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悖论与破解

2014-04-22 22:21陈淑珍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破解高校图书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职业悖论;破解

摘 要: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悖论与破解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女性馆员的职业要求,分析了她们所面对的职业矛盾,最后给出了破解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02-03

作者简介:陈淑珍(1963-),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馆员。

与其他行业相比,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队伍中,女性和男性比例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女性馆员在人数上甚至能够占到80%的比例[1-3]。这一状况表明女性馆员是高校图书馆的支柱。女性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力量,有其有利的一面:女性特有的气质会为图书馆构建一种特殊的氛围,使读者在获得显性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潜在的、隐性的心理享受,同时也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女性馆员的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不符,强烈的职业和心理要求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悖论等,这些都限制了图书馆职能的正常发挥。基于此,笔者对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悖论与破解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述了女性馆员的职业要求,分析了她们所面对的职业矛盾,最后给出了破解和解决的途径。

1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要求

1.1 积极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这种特性,对图书馆的职业道德提出了特殊要求。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有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能够兢兢业业为读者着想,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有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能思考生活的本质问题,发现生活的美,并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挖掘和思考美的本质和心理因素,用美的行为使他们感受到善与美,培养他们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操,为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4],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2 现代化的信息观念

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多地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变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媒介应该是领风气之先,但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对现代化气息的嗅觉方面并不灵敏,甚至显得有些迟钝,这表明图书馆与读者、与社会的距离相差很远[5]。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图书馆传统的管理观念、组织系统乃至工作方式正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革。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国家知识信息基础工程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既为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特别是读者信息素质教育以及网络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当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应该具备先进的信息观念,通过对信息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的信息反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必要的引导。

1.3 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强烈地冲击着高校的教师、学生的内心。换句话说,就是现在进入图书馆的师生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6]。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读者,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需要的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即可。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个阵地帮助师生树立和维持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指向未来的思想和行为就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需要针对读者的类型和读者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知晓读者的行为和动机,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可,即要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向其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要具备个性化的服务能力,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同时还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将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客观因素与情感因素相结合,尊重读者、理解读者、研究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能力和阅读目的,把握读者阅读的周期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4 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信息的获得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为三个方面:①获取信息途径更加多样。图书不再是唯一和主要的途径,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继图书报纸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大众媒体之后出现了自媒体,人们能从各种渠道获得所需信息。②信息量的极大丰富。传播媒介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传播方式、传播主体的变化,人们能随时随地接受并传播各种信息,这使得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③信息的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有很多信息对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不是所有的人群都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但是高校图书馆馆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却应该迎头赶上,因为读者群体在现代信息工具的辅助下,可以绕开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这种便捷的甚至是更低成本的信息获取方式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图书馆工作人员如果放弃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将会永远地失去读者,图书馆也就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对信息的甄别处理能力。当读者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难以准确地区分并获取所需信息,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去引导、协助,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就不能胜任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悖论

在高校图书馆中,女性馆员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说其庞大是因为绝大多数图书馆中的女性馆员的比例都显著高于男性,说其特殊是因为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存在着太多的悖论[7-8]

2.1 生活压力与低薪酬待遇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可以在社会活动中扮演更多更加重要的角色,但女性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也面临着很大压力。高涨的物价、房价、学习进修的费用、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费等等上升到了大多数人几乎难以负担的程度,这种沉重的物质压力不仅需要男性去承载,那些参与了社会工作的女性能够也应该有所分担。然而,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收入,却与她们应承担的压力不相适应。据调查,由于图书馆在高校中是教辅单位,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中资历较高的能够获得相对高一点的薪金报酬。对于年轻或者中年的女性,则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拿到较低的报酬。这种因外在的压力而造成的更多的物质需求与女性馆员的实际收入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其工作状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2[JP4] 特殊的生理特征和繁重的职业压力之间的矛盾

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来自体力劳动,她们所付出的体力劳动并不亚于其智力劳动。在更多的时候,女性馆员所从事的是整理和搬运书籍、采购新书、归档文献等活动,对体力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来自心理压力,图书馆是一个典型的窗口服务单位,读者数量巨大且流动性极强,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我们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个性化服务能力,服务热情细心,不能因自己的情绪影响读者。因此,大部分女性馆员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身心疲惫。女性馆员中的绝大多数为已婚女性,她们独特的生理特征与这种性质的工作之间并不能构成良好的协同,从而给女性馆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3 破解职业悖论,构建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职业路径

3.1 培养女性馆员的主体意识

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未能充分地调动女性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难以发挥图书馆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效应的,即便是再好的政策扶持,再多的资金支持也无济于事[9]。因此,为了真正调动女性馆员的主体意识,使其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来,就需要研究女性馆员的工作心理,了解她们的诉求,尊重她们的选择,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这一群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心态,规范自身的行为,履行自身的义务。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将自己的职业当做事业来看待,才能在工作中重视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最大限度为读者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3.2 提高女性馆员自身的信息素养

[JP2]有关调查显示,在信息素养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方面,女性弱于男性,并且在特殊的关键领域,这一失衡的状态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人看来,女性馆员具备较低的信息素养情有可原,是否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是可有可无的[10]。但是,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高校图书馆中的男女构成比例已经严重失衡,女性已经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二是图书馆读者的信息获取渠道正在发生着改变,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往往高于女性馆员。单就以上这两个原因,就足以促使女性馆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以便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中为读者指明方向。

3.3 建立和培养女性馆员的良好心态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所面临的职业悖论,使她们在工作中形成了消极心态,降低了其工作热情,影响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需要女性馆员自身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从管理角度讲,图书馆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加强积极的心态训练,在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怀,关注其心理感受,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从女性馆员自身来讲,也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交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总之,良好的心态会激发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从关注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精神状态入手,重视其心理调节,通过建立良好的心态来应对所面临的困境和矛盾。

4 结语

[JP2]当今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还是因此而生的内心世界紧张情绪,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社会的进程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期告诉我们,目前的社会现实并未带给人类以真正的自由和轻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一直在夸大男性的社会重要性,对女性的关注只是在特定的节日进行。这种不正常的甚至是不和谐的心理给全体社会人群都造成了一种误解和伤害。因此,有必要对女性进行持久的关注,并解决她们所遭遇的种种困境,这样才能还女性以公正,还社会以平衡。笔者选取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为分析视角,对她们的职业悖论和破解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引起人们对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关注,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亚丽.高校图书馆女馆员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212-213.

[2] 陈惠珊.试谈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女馆员的继续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65-66.

[3] 吴丽娜,史惠媛. 图书馆青年女馆员激励方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222-225.

[4] 胡艳珍.谈图书馆女馆员的队伍建设[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242-243.

[5] 陈红.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馆员素质的提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1-13.

[6] 王鹏.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109-111.

[7] 隆有庆,谢运洁.城乡统筹背景下图书馆女性馆员职业素质发展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106-108.

[8] 陈淑君.现实存在:一个二律悖反的性别群体——女性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作用初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7-120.

[9] 王晓芹.基层图书馆女性馆员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7(1):154-156.

[10] 张玲.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及管理对策[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2):57-59.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破解高校图书馆
论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技信息不对称缘由研究与破解
民事、仲裁案件执行难的内因、外因及破解之道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如何破解县域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信任障碍和破解思路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