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合强(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海门226103)
不论肉鸡还是肉种鸡,育雏的目标是促使雏鸡特别是第1周快速生长,促进骨骼与心血管及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刺激早期饲料采食量,保持鸡群的均匀度。不正确的育雏操作会造成死亡率高、鸡群均匀度低及经济效益差,且这种损害在之后无法弥补。此间是鸡只增重最有效的时期,7日龄时体重每相差1g至37日龄时会相差6g。生产实际中,经常发现雏鸡早期,特别是第1周体重不达标(种公鸡尤甚),多是饲料采食量不足引起的。为了确保雏鸡采食量最大化,应选用优良的雏鸡,及时开饮与开食,重视环境控制,强化饲喂和饮水等环节管理以取得最佳成绩。
品质优良的雏鸡应体型大、符合雏鸡重量标准;眼睛大且明亮;鸡腿水分充足,摸起来光滑而不干涩;羽毛、心、肝和肠道等器官发育良好;肚脐闭合良好(如表1),少量卵黄残留痕迹;雏鸡体重变异系数小于7.8%;鸡只灵敏、活泼及充满活力,站立并到处活动;绒毛蓬松并且身体呈嫩黄色。
表1 肚脐对鸡苗质量的影响
育种公司不断选育改进商品代肉鸡的性状(如表2)和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对环境和日常饲养管理特别是育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确保早期饲料采食量最大化。
表2 肉鸡发展与品种改良
饲料采食量不足是导致育雏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雏鸡出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饲料消耗量很重要,其需消耗相当于自身体重20%~25%的饲料和40%~50%的水分,不能低于此采食量。饲料采食量与饮水量相互联系,如未能实现早期采食量,会造成体重增长减少、死亡率增加和鸡群均匀度不好。
2.1.1 早期饲料采食量
当雏鸡开始采食,意味着消化开始,产生热量,过冷风险不再存在,温度控制开始。但如雏鸡未采食,则意味着没有产生热量、体温较低、更多的鸡被淘汰和体温协调能力延迟出现。
2.1.2 卵黄成分
卵黄含有2/3的脂肪和1/3的蛋白质,脂肪提供能量,蛋白质提供生长必需的氨基酸。如早期采食量不够,雏鸡将利用卵黄里的脂肪和蛋白质去获得能量,从而导致生长发育的蛋白质水平不足。
2.1.3 早期饲料采食与直肠温度的关系
出雏后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雏鸡要比没有采食的雏鸡直肠温度更高,有更好的抗冷应激能力,这些雏鸡在2日龄和3日龄若出现冷应激时体内温度降幅较小。早期喂饲影响肉雏鸡对寒冷环境的抵抗力和生长发育如表3、表4和表5所示。研究表明,孵化后8小时内有饲料消耗会产生最好的料肉比;孵化后24小时内有饲料消耗会产生35日龄最佳生长率。
保证饲料营养全面,饲喂优质的颗粒破碎料有助于雏鸡早期的生长发育,对种公鸡而言,能较好地解决第一周体重不达标的问题。
确保有效的采食和饮水位置,需勤赶鸡和匀料,在育雏区域铺设垫纸有助于刺激早期食欲。雏鸡入舍后4小时在不同的地方随机抽样100只雏鸡检查嗉囊并进行统计分析,95%的鸡嗉囊中都应有料和水,饱满圆滑。耗料量受饲料的质量、环境和气候、管理水平、饲养方式(笼养/平养)、鸡群的健康和体格等因素影响。
2.4.1 体重达标
测量7日龄的体重可了解育雏管理是否成功,目标是7日龄时鸡只体重是1日龄体重的4.25倍(肉鸡)。良好的育雏管理对来自年轻父母代鸡群的雏鸡更重要(如表6)。好的体重发育将为整个饲养时期提供好的均匀度,提高免疫系统和好的活疫苗免疫抗体滴度,提高生产水平。
2.4.2 第一周死亡率不超1%
1周死亡率可以反映雏鸡品质、孵化流程、鸡舍的育雏准备状况及早期育雏管理等环节,管理良好的鸡群第一周累计死亡率不应超过1%。
2.4.3 均匀度达到85%以上
均匀度是体重、骨骼发育、性成熟时间一致性的统一体,它直接影响种鸡产蛋率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的持续性、蛋重的一致性、产蛋期死淘率高低及全期产蛋的数量等(如表7)。一个种鸡群只有达到一定的均匀度且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才能在生产中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均匀度每增减3%,产蛋数量相应增减4枚。从出生后第一小时开始就要留意,育雏对均匀度有重大影响而且不能在以后弥补;如均匀度良好,根据平均值制定的管理措施就会更准确。1日龄雏鸡的变异系数值应是7.8%,均匀度良好的一整批种鸡的变异系数值应在8%~10%。育雏管理不好会导致鸡只无法在生命周期实现均匀的饲料采食量,并产生体重较小鸡只,从而产生最终不好的体重均匀度、较低的平均体重及较低的饲料转化率,应通过减少饲料采食量低的雏鸡数量来提高均匀度(如表8)。
保持一定体温能提高鸡只的舒适度与表现,如温度过低,鸡只会尝试保存热量或产生热量,蜷缩在一起,不活动、不进食及不生长,消耗饲料保持温暖,影响饲料转化率;如温度过高,鸡只会通过喘气散热,影响饲料转化率,减少进食,停止生长,影响其健康与免疫力。免疫系统由于应激而受损,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感染。温度适宜时雏鸡应均匀分布在鸡舍里进食、饮水、休息及玩耍;在打开鸡舍门前能听到雏鸡的叫声。在1~14日龄舍温应让人感觉太暖,若不是,对于鸡只来讲,舍温就有可能太低。
表3 雏鸡禁食对肉鸡生长和身体内部器官发育的影响
表4 雏鸡禁食对死亡率的影响
表5 雏鸡前7天采食和饮水的重要性
3.1.1 雏鸡体内温度
雏鸡体内直肠温度应在其出壳后身体变干燥和体内温度稳定后测量,孵化时雏鸡的羽毛变干燥时会带走3g水分,发挥降温功能。雏鸡体内温度应保持在40.4~40.6℃,超过41℃时会导致张口喘气;低于40℃时会太冷。雏鸡在4日龄后开始能够控制体温,体内温度会升至41.5℃。因此,进鸡时应随机取样检测雏鸡的泄殖腔温度。
3.1.2 雏鸡水分流失
感觉舒适的雏鸡用它们的鼻孔呼吸,在24小时内流失1~2g水分;蛋黄内含有1~2g水分,雏鸡体重会减轻,但不会脱水。如雏鸡开始喘气,意味着在24小时内它们会流失5~10g水分,出现脱水情况。由年轻种鸡生产的雏鸡要求有更高的育雏温度(如表9和表10),因为它们产生热量较少。育雏温度低会导致死亡率增加,主要是因弱小 鸡 淘 汰 率 高(如 表 11)。
3.1.3 垫料温度
对雏鸡来讲,前2周垫料温度至关重要,因为雏鸡主要热量会由双脚散失。可用红外线温度仪测量垫料温度,在进鸡前至少提前24小时或48小时预温达到目标温度30℃。
相对湿度低于50%时,舍内空气干燥、污浊,会影响雏鸡对卵黄的吸收,脚趾干瘪和身体瘦弱,甚至脱水死亡,还会因呼吸道黏膜水分减少,吸入过多灰尘而发生呼吸道病。当湿度高于75%时,易导致病害菌、寄生虫大量繁殖,诱发寄生虫、球虫、霉菌感染等疾病。温度正常情况下,0~4天湿度控制在65%~70%,5~8天控制在55%~60%,以后控制在40%~50%。育雏期相对湿度低于50%时,应及时进行加湿,防止雏鸡脱水。可采用喷雾加湿或消毒,也可结合地面洒水,但要注意喷雾用量和雾滴大小,宜用温水避免雏鸡受凉,以起到加湿和降尘作用。切记高温高湿无风是最热、最潮湿的环境;高温低湿风大是最干燥的环境;低温高湿风大是最冷的环境,应通过消毒、通风等方式来调节和制。
舍内空气质量要求O2>19.6%,CO2<3000×10-6,CO<10×10-6,NH3<30×10-6,灰尘<3.4mg/m3,相对湿度45%~65%。如这些条件达不到,通风必须增加。不通风,鸡舍环境会严重恶化(如表12)。为节约能源,建议在鸡舍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使用最小通风量0.93m3/(kg·h)。
随日龄增长,应及时扩栏,降低饲养密度(如表13)。
鸡舍最暗地方必须至少有20lx的光照强度,更高光照强度(>60lx)会有更多好处,光线应均匀分布在育雏区域,根据体重7日龄后逐渐降至5lx。应常检查定时钟是否准确无误,使用交流电源的定时钟要特别注意停电以后应重新定时。使用直流电定时钟要及时更换电池,每周至少应有1天安排值班人员查看灯是否按时开关。每周应至少擦1次灯泡和灯罩,不亮的灯泡必须及时更换。要注意鸡场的电压情况,电压不足220V时光照强度会打折扣。
雏鸡垫料的管理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关键点。通过加强垫料的管理,控制鸡群疾病的发生,保证鸡群健康。
3.6.1 垫料进舍的准备
稻壳或刨花等垫料进场前,应据垫料的供应情况,有计划地购进,不是越多越好,存放时间太久易引起霉菌污染。同时要抽检垫料质量,不能有羽毛、石子、沙子和线绳等杂物,抽检合格再卸车入场。粉末较多的垫料必须过筛后方可入舍。每栏平均、整齐及均匀摆放到育雏围栏内,厚度5~7cm,避免垫料过厚,翻动不彻底,导致厌氧菌的大量滋生,引起鸡群肠道健康问题。
表6 父母代种鸡的周龄对7日龄雏鸡死亡率的影响
表7 均匀度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8 不同周龄的均匀度标准
3.6.2 育雏期垫料管理
育雏期扩栏时动作要轻,避免灰尘过大对雏鸡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影响舍内的空气质量。扩栏后要随时捡垫料中的杂物并保持平整。鸡舍加湿时,要避免过多的水洒在垫料中,造成垫料发霉变质。垫饮水器的砖块一定要放平整且高度合适,防止水流出洒在垫料上。球虫免疫扩栏时,必须撒适当的旧垫料于新垫料上,且5天后要每天翻动垫料,将球虫卵囊混匀,充分稀释。制定翻垫料的程序,保证垫料平整、松散和无结块。垫料管理是每天坚持不懈的工作,千万不要懒人做法,长时间不翻垫料,等质量差了,再大面积更换,这样易直接引发坏死性肠炎,导致鸡群死亡高和均匀度下降。管理好舍内的水线和饮水器是保证垫料质量的条件之一,根据喂料日和限饲日情况及时调整水压,避免水流量过大造成垫料潮湿。
3.6.3 注意事项
每天翻垫料时必须将垫料全翻一遍,而不要只翻表层;垫料要干净,无土块、铁丝、木块、石块和煤块等杂物,更不允许有料桶及饮水器配件。要牢记垫料也是一种“饲料”,鸡吃进不洁的垫料后会影响健康。
水是理想的营养品,雏鸡入舍后应在24小时内每鸡每小时饮水1mL。
4.1.1 水压与水量
高水压并不意味着饮水量会更高;水压低饮水量会减少20%以上,雏鸡会花更多的时间从饮水器处喝水,鸡只每次会花少于1分钟时间饮水;减少饮水意味着减少饲料采食量。水压越高出水越多。经验法则,放水后10秒钟水应满手。1周龄20mL/min;6周龄最低要求60mL/min,最高水压80~90mL/min;最低饮水量(肉鸡)=周龄×7+35,以上仅为参考,在每次调节水压前都应检查垫料湿度和饮水量。
4.1.2 可饮用水量
每次到鸡舍都要查看可饮用水量。水线下理想的垫料湿度为30%~35%。
表9 温度要求与种鸡群周龄的关系
表10 体温低于39℃(冷)的雏鸡百分比
表11 不同育雏温度对42天公母混养肉鸡表现的影响
表12 通风对鸡舍空气质量的影响
表13 及时扩栏
4.1.3 每个乳头饮水器对应的鸡只数量
水流量为90mL/min的水线系统每个乳头最多供12只鸡使用;水流量为50mL/min的水线系统每个乳头最多供10只鸡使用。
4.1.4 水温
雏鸡能忍受5~30℃的水温差异,适宜水温为10~14℃(如表14),水温如超过26.7℃,饮水量和每日增重将明显下降。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饮水量会增加6%,饲料采食量会减少1.2%。在32~38℃时温度每升高1℃,饮水量会增加5%。接种疫苗的目标水温为20℃,夏季可在水箱中加冰块获得此温度。
4.1.5 检测水质
每年在源头检测水质包括矿物质和细菌含量等。
4.1.6 洁净饮水系统
在饲养过程中保持洁净的饮水系统,每周用1.5~3.0标准大气压的水压冲洗3次。使用过滤器时(40~50μm滤网)每周应清洁1次。乳头饮水线每30m要用水冲洗1分钟,水线末端氯的浓度应达到(3~5)×10-6。
表14 水温与饮水量的关系
4.1.7 水线高度
调整好水线的高度,以鸡不掂脚,伸直脖子仰起头喝到水为准。鸡从水线下通过时,鸡冠不能碰到乳头。
4.2.1 补充饲料
半舍育雏时应提供足够的饲料采食空间,每50~75只雏鸡提供1个料盘,用垫纸覆盖育雏面积。全舍育雏时提供足够的饲料,每只鸡50~60g饲料(肉鸡),用垫纸覆盖50%的育雏区域。最好选用韩国LG公司生产的垫纸、报纸或55%~68%亮度的新闻印刷纸,报纸可用5天。第一周使用开食盘时要摆放平整,料盘中料的厚度约为1cm,不能断档无料。
4.2.2 喂料器管理
采用自动饲喂系统时应设置在足够低的位置,便于雏鸡采食。每条饮水线两侧均应放置一行纸。自动饲喂系统应设置为满出状态,供雏鸡采食,每只雏鸡补充50g饲料(肉鸡)在垫纸上补充饲喂。用盘式自动喂料器时,在育雏的前14天内,每次进入鸡舍时均应人工操作启动料线以刺激采食饲料。全舍育雏时至少每天补充4次。前10天提供颗粒破碎料,14天前在料线末端的控制料盘上悬挂100W的灯泡有助于采食。
育雏期应关注早期生长,避免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饲养密度过高、分群推迟和公鸡达不到体重目标等,加强球虫免疫后的管理,减少疫病和应激,为雏鸡提供正确的营养,提前对鸡舍预温,及早将雏鸡放入鸡舍,前72小时认真观察鸡群,通过环境、饲喂和饮水管理等精养每只鸡,健康每只鸡,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情,确保雏鸡采食量最大化,以获得最佳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