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014-04-18 23:03魏岳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训练课题阅读

魏岳芬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会捕捉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信息时代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切入口,进行了全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捕捉信息;阅读;课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59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地球越来越小。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交流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基本内容,处理信息已成为学习、工作甚至娱乐须臾不可离开的任务。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他们善于抓住本质的东西;公安人员之所以能顺利破案,是由于他们会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某些企业之所以能起死回生,很可能是他们获取了某种市场信息……可见,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会“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信息世界,他们将会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呢?笔者结合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倡阅读并加强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可见阅读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由于信息的激增以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然而怎么读,读什么等问题是值得探索和解决的。

1. 多层次阅读课本,快速准确地理解信息

阅读课本是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能力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多层次阅读课本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快速地做好课前预习。为何要强调快速阅读呢?因为速读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前提。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平均每份试卷达6000字,不包含图示和其他表达形式,要求学生阅读速度约50字/分。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有关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的题目也在不断增多,有的题目还很长,如南通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其中一题字数多达753字(题略)。

“直视中间,辐射两边,一目十行”是很好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当然,速读在注重速度的同时,也要讲究质量,即速读一遍下来之后要了解课本中出现的新知识,即新信息点。辨析清楚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一般内容,哪些是观点性的,哪些是解释性的;其次,组织学生做好课堂精读,即对重点段落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归纳表述概念原理;再次,要求学生做到课后通读,从整体上了解教材体系、知识层次及所占位置,并从内容上理出知识线索、写出知识要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信息网络。如学习“动物世界”时,凡是做到课前泛读、课堂精读、章节结束后通读的学生,对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的区别、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的识别、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循环系统的差别等问题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

2. 多角度阅读课外资料,全方位提高信息分析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注重课本阅读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课外资料的习惯,以提高他们全方位捕捉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中信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阅读前教师应该确立一定的阅读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这些资料的目的旨在培养他们的信息捕捉能力,而不在于信息量的增加。不仅要使学生能读懂相关资料中的文字含义,而且要注重图表、公式、实验等的阅读,从中了解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发展中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理解资料中说明的各种概念、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领悟其中的规律性。阅读资料的内容必须丰富,题材要广泛,最好由教师推荐,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与学科关系密切的一些资料,如某学科发展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重要知识背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科学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篇短小精悍,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阅读材料,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对巩固课本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大有裨益。

二、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学习课题

在信息社会,教师是知识垄断者的局面已被打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十分广泛,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美国的中学教师经常让学生做“Project”,也就是做一个小的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查阅资料,得到资料,分析资料。使课程学习在开放的扩大的时空中进行,让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问题讨论等成为学习的常用方法。

1. 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信息源

传统的作业有书面写式、听力式、朗读式,这些作业形式的效能无非是加强知识的识记,而对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捕捉能力、发展学生文字处理能力的功效不大。为此,笔者增设了“观察式作业”,“动手操作式作业”,“调查式作业”等。如讲植物的茎时,事先让学生去观察甘蔗茎的特点,比较马铃薯薯块、藕有什么特点,再去寻找周围哪些植物的食用部分也有这些特点;又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发给学生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木块各一块,要求学生应用ρ=m/V公式测出它们的密度(需用仪器可到实验室登记借用)。然后查阅资料,寻找测物质密度的其它可行方法(至少一种),动手操作,比较不同方法下所得的ρ值是否相等;再如在授钢铁的锈蚀与防锈时,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调查,并完成下表。

课题的内容可直接来自科学教材,也可是学科综合性的,如让学生开展“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野生动物分布的研究”和“中国葡萄之乡的葡萄品种、产量与效益的研究”等等。

2. 改进作业方式,促进信息加工能力

教师布置的学习课题可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也提倡小组协作完成,同样赞成自由组合完成或在教师参与下完成。学生通过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对获得的信息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整合、讨论、实践,才能真正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领。

三、开展适量、到位的习题训练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最主要能力之一,便是如何正确选择有效的信息源和判断信息的可靠性。为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需要合理、适量、到位的训练,说到“训练”,有人将它与“应试教育”等同,其实这是很不应该的。钱梦龙老师说过:“训练的过程,其实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辅导,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实践、操作,也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实践也证明,恰到好处的训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思维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1. 严密分析,捕捉有效信息点

信息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为准确把握语句表达的信息,一要特别关注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光滑表面、匀速运动、完全反应、饱和溶液……二要对句子进行细致严密的分析,尤其是首括句、总括句和设问句等,不要被某些精彩的描写和新奇的画面所吸引;三要对题目出现的公式、示意图进行细微观察,揣摩它们的背景情况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例:据《新民晚报》报导一则消息:“上海的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信鸽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辩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

A. 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 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 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 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绝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

本题若从设问句“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入手,就会一下子明确题目的核心内容。仔细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再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组实验不同之处在于翅膀下所缚的物块不同这一有效信息点,最后经过推理,可猜想得出“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的结论。

2. 归类比较,找出信息切入口

不同的信息题由于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考查要求不同,所以在题中提供的信息就有多有少,起点和深度也不一样。学生在解答信息题的过程中,应学会分析归纳,从不同角度展开思维,从而有效找出捕捉信息的常规切入口。

如: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动力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遇难,艇上118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消息传出,举世震惊。该艇m=1.4×104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之一。“库尔斯克”号的一种打捞方案是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若每只浮力袋充足气后的体积V袋=10立方米,浮力袋的重力以及打捞时充入袋内空气的重力均可忽略不计,设该潜艇全由钢铁制成,沉没时艇内已全部进水。则打捞它至少需在艇的周围缠上多少只浮力袋?(钢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立方米,海水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立方米)

此题提供的信息较多,干扰性强,学生往往会辨认不清主次。其实,题中所有信息的锁钥是在F=G上。可见,解答此类题目不仅要帮助学生会摒弃所有无关信息,而且要能开展联想,善于迁移。又如: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开创了“飞秒(10-15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原子核内部结构

此题以大学知识为信息点,内容新、难、深,但设置的问题很基础,运用已有知识就可找出信息切入口(即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是属于高起点、低落点试题。故碰到此类题目,要引导学生迅速跳离新而深的信息源,及时回到现有知识中来。

总之,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信息捕捉能力的培养虽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目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就一定能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 312353)

猜你喜欢
训练课题阅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