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美溢满语文课堂

2014-04-19 00:13王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云雾庐山自然段

王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在人生开端,如能受到美的熏陶,这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收获,这其中就包含着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这是语文教师共识。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的语文课堂就欠缺审美教育。如何让美溢满语文课堂呢?

一、“诵”起来,让语文课堂荡漾着音韵美

音乐是一种最美好的语言。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用音乐来渲染情绪。汉语具有音节悦耳响亮、声调铿锵、抑扬有致、易于押韵的特点。这使得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音乐因素。所以,汉语言文字是最适合吟诵的。“诵”起来,让语文课堂洋溢着音韵美。

散文家秦牧在《语林采英》中写道:“最讲究音乐美的文学作品,自然莫过于诗歌了。我们朗读优美的唐诗时,简直有一种参加音乐会一样的快感。”古代的辞曲原本就是拿来唱的。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的教学,要注重“诵”的落实,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哼歌、打拍子吟诵、配乐朗诵等。在“诵”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指导学生认识诗词歌赋的结构、声调、韵律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它们的美感。

当然,不仅是诗词歌赋的教学可以充满音韵美,现代文的教学也可以富有音韵美。许多精美的白话文,就语言的美感而言,也是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庐山的云雾》的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在谋篇布局上很有美感。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深入地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美,体味课文的语言美。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等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最后用省略号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对这一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一方面体会庐山云雾变化之快,另一方面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最后引导学生有节奏、有层次地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的语言,进一步感受其形象美和节奏美。

二、“绘”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绘画美

图画是最容易让学生获得美感享受的。直观的图画,往往能让学生产生审美联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注意利用绘图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在图画中去感知抽象语言的美丽意境,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语言文字是苦恼的,反而觉得一种享受。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给人最直观的色彩就是“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用“眼”、用“口”、用“心”、用“手”去“绘”这一“绿”,就不难理解“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意思了。在头脑中“绘”上一幅画,学生会有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三亚落日》给孩子绘出了一幅五彩的画。教学时,应让孩子们拿起画笔进行审美体验,这样能为语文课堂添加色彩。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教师不要忘记利用语言文字的色彩,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在《荷花》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画一幅美丽的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并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让他们对荷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只是简单地让他们从语言文字来理解,他们就比较茫然,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三、“演”起来,让语文课堂展现情境美

语文教材中的故事、童话、小说等,都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爱憎倾向,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对他们审美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理解这些人物可以尝试“演”的方式。通过表演,直观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分清了美丑、善恶、真假,进而形成自己真、善、美的审美观念。

在《狐假虎威》一课的学习中,我让5位小朋友戴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表演老虎跟着狐狸在百兽面前走一趟的情景,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表演完后,我先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再采访“小兔子”:你刚才看到狐狸害怕吗?那你为什么跑?你真正害怕的是谁?学生在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减少了教师的赘述,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和自主性。教师采访的环节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狐狸的狡猾,进一步深刻理解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的内容,同时也懂得了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四、“思”起来,让语文课堂富有创造美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而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来创造形象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完成“转换”“补充”等再创造过程,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填补课文空白、续写课文、改编课文等“思”的创作,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外,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语文课堂富有创造美。

语文课堂中还有很多的方法,让学生在“动”中接受审美育。“动”起来,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语文课上的美育应避免静态灌输、说教,尽量让学生作为主体在动态中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雾庐山自然段
云雾
拨云雾 识压强
云雾是山做的梦
庐山 牯岭!Cooling!
秋天
云雾缭绕宜昌城
做一次庐山客
毛泽东登庐山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