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广 乐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作为一种社会“软约束”的道德,其社会作用的实现需要道德主体的自信,甚至需要道德主体在道德自信基础上的道德信仰。但是任何社会的道德体系毕竟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必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即道德变迁是道德的一种基本属性。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存在一定的对立性,但又统一于道德体系之中。这就需要深刻认识和妥善处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这三者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道德的社会价值与社会作用。
道德作用的实现首先依赖于道德主体的道德自信,道德主体对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道德的自信是其遵循道德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所谓道德自信,是指一定的道德主体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的道德体系(包括道德价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及道德要求等)的充分肯定与信心。具体来说就是,道德主体充分认同自己所遵循的道德的合理性,认为现实的社会道德与现实社会是相适应的,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体系能够满足现实社会的道德需要,对于现实社会来说,实行现有的道德体系是当今社会正确的道德选择。不仅如此,道德主体所遵循的道德体系对于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维系正常与良好的社会秩序来说也非常重要。一旦缺乏这种现行的道德的约束、调节、规范等作用,现实社会将出现道德失范乃至整个道德体系的崩溃。也就是说,对于一定的道德主体来说,现行的社会道德体系对于现实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是现实社会实现良性运行与发展的充分且必要的道德条件。
一定的道德体系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文化,一定的道德文化孕育了一定的道德体系,而且现实道德的作用、功能、价值的实现也需要道德文化的支撑。因此,道德自信也必然内在地包含道德主体对自己民族道德文化的自信。道德自信根本上是道德主体对自己民族道德文化的自信。
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所谓道德自觉就是主体对道德自觉自愿的体悟和认识。它与道德强制相对,化外在的准则为内在的道德律,是道德内化的结果。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二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道德自觉是道德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就无从谈起,没有道德自觉的道德自信是盲目的、虚无的。真正的道德自信是建立在充分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没有道德自觉就没有真正的道德自信。反过来,道德自信能促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重视道德的作用与价值,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去探究本民族尤其是现时代的社会道德的内容、特质、变化及其规律等。因此,道德自信又促进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与道德自信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说道德自觉是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那么,道德自信就是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信心。
道德自信对于实现道德的作用、充分发挥道德的价值从而对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道德自信是人们重视、学习、了解、发扬和推广本民族道德与道德文化的基础和动力。如果人们对本民族的道德与道德文化有了充分的自信,自然就会重视本民族的道德文化,努力去了解、学习甚至发扬与推广本民族的道德文化。如果缺乏道德自信,自然就会对本民族的道德文化持一种很淡漠的态度。(2)道德自信必将促进道德建设的进行。在道德自信的促进下,人们一定会不断地努力加强道德建设,改善道德状况,更好地发挥道德及道德文化的作用。(3)道德自信有利于人民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对道德要求的践行。在道德自信的基础上,人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必然增强。而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增强必定会转化为一种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践行道德要求的决心、毅力和力量。因此,要有必要的道德自信,反对道德上的自卑与自暴自弃。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很多时候,人们都有一种“道德无力感”与“道德焦虑感”。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重要任务。而道德自信对于道德建设来说尤为重要——道德自信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缺乏道德自信的道德建设没有生命力,也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因此,要想顺利有序地推进道德建设,就必须树立普遍的道德自信,唤醒内心的道德自觉,激发全民的道德自强,坚定道德信仰。
道德作用的实现不仅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信,而且还需要道德主体对自身所处时代的社会道德的信仰。道德不能脱离道德主体的信仰,不为道德主体所信仰的道德难以激发人们的道德热情与道德意志,不为人们所信仰的道德往往是“软弱无力”的。人们对道德的信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道德的信仰程度。
人们对道德的信仰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1)道德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自从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生存开始,就有了与原始宗教融为一体的道德。道德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须臾也离不开(事实上也从未离开过)人类道德的作用。进一步说,社会道德状况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社会道德昌明,社会生态则良好;社会道德恶化,社会生态则随之恶化。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言,人类一旦不讲道德,人间就成为地狱。这是不需要人类理性证明的历史事实,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能从历史与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社会道德的不可或缺性。(2)人类道德理性的有限性与局限性使得人们难以通过自己的道德理性建立逻辑上完整严密的、令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理论体系,进而对历史与现实中的道德现象及其与社会运行、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做出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论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道德就像一种神秘的力量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约束、规范与调控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在这种人类道德理性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非理性的道德信仰就必然应运而生。
从道德作用的社会实现来看,道德信仰还有其必要性。(1)道德信仰有利于道德内化。道德要发挥作用,必须先被人们所认同、接受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要素。而要使人们对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等)予以认同、接受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观念结构的组成要素,就需要对人类道德的合理性、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等问题做出充分、完整而严密的解释、说明和论证。然而,如前所述,人类道德理性的有限性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得人类理性难以做到这一点。道德信仰能够弥补道德理性的这种不足。因为,道德信仰不需要遵循世俗的事实与逻辑。它本身就是一种先验性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支柱,能满足道德内化所需要的条件。(2)道德信仰有利于道德践行。道德要求往往与人的某些本性和欲望相对立,社会的各种诱惑和个体的生存及生活压力也往往促使人违背道德要求。因此,践行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需要一定的道德意志,有些甚至需要践行者有较强的道德意志。然而,人的道德意志是有限的,很多人的道德意志不足以抵御外在社会的诱惑,不足以克服自身本能逾越道德的冲动。道德信仰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因为,信仰通常具有确定性、坚定性与执着性。很多人愿意为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信仰而不惜一切,有些人甚至愿意为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信仰而舍生忘死、鞠躬尽瘁。可见,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信仰(也只有道德信仰)能够使人尽最大的意志力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克制自己内在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尽力抵制各种外在的社会诱惑,坚定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不当行为。可以说,道德信仰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共同决定了道德的本质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 “真正的道德是与信仰分不开的,真正有力量、有益的道德一定是信仰化了的道德,因此,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就是道德信仰”[1]。
恩格斯指出:“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任何伦理道德体系都是特定社会与时代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也必然会随着这些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社会道德体系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社会道德体系必定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就具体的道德规范而言,不同的道德规范适应的历史时期可能不一样,存在的历史跨度不一样,从而显示的稳定性不一样——有些道德规范历经千年而不变,有些道德规范则只存在于某个或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说,社会道德体系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动性。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道德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一部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史表明,道德变迁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而且人类社会道德变迁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这正如恩格斯所言,“在这里没有人怀疑,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它部门一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的”[2]。道德变迁的表现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与要求发生了变化,用以约束、调节与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与行为的道德规范发生了变化。道德变迁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人们对历史产生的社会道德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因为一定的社会道德体系总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与产生它的历史条件相适应。那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就可能与现实的社会条件逐渐变得不相适应,出现道德停滞、道德过时,导致道德异化——道德成为一种扼杀人性、扼杀幸福的力量,成为一种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如鲁迅所言的“吃人”的封建礼教就是道德异化的结果,过时的道德成了一种扼杀人性、扼杀幸福的消极力量。而且随着道德异化程度的加深,其负作用将日益增强。因此,为了使社会道德与现实的社会条件大体上处于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状态中,使社会道德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促进因素——或者至少使道德对人、对社会的作用利大于弊,人们就会在有意无意中采用新的道德标准,建立新的道德规范与要求,促进与实现社会道德的变迁。因此,对于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道德变迁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充分发挥道德在人与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道德的真正目的与价值,避免道德异化,应该也必须积极努力地推动社会道德的变迁,使社会道德与现实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大体上相互适应的关系状态中。
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都是发挥道德社会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为此,既要坚持道德自信与道德信仰,又要及时有效地推动道德变迁。然而,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又有一定的对立性。因为,道德自信与道德信仰的基本态度是对道德及其价值的肯定。而道德变迁要求人们对特定的道德及其价值具有一种批判性的否定性思维方式或倾向。那么,该如何处理2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呢?
1.应该清醒地认识和把握道德的稳定性与变动性,道德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普适性。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道德体系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道德变迁是一个基本的客观的历史事实。但还必须注意如下2点:(1)社会道德既有变化性又有稳定性。一方面,即使在同一道德体系中,有些道德规范是比较易变的,有些道德规范是比较稳定的;另一方面,尽管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社会道德体系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甚至是较长的历史阶段),一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体系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变化甚少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对现实的社会道德具备道德自信。(2)社会道德既有具体性、特殊性又有超越性、普适性。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有些道德是与特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等相对应及相适应的,这些道德规范及其要求往往会随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迅速变化——这就是道德的现实变化性。道德变迁的主要内容通常是社会道德体系中那些与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等联系比较紧密的具体道德规范。而有些道德规范及其要求是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没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没有紧密的联系。这些道德往往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这就是道德的超越性与普适性。
2.道德自信应是包容开放的道德自信。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博大精深,互有差异,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各自以自己特有的内容为人类道德文明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其它民族和国家的道德文化对我们的道德建设和道德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吸取其它民族和国家的道德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能够有效地丰富、发展和改善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结构),能够有力地推动我们的道德体系的发展进步,大力提高我们的道德生活质量,更大更好地发挥我们的道德文化的社会功效。因此,在坚持道德自信的同时,要坚决反对自大自傲、盲目排外的民族心理。一定要有一种博大无边、虚怀若谷的包容心理,充分地尊重其它民族的道德文化特别是外来道德文化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之间的差异,正确处理各种不同道德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努力学习并尽量吸收外来道德文化中的积极有利因素。那种过分的无度的道德自信,很容易导致道德问题上的盲目排外、封闭保守、自高自大、作茧自缚,在不知不觉中否定和排斥其它民族和国家的优秀道德文化,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人类文明的对立面。这样的“道德自信”是非常有害的,而且是非常恐怖的。还要进一步认识到,既不自负也不自卑,既不盲目排外也不盲目崇洋,才是真正的自信。否则,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道德自卑或者盲目的道德自傲,本质上恰恰是不自信。无论是极端的道德自负还是盲目的道德自信都是有害的,是应该反对、尽力避免的。我们提倡和强调的道德自信应该是一种包容开放、开放大度的道德自信。
3.道德自信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品格。道德需要与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只有与现实社会条件相适应的道德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道德需求。只有这样的道德才有生命力,只有这样的道德才有活力,只有这样的道德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的道德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应有的社会功能。而道德要始终保持与社会、与时代相适应,道德本身就必须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道德变迁。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道德本身不与时俱进,那么,道德势必就将落后于社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落后于时代的社会道德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道德的时代性决定了任何社会的道德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道德,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恰当地规范人的行为,对人、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至少对社会、对人利大于弊,而不至于对人产生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道德束缚”[3]。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吃人的封建礼教’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吃人’的,它之所以变成‘吃人’的,就是因为它几千年不变——‘老朽’了、过时了,于是就‘吃人’了。因此,社会的道德一定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道德与时俱进的本质是人们的道德观念的与时俱进,道德的发展变化的实质是人的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3]。缺乏与时俱进品格的道德自信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的僵化、凝固,必将导致道德的落后与腐朽,必将导致道德成为“吃人”的封建礼教,使道德成为人与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障碍与阻力——道德异化。所以,道德自信必须是一种具有与时俱进品格的道德自信。
4.道德自信应该是一种具有自我批判性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文化有它的独特优点,如重人伦道德、贵和尚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等。但这种文化总体上讲是一种传统农业文化,即“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4]。这就决定了这种文化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工业化社会有不适应之处。当然,中国传统道德也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体,既有其糟粕,又有其精华,既有其时代性、阶级性、局限性,也有其超越性和普适性。这就要求在强调和坚持道德自信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通过继承保持民族文化的连续性,通过批判与扬弃实现道德(文化)的发展进步乃至道德革命。只有敢于面对自身道德文化的缺陷与弱点,并进行理性反思与批判,从而实现对本民族道德文化进行扬弃的自信才是真正的道德自信。那种不敢正视自己文化的缺陷与弱点的态度,不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真正的自信——不是盲目的骄傲,就是彻底的心虚。通过反思、批判道德文化,促进道德文化的发展进步本身就是道德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5.应该恰当地定位道德信仰的重心。道德变迁与道德信仰有一定的矛盾性。这就需要恰当定位道德信仰的对象。道德信仰的对象有2个基本的层面:(1)道德终极追求、道德价值、道德理念、道德精神以及基本道德律等;(2)具体的道德规范及其要求。如若把特定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信仰的对象,那么,这种道德信仰就会妨碍道德理性、道德反思与道德批判,从而妨碍道德变迁。但若把道德信仰的重心定位于道德价值、道德规律等,那么,道德信仰的坚定性、执着性等特征就不会妨碍人们去怀疑、批判乃至否定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相反,对道德价值、道德终极追求、道德精神与道德规律的信仰还会有利于人们依据道德规律积极地推动道德变迁。因为道德价值的实现正是依赖于道德变迁即依赖于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因此,应该将道德信仰的重心定位于道德价值、道德的终极追求、道德精神以及道德规律等,这是化解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张力的一个有效的、必要的途径。
当今时代,一方面,道德的社会作用有所弱化,人们的道德信仰也面临危机,这就需要增强道德自信,强化道德信仰。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变化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相应地,道德变迁方面的问题也愈益凸显。这就需要深入认识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等问题,在深刻把握道德变迁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道德自信与道德信仰,从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1-103.
[3]曾广乐.道德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15.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