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伯琦,赵雅静,张伟利,王义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与环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布局中,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心,其成功的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注重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必须注重绿色家庭农场建设,建立保障机制与政策引导;必须注重新型经营体系建设,提高利用效率与增量提质。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认识升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一大飞跃。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生态的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生态环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保护生态与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就发展质量而言,要致力于转型升级与增量提质,尤其是要着力于绿色发展,必须要有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面对现今时代的新挑战,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必须深化改革,即应当对生产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有效制约。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日趋增大,对环境的破坏日显突出,对生态的影响则是越来越严重。据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点与建议》的报告,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即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低于国际水平,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世界GDP的14.5%。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1]。2012年,中国消耗的煤炭、一次能源和淡水却分别占世界消耗总量的50.2%、21.9%和15%左右[2],但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16%、铁矿石50%、铜25%,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0%[3]。另外,原材料消耗不断增加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我国2010年的废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 t,其中工业废水237.5亿 t(占38.5%),生活污水379.8亿 t(占61.5%)[4],2011年我国产生的化学需氧量为2499.9万 t,二氧化硫量为217.9万 t,氨氮排放量为260.4万 t,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404.3万 t,这些污染物的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一[2]。与此同时,因投资不足导致“三废”处理的水平落后,加之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长期承受着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球21%人口的沉重压力[5],特别是近30年来,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提升,牲畜粪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已造成农村和农田的广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系列问题。严峻的现实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言,要切实把握以下6个重点。
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着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涉及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管理、机制以及责任制度。首先,必须对森林、草地、荒山、滩涂等自然资源及其相应的生态空间进行统一、严格的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利用和资产管理制度。就政策法律制度而言,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与产权制度、资源用途与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与管理制度、生态有效补偿机制。与此同时,要建立并完善资源合理利用与空间优化布局的规划体系,强化资源合理使用与生态有效保护,尤其要健全土地、水源、能源的节约与集约使用制度。
结合区域实际,建立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动态变化的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流失程度、环境容量变化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实行定期监测。实践证明,实现有效的生态补偿,是一个重要导向与关键环节。要深化自然资源及其系列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力求全面反映市场有效供求、价格调控能力、资源消长动态、损害环境修复、生态恢复过程、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为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和普及教育,让更多的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树立环保意识,注重节约经营;推广清洁生产,确保食品安全;健全环保市场,推行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量,实现循环利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利用效率。很显然,公众全面参与还包括建立吸引社会资本并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市场化机制,结合实际并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与严格收费管理。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保护列上重要议程,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各级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要建立责任制,重点是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保护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评价体系之中,建立适应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并推广绿色GDP的考核体系。同时,深入调研,建立相应制度,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与管理班子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注重绿色覆盖与林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国有林区有效经营管理与生态林地有效保护体制。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与在保护中发展的双赢战略,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绿色发展的新型格局与管理机制,力求积极作为,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提高效率,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再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发展道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绿色创业,明确提出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人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获取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安居乐业。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必须下大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为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其重要基础是持续发展,尤其是农业高优生产与农民有效增收。这无疑需要有效的平台与经营的载体。据农业部对全国家庭农场的统计调查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约0.12亿 hm2,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6],在全部家庭农场中,已被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的共有3.32万个,其中农业部门认定1.79万个,工商部门注册1.53万个[7]。从实践意义上认识,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生产与开发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这是适应生产形势变化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发展家庭农场的重大意义。成功的实践业已表明,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能力、商品化经营水平与循环化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为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必须深入探讨集约生产模式。以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成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与主力,建设家庭农场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研究表明,虽然较之大农场,小农户耕作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但并不能消除小农户的劣势,因为其他因素(如更多的肥料投入可以使大农场的产量更高)可以削弱小农户经营的这一优势,如巴西和智利小农场的谷物收益就低于大农场[9]。综观世界各国,尽管国情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把家庭农场作为生产效率最高的模式。从实际情况看,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农场一般都是小规模的,而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一般都是大规模的[10]。发展与建设家庭农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生产方式,而且关系到机制创新。有研究表明,农业规模经营不存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但存在着规模效益——总收益增加的趋势[11];大农场往往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阶段,但其原因不在于规模的扩大,而在于生产技术的改进[12]。
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赋予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因此,必须关注与引导绿色经营组织建设,而发展绿色家庭农场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绿色家庭农场要以农业优势产业和现代经营为支撑,必须要以清洁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作保障,以环境友好技术与循环利用为载体,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作、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等现代经营方式。标准化生产就是要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可溯源等系统,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作就是要实施机械化和专业化种养,推动其走上从种养殖大户到家庭农场再到农业公司的发展道路;品牌化营销就是要注册商标,申请产品、产地认证,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品牌等;企业化管理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生产贴合市场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据农业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现阶段种粮户的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25%以上[13]。这体现了家庭农场优势所在。为此,必须抓好以下5个环节。
强化财政扶持,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家庭农场专项资金,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绿色家庭农场发展过程,需要扶持与引领,如在创建过程中可给予财政补贴等优惠,优先安排各项支农补贴并给予倾斜;实施贷款贴息,支持规模经营与绿色创业;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建议设立家庭农场专项保险。对于一些农业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可以给予优先扶持,享受用地、水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1)制定标准与规范登记。建立并完善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制度,明确有关登记办法和认定标准,绿色家庭农场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资质并经过认证后方可注册。就组织形式而言,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可以有不同的认定方法。(2)动态管理与定期审定。对批准设立的绿色家庭农场进行定期审定,可以1~3年进行一次,并实现长期制度化运行。(3)建立典型与示范建设。可以选择几个发展较好的家庭农场进行重点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人才、资金、项目等优惠,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引导绿色创业,带动综合开发,实现农民增收。(4)有效经营与集约发展。实施生产与经营联动,创造条件成立相关协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通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健全,为绿色家庭农场提供生产经营的全程服务,在家庭农场发展初期可以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探索 “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技术能手型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协会”和“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发展模式,在具备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引入公司组织化与产业化经营,促进长效和持续发展。
将家庭农场人才培养摆在新型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位置,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参观考察等,全方位提升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素质,着力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场主。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家庭农场进行“一对一”帮扶,切实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后劲。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绿色农业,是当前农业经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积极引导、稳妥推进,政策支持、多管齐下,夯实基础、提供保障,通过绿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化建设,为加快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尤其是提升绿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创业水平与综合效益作贡献,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是多方面的,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较高。整体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有效经营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必须做好土地流转这项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要进行土地确权。土地确权是家庭农场模式可以有效运营的基础。土地确权流转可解决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的障碍,有利于破解用地零碎化等问题。若不对土地进行确权,则容易引发不正常的圈地运动,侵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要规范土地流转。引导家庭农场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搭建完善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立价格协调和矛盾调解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新的挑战,创建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发挥农民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依靠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具体而言,重点要把握以下8个方面:(1)培育经营主体,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要通过其发展壮大,辐射提升农业产业发展。(2)发展家庭农场,发挥集成示范效应。引导种养大户建立不同生产形式与经营内容的家庭农场。将生产大户与家庭农场作为规模化经营主体,让其承担优质农产品生产任务并发挥商品化生产的功能,着力放大小规模农户高效集成生产的示范效应。(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集约生产效率。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采用高新技术,着力提高农业绿色化经营能力。(4)创新经营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5)组建龙头企业,提升农业经营成效。做大做强农业生产、产品加工、流通经营等农业企业。(6)注重节约资源,实现高效循环利用。通过发挥产业集聚功能,优化搭建和有效链接循环环节,节能减排,变废为宝。(7)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绿色产品质量。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单元,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种养结合,促进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产品质量。(8)注重科技培训,提升集约生产水平。采用不同方式与不同途径,加大不同行业的农民技术培训,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
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要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则必须切实把握以下重要节点:(1)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农业规模化经营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有效实现现代农业的集约生产与规模经营,不能盲目运作,更不能一刀切地“运动式”推进。(2)因地制宜,切实有效掌握适度。实际上,农业集约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的核心,主要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和统筹各种经营模式的协同效应。(3)注重发展,因势利导优化集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当覆盖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产前、产后和产中全过程的清洁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4)优化结构,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农业集约规模经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地稳妥推进。要扶持产业,就地创业;要建设农村,容纳人口;要统筹协调,有序推动。尤其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综合目标。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其目标与要求是“四个原则”“四个促进”,即要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为此,要着力突破以下重点:(1)因地制宜,探索模式,构建经营管理体系。尤其要构建全程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包括农业生产、农业设施、农业机械、产品经营、市场流通、农村金融、产业信息、产品质量服务等诸多方面。(2)因势利导,优势互补,合理集聚各类资源。要注重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的有机结合和互相弥补。(3)统筹协调,示范引领,有序推进资源整合。要促进绿色农业有效经营,不但要注重政策、法规、信息、科技等服务的提升,而且要合理构建区域、行业、种类等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规模生产与高效运营。
无论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还是乡村农民增收致富,都涉及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重要的载体就是培养新型知识农民。就加强高素质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建设而言,要充分把握以下重要环节:(1)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将一批又一批农民培养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会创业、素质好的新型职业农民或家庭农场主。(2)广泛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从社会保障、政府补贴、项目扶持、产业开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创新机制,让更多有专业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创业农村、扎根农村,投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火热洪流之中。(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和为农村社会服务的经营管理、技术推广、综合开发等方面人才的教育,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实践证明,新型经营体系构建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着力于创新与创业结合,培训与推广结合,农民与企业结合,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臧文超.我国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及重点任务[J].中国农药,2013(1):1-3.
[2]马建堂.坚持创新引领,推进转型升级[N].中国信息报, 2013-09-18(4).
[3]徐绍史.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写在第42个“世界地球日”[J].资源导刊:行政综合版,2011(4):4-5.
[4]马中,周芳.我国水价政策现状及完善对策[J].环境保护,2012(19):54-57.
[5]罗玉鑫,李威,纽向宁,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J].农业科技通讯,2009(5):30.
[6]佚名.数字三农[J].农村工作通讯,2013(12):4.
[7]何勇,张体刚,黄波,等.中国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36-39.
[8]蔡慧敏.中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2):7-9.
[9]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M].胡光宇,赵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10]赵丹.基于SWOT分析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4):48-51.
[11]CHAVAS J P, ALIBER M.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Journal of A cuh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3,18(1):1-16.
[12]SHENG Y, ZHAO S J, NOSSAL K. Productivity and farm size in Australian agriculture: reinuvestigating the returns to scale[J]. ABARS Conference Paper,2011(6):1-22.
[13]翁伯琦, 张伟利.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绿色农业[N].中国环境报,2013-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