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群, 谢向英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地理标志,又称原产地标志(或名称)。国际上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最早体现在1883年的《巴黎公约》中,但当时并无清晰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在《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中第一次规定了地理标志的概念,但真正比较清晰的地理标志界定出自1994年由WTO制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TRIPS协议将地理标志定义为:“是表明某一货物来源于一成员的领土或该领土内的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标记,而该货物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实质上归因于其地理来源。”[1]TRIPS协议也是迄今为止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规定得最完善的国际条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地理资源丰富,造就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我国在90年代引入“原产地域产品”的概念,建立起原产地标记制度,1999年8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将原产地保护运用到国内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中,颁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2000年1月,绍兴酒作为第一项受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正式获得政府批准,由此拉开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序幕。目前,我国有3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国家农业部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的保护。
对于文化遗产的定义,国内学者作过很多研究,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都一致认同文化遗产二分法,即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分别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了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成为当今世界级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主流。此外,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保护制度。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1985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的《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第89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并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现在,我国设置了国家级、省级、地级等相关等级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福建省拥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这种优越性造就了福建省茶叶种植的悠久性和茶叶品种的多样性。福建省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产茶历史,素有我国“茶叶品种宝库”的美称,茶产业也成为福建省的传统特色产业。悠久的产茶历史沉淀了福建省丰富的茶文化,福建省是我国茶文化大省,也是我国茶文化发源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其茶类创制属全国最多,品茶技艺也属全国最奇。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福建的独特人文特征。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不仅是文化范畴的工作,也是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福建茶文化在中国茶业发展和茶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福建省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划定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类别当中,和茶文化相关的类别主要有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五类[4],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类似。目前,福建省(甚至全国)茶叶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集中于茶叶制作技艺的保护,保护申报级别分世界、国家、省、地、县等。截至第三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福建省共有3项茶叶制作技艺列入名单,分别是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大红袍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省级方面,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能及习俗,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清源山茶、永春佛手茶),丹桂茶制作技艺,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宁化客家擂茶制作工艺、将乐擂茶制作工艺)等8项茶叶制作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相关遗产的申报,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茶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个有效工具。作为典型的农产品,茶叶原产地效应极为突出,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事实证明,名茶的形成与产地优良的茶树品种、优越的自然环境、精湛的加工工艺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密切相关。近年来,福建省逐渐把地理标志保护作为茶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工商部网站获取的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福建省共有32个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稳居全国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第一位。同样,在质检部方面,截至2012年2月底,福建省以16个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到目前为止,福建省茶叶在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中只有漳平水仙、福州茉莉花茶、大田高山茶和北苑贡茶等4个茶类。
就目前而言,福建省茶叶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保护内容尚未全方位化,茶叶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集中于单一的茶叶制作技艺方面的保护,对茶叶习俗、茶歌、茶药等方面的挖掘和保护还没有开始;(2)保护模式单一,福建茶叶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工作主要还是通过申报非物质遗产名录和地理标志保护两大途径进行,这虽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保护模式,但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如茶文化教育、文化开发等)尚未实行;(3)保护工作孤立化,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割离,没有联合这两项工作促进茶叶文化的发展,现有的其他保护模式的结合力度也不够;(4)保护工作缺乏系统性,如对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大多只做到“申报”的程度,缺少相关的后续工作,茶叶地理标志申报成功以后的使用管理工作也相对薄弱。
武夷山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位居武夷十大岩茶之首,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得国家商标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武夷岩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目前为止,武夷山大红袍一直使用这2个保护系统来进行地理标志保护。“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是指“在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具有武夷山岩茶品质特征的大红袍”[5],代表了使用该标志的茶叶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均与武夷山有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显著的集体性和指定商品的独特性。
“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代表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集合,包含了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的物质属性和其背后凝聚的自然特性、人文特性。在物质属性上,“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代表了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的形状、色泽、口感、香气等特定品质;在自然特性上,“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代表的是武夷山原产地气候、土壤、水质、大红袍茶树物种等特定的茶树生长环境;在人文特性上,“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则蕴含了一系列的武夷山大红袍岩茶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武夷山大红袍的制作技艺、配方、历史地位、传说、习俗、茶歌、茶礼、茶艺、茶剧等。因而,“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呈现给消费者的是一个由时间、空间、自然、人文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武夷山大红袍的全方位感知。
自武夷山大红袍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夷岩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这2块国字号“护身符”已经在武夷山大红袍茶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护航和助推作用。武夷山市政府10多年来通过严控茶叶质量、打造品牌、整合武夷山水资源、发挥企业能动性等对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和有关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保证茶叶质量,规范地理标志使用。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以来,武夷山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引导、监管措施对武夷山大红袍茶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贴上“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的每一盒茶叶都有相称的质量。(1)规范茶山(园)开发建设,优化茶园品种结构。依法依规开发茶山,强化生态保护,推广标准化种植,一方面控制茶园面积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绿色、有机茶园比重。(2)推广完善相关标准,规范茶叶生产。武夷山市政府一方面做好武夷山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有机茶生产标准,引导茶企业、茶农规范茶叶的生产和制作。(3)强化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原产地域产品使用管理细则,严格审查企业使用资格,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监督和管理。(4)创新和完善监管体系,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成立数码防伪监控中心,制作武夷岩茶实物标准样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和打假队伍,建立和完善打假举报奖励机制,依法加强对茶叶生产环节、茶叶质量检测、地理专用标识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武夷岩茶市场。(5)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开展科普知识进村入户,建立全市、乡、村茶树病虫害测报网络和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发挥茶叶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全面保障茶叶质量安全。调查显示,武夷岩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在国家、省级定期检验的检测结果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从根本上解决了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问题,促进了茶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2.打造品牌,传播武夷山大红袍文化。2001年以来,武夷山市政府先后投入重金用于“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商标的国内外知名度运作,按照“大品牌、大视野、大运作、大影响”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统一宣传口径,大力推广武夷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扩大“武夷山大红袍”和“武夷岩茶”等公共品牌的影响力,武夷山大红袍文化已走入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等数十个地区。(1)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武夷岩茶品牌宣传,突出宣传武夷山大红袍文化,策划、制作内容统一的宣传画册、光盘。通过“东方茶路”活动、与《大清国商》大型电视剧合作等进行“武夷山大红袍”品牌营销。同时,统一规范“武夷山大红袍”的宣传解说词,并将宣传推介内容纳入导游、茶艺人员的培训课程。(2)持之以恒地举办大红袍茶文化节、海峡两岸茶博会,将茶王赛、茶歌舞、茶艺表演、茶叶展销、茶之旅等茶文化活动作为推广武夷山大红袍的有力抓手,2010年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宣传推介武夷岩茶(大红袍),有效提高了“武夷山大红袍”的知名度。(3)充分利用武夷山旅游区的优势,把武夷茶文化作为武夷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武夷山旅游推介活动相结合,共推武夷山,共打大红袍品牌。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作用扩大了“武夷山大红袍”的品牌效应,提升了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武夷山大红袍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和扩张,武夷山大红袍文化也伴随着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3.借力武夷山水,开发武夷文化资源。武夷山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风景优美,有“奇秀甲东南”之美誉,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同时,武夷山也是全国23个重点绿色产茶县之一,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武夷山拥有山水、茶“文化双绝”,但是显现魅力的一度只有武夷山水文化。随着近几年全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武夷山大红袍茶业的快速发展,武夷山市充分借力武夷山山水旅游热,联合武夷文化大力宣传武夷山大红袍文化,武夷山大红袍开始彰显其文化魅力。(1)把武夷山大红袍列入旅游特色商品,扩大文化传播网络。武夷山大红袍在武夷山旅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有效满足广大游客对旅游特色商品的需求。将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列入武夷旅游的特色商品行列,通过游客的购买传播,有效提高了“武夷山大红袍”的知名度。(2)结合武夷山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每年固定在武夷山举行海峡两岸茶博会,借助茶博会宣传武夷山大红袍文化;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推出具有武夷山地方特色的网络游戏大奖赛,并将大红袍作为奖品颁发。(3)以武夷山水为舞台,推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剧。武夷山市政府请来国内“印象铁三角 ”团队,斥资2亿历时13个月打造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和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融为一体,吸引了无数游客,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武夷山大红袍”的知名度,让武夷山大红袍文化深入人心,“印象大红袍”成为经典的旅游项目之一。(4)在现有武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发掘整理茶艺、茶礼、茶道、茶歌舞以及研究茶养生学,开发了武夷山大红袍旅游线路(祭茶仪式)、茶文化表演节目、茶宴、茶保健养生等新式文化旅游产品,赋予了武夷山大红袍文化更为博大精深的时代内涵。
4.制定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参与文化推广。为了充分发挥已获得的地理标志作用,武夷山市政府还通过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号召企业参与大红袍文化推广工作。(1)建立“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茶企业使用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和“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2)实施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战略,鼓励茶企业争创各级各类名牌产品,对获得相关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3)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企业通过申报专利技术对武夷岩茶实施品牌保护,对获准使用地理标志,申请并通过外观设计专利的武夷山市茶企业给予奖励。(4)奖励以自身名义在中央电视台推广“武夷山大红袍”的茶企业。(5)鼓励各级各类企业承办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等各类茶业赛事、节事活动,鼓励茶企业参加各级各类茶业赛事、节事活动,对积极承办、参与各级各类茶业赛事、节事活动的企业予以奖励。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武夷山市政府充分调动了茶叶企业的积极性,在地理标志使用和保护,品牌和文化推广等方面收获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上述4个方面的举措,“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极大的发展,2002年,武夷山摘取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茶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南平市倾力打造的武夷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武夷山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等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立体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为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印象大红袍”的演出内容以大红袍茶文化为主线,设有1988个座位,360度旋转观众席,12000寸视觉总长度的舞台,用15块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的电影银幕构成“矩阵式”实景电影场面。自2010年3月29日公演以来,“印象大红袍”已成为武夷山旅游的增长新亮点,仅2010年黄金周10月1日~9日的17场演出,就接待游客近3万人,门票收入突破500万元。截至2010年11月底,该剧场接待观众数超过34万人,平均上座率在60%以上,营业收入超过2638万元[6]。
“印象大红袍”是对武夷山旅游六要素里的“娱”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而产出的新型城市旅游演艺产品,把武夷历史文化积淀以清新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及营销方式表现出来,成为受旅游者欢迎的文化产品。从“印象大红袍”的运作来看,其主要的成功经验包括2个方面:(1)看点众多,万众瞩目。“印象大红袍”山水剧场面宏大,演员原汁原味,综合运用“声、光、电”效果融汇山水,开创出独特的空间概念,以其拥有的多个“世界第一”(如“世界上最大的‘茶馆’”“唯一的‘双遗’‘印象’作品”“全球首创360度旋转看台”“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世界上视觉总长度最长的舞台”等)在公演前便已深入人心。(2)山水、茶、幸福主题的结合。“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是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华,“印象大红袍”把茶的超脱与世俗欢乐的追求,对幸福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等,通过最朴实的歌者舞者,用诗、歌、舞、呐喊等表现形式在山水之间原生态地演绎与诠释出来。观众置身风景优美的武夷茶乡,透过大红袍悠悠的香气,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所谓“放下”的幸福,这也是武夷山大红袍茶道茶韵中所蕴含的真理。
“印象大红袍”是创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对文化开发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它的打造对于武夷山市旅游发展的价值是多元和多层次的,即以一张全新的名片强化和延伸了旅游者的视觉美感以及大众游憩和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以全新的文化旅游演艺手法立体再现了武夷文化,丰富了审美形态,生动了文化感知,凝炼了文化精华,树立了大红袍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促进武夷山市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趋于完善;刺激与引导武夷山市后续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升了武夷山打造国际知名度假旅游城市的形象内涵。
从茶产业的角度来看,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有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推力之一;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积淀,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文化的保护传承无疑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武夷山大红袍”的发展经验,笔者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出以下4个建议。
1.积极申请并有效利用茶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是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热点,对茶叶和茶文化的保护都有相当大的作用。福建省茶类品种齐全,优质茶、名茶数量众多,茶叶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大有可为。(1)通过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升优质茶和名优茶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进而促进福建茶产业的发展。(2)在成功申请后要对地理标志进行有效利用和维护,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茶企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地理标志,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地理标志的效应;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确保茶叶质量,维护地理标志品牌的含金量。
2.挖掘整理相关茶叶文化遗产并进行申报。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在1000多年的茶叶发展史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璀璨的文化遗产,且许多还尚未被推向世界。一方面要对茶叶文献、茶树、茶叶遗址等物质遗产进行严格保护,如对武夷山大红袍母株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在这过程中不应只着眼于茶叶制作技艺,还要充分挖掘与茶叶有关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茶歌、茶俗、茶百戏等,进而申报世界、国家、省、市、县等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福建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以此来丰富福建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
3.结合创意开发文化产品。茶文化是无形的,如何转化成消费者可观、可感的有形体验品是新时期茶文化开发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创意是把文化转化成产品的重要途径。“印象大红袍”就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加上创意元素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文化产品。用创意开发出的茶文化产品具有明显的创意、独创性和差异性。对茶文化的创意开发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1)对茶文化的各方面内涵、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2)通过敏锐的茶文化发散和附着嗅觉,对茶文化和旅游、演艺、传媒、工艺美术等其他文化产业乃至非文化产业进行创造性结合;(3)通过运用营销手段进行商业运作,实现文化产品效益。
4.整合资源,打造茶文化园区。茶文化的开发不应局限于单个茶文化产品,要用“园区”的概念整合茶文化。茶文化内涵丰富,茶文化承载方式也多种多样,茶文化的窗口不仅仅是一杯浓香好茶,一方清新茶园,还包括茶歌茶舞、茶食茶具、茶事茶节、茶礼茶艺等,应该对这些茶文化进行统筹开发,打造茶文化园区,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内容,延长旅游周期。以“武夷山大红袍园区”为例,整合资源后的游客体验内容包括:欣赏“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瞻仰珍稀大红袍母树真容,体验新鲜茶叶采摘,观摩和体验制茶工艺,体验茶事民俗,品尝茶宴美味,禅悟茶道真理等。福建省茶类齐全,该优势使得“文化园区”的概念可以扩展至全省范围,联动武夷岩茶文化、安溪铁观音文化、福鼎白茶文化、坦洋工夫文化、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等,打造省级“茶文化园区”,共推福建茶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敏.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J].知识产权,2005(1):14-18.
[2]吕国强,吴登楼.我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6(1):154-160.
[3]庄孔韶.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与实践的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9-17.
[4]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杭州:浙江大学,2010:17.
[5]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07-06-07)[2013-10-11].http://www.wuyishan.gov.cn/Articles/20070607/2007060715321240
6.html.
[6]张璐晶,张娟娟.福建名茶“大红袍”:遇上最好的时代[EB/OL].(2010-12-21)[2013-10-14].http://www.ce.cn/cysc/sp/info/201012/21/t20101221_20629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