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忠明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专业群建设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一般认为,专业群是指对应或对接服务面向,按照行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围绕核心专业并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专业群建设涵盖了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训体系、教学团队、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机制等内容,其中,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群,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平台式课程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逐步构建起“共享、分立、互选”的平台式课程体系。
平台式课程体系就是按照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专业群课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课程平台, 保持专业群各专业技能课程的共性和差异性,形成多个专业方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在实践中贯彻了对接服务面向、柔性构建、兼顾共性与差异性、校企共建的建设原则。
专业群服务面向是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所对应或对接的职业领域,表现为某一技术领域、行业服务领域或产业领域和产业链的若干节点等。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专业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务域”。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根据纺织服装贸易产业这一服务面向来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构建反映产业所需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搭建满足专业群服务面向需求的课程平台,形成相互支撑、有机联系的平台式课程体系。
柔性原则就是在保持课程平台和核心技能课程稳定的前提下,各平台的技能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柔性原则的前提是保持平台式课程体系的稳定性,包括课程平台的稳定和不同平台中核心技能课程的稳定。在保持课程平台和核心技能课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根据就业对技能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平台的构成,不断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融入课程平台,使课程平台处于动静结合的状态,以适应专业群服务面向发展的要求。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共享、分立、互选” 三个课程平台及其核心技能课程是固定的,但这种固定是相对的,分立和互选课程平台的技能课程可以根据各专业技能专门化的要求进行适度调整,尤其是技能课程的内容可以根据职业技能的更新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
共性是构成课程平台的技能课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差异性是构成课程平台的技能课程各自所具备的区别于其它技能课程的属性。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技能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课程的共性,又要考虑课程的差异性。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将涵盖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和贸易技能的课程设置为共享平台课程,将突出各专业特点的课程设置为分立平台课程,将体现个性特色和个性特长的课程设置为互选平台课程,做到了课程共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结合。
行业和企业参与共建就是按照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建双赢的要求,由行业机构和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同完成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建设。行业和企业参与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决定了课程体系与专业群服务面向实现对接的程度,最终决定着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水平。在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从课程体系建设的调研论证到课程平台的搭建,从岗位群的分析到课程群的确定,从职业技能的梳理到技能课程的建设,每一环节都是在行业和企业直接参与、合作共建下完成的。
高职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过程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根据专业群服务面向确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梳理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来确定课程群,融合课程群进而搭建专业群课程平台,明确课程平台的技能课程构成等。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在构建课程系统过程中,分三个阶段来完成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见图1)。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的服务面向主要是以苏南地区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区域的纺织服装贸易产业。 纺织服装贸易是苏南地区的传统产业,该地区聚集了为数众多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需要大量的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术人才与贸易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同确立了“纺织与贸易相融、技能与素质并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纺织与贸易相融”是指通过专业群建设,将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培养与贸易技能培养进行充分融合,使培养对象既掌握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加工技术,又懂得贸易技能的运用;“技能与素质并重”是指在兼顾纺织服装贸易综合技能培养的同时,突出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或贸易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图1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专业群面向的岗位群是由专业群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以区域纺织服装贸易产业为服务面向,以融合纺织服装设计生产与贸易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为目标。围绕专业群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群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和五个方向类。两大类即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岗位群与纺织服装贸易岗位群;五个方向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岗位群、纺织品设计生产岗位群、服装设计生产岗位群、纺织品检验岗位群、报关与国际货运岗位群。据此可以确定岗位群所对应的课程群,即与两大类和五个方向类岗位群对应的课程群。因此,专业群的课程群由纺织服装设计生产课程群与贸易课程群两大类构成,具体可以划分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品设计生产、服装设计生产、纺织品检验、报关与国际货运五个方向类课程群。
按照专业群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进行分析,理清专业群的通识技能、专门化技能和可持续发展技能,作为构建专业群技能课程平台的依据。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的通识技能主要是指通晓纺织服装设计生产与贸易知识的综合性技能,专门化技能是指对纺织服装设计技能、生产技能与贸易技能的某一专门技能的熟练运用能力,可持续发展技能是指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特长技能。通识技能与专业群中的基础性、通用性课程群相对应,构成了共享技能课程平台;专门化技能与各专业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群相对应,构成了分立技能课程平台;可持续发展技能与培养学生个性技能为主的课程群相对应,构成了互选技能课程平台。
图2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是面向苏南和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外贸行业,依托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充分融合纺织服装类与经济贸易类专业而构建的专业集合,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五个专业。 2012 年,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群。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两类职业技能课程群和三个课程平台构成。两类职业技能课程群包括纺织服装类职业技能课程群和经济贸易类职业技能课程群;三个课程平台包括共享课程平台、分立课程平台和互选课程平台(见图2)。
在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框架中,共享课程平台由专业群内各专业可以共同开设的课程构成,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能与贸易技能充分融合的产物。分立课程平台由专业群内各专业根据各自培养方向而设置的课程构成,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更具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它是在共享平台课程基础上对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能与贸易技能的具体化。互选课程平台由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互选课程与互选制度构成,互选课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特长而设置更具特色的课程,互选制度是学生在纺织服装类与贸易类专业方向之间实现毕业设计项目、毕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职业技能证书的自主选择。
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平台式课程体系的纲领与核心。在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紧紧围绕“纺织与贸易相融、技能与素质并重”这一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培养纺织服装贸易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各平台课程以融合纺织服装设计生产技能与贸易技能为中心,以突出技能与素质培养为重点,构建起符合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平台式课程体系。
专业群技能课程平台构建的有效方式是依托职业岗位群梳理职业技能,并据此确立职业技能课程群,然后再按照职业技能的内在逻辑关系搭建技能课程平台。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涵盖了纺织服装与贸易两大类岗位群,通过对这两大类岗位群的分析,梳理出对应的课程群。 依托纺织服装与贸易两大类岗位群及其对应的课程群搭建共享、分立和互选三个课程平台,形成共享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的平台式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技能课程的设计主线是实际工作过程,反映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性是技能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为此,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的技能课程设计确立了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技能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入调研,采取校企共建的方式,分析、选择和确定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对其进行分类加工整理,以形成职业技能课程和课程内容。
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要求课程平台之间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强化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和系统化,避免课程平台之间相互孤立。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课程构建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技能课程平台之间的相互渗透、彼此关联的内在关系。毕业设计项目互选机制允许学生能够在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和贸易等不同的专业方向上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互选机制要求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项目的专业方向选择企业指导教师,以及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和贸易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职业技能证书互选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在纺织服装设计、生产和贸易等不同职业领域获取技能证书的选择机会。
[1]胡英,夏晓静,崔山风.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23):116-117.
[2]包忠明,袁淑清.高职纺织服装贸易专业群建设模式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6):50-53.
[3]张欢.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