通过主张学习西方造船制炮的技术以强大清朝的军事力量。而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不仅仅是物质技术方面,更有管理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原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进步。
三、 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受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像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翻译是应“需”而生的。我们可以说每次的翻译活动开展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由于某种需求而产生,如上所示:为填补宗教需求的文化空白、减少科技信息发展的落差或满足就过图强的需要,翻译得以展开。如今的翻译活动也无不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文学、经济、哲学、政治、艺术、科学技术的交流乃至维护世界的稳定和持久和平的需要。
其次,翻译的目的的以“爱众为主”。翻译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译者根据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做出了准确的选择。东汉译经者应统治阶级要求而把目标锁定人们大众。利玛窦钉住上层统治阶级以扣开科技渗教的大门,严复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士大夫阶级及知识分子身上。
笔者认为前人的实践告诉我们作为译者需主动回应社会、时代的需求,自觉适应特定的目标语境之需,从而完成作为译者的任务和责任。(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中国翻译,2000(2).
[2]王密.“译之本:从中国三次翻译大潮看翻译本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周景刚,“从三次翻译高潮看翻译与文化的互动”.文化艺术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