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轩 甘露
1885年一篇名为《强暴处女》的新闻出现在英国的报纸上,该新闻曝光了一起将英国女孩非法贩卖到布鲁塞尔妓院的丑闻。此报道一出,便引起了英国自上而下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被普遍认为是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调查性报道。虽然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英国,但是却在美国获得了发展,19世纪末期,美国的报纸首先开始运用调查性报道这一全新的报道形式。到了20世纪初,世界新闻史上著名的“掏粪运动”兴起,调查性报道在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揭发政府腐败和大企业黑心交易内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因而名声大噪,调查性报道获得了繁荣的发展。1972年轰动世界的“水门事件”标志着调查性报道进入了黄金年代。从诞生之日起,调查性报道就被看作黑暗的挖掘者,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社会改革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更通常被看作媒体品格的外化。从1985年起,调查性报道在西方新闻界享有崇高地位的普利策新闻奖中开始单独占据一个奖项。
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电视这一媒介形式拥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调查性报道跟电视的融合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借助电视固有的各种优势,调查性报道的作用和影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调查性报道也成为电视媒体手中的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强大影响力的同时,如若使用不当也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正因如此,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诸多的风险,面临的种种问题应引起从业人员的足够重视。
1.过程即内容
记者携带摄像机对事件进行调查拍摄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对事件内容的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重视的不仅是事件的结果,更关注的是采访者对事件起因背景的了解,对事件发生的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展示以及对事件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从而破解种种谜团探寻被掩盖的事实真相。所以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要以记者调查的过程作为主线贯穿节目本身,事件调查之始记者就要开始拍摄,通过摄像机带领观众穿过时空来到事件现场,让观众一同去探寻事情的前因后果。得益于电视媒介独特的过程化叙事优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事件的现场并且能接收到丰富的细节信息,事件的悬念促使观众紧跟记者的脚步去探寻最后的真相。整个节目就是调查过程的记录,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美感,原封不动地将调查过程还原,使得观众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空间,从而提高事件调查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2.声画结合的独特优势
电视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还原事件真相,凭借声画结合的优势,电视所蕴含的信息量远胜于平面媒体,调查性报道借助电视这一媒介,更加具有说服力并且充满了画面感。当事人同样的一句话,受众通过报纸、广播和在电视接收到的信息量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摄像机的镜头记录下一个人在说谎甚至是沉默时,这个人的姿态、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能传递出深刻的含义,记者此时无需过多地描述什么,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然明了。
在镜头对环境的表现能力上,电视也以绝对优势凌驾于其他媒体之上。2012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的节目《库布其之路》中,镜头对库布其沙漠绿洲的表现十分全面,将沙漠中一大片生机勃勃生机的景象展现给观众。在展示绿洲整体的同时,也有意识地交代局部的细节。库布其沙漠绿洲的壮美画面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电视拥有强大的表现力远远超过平面媒体。
3.推动社会问题解决
当今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电视无愧于“第一媒体”的头衔。在当今发展的中国,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向广泛的受众提供资讯和娱乐,普及率几乎达到了饱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作为中国此类节目的“领头羊”,引起从国家总理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因此电视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好的选题或者好的节目能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并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甚至推动法律条文的修改。2003年8月22日《新闻调查》栏目一期《救助站的困惑》节目播出后,孙志刚用他宝贵的生命使我国存在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走向终结。
电视调查性报道在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的同时,无疑也预示我们要合理使用这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使用恰当则会使许多的社会顽疾迎刃而解,反之,社会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调查性报道在选题和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
1.报道上的失实
造成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有许多,而电视调查性报道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会受到当事方层层的阻挠,使得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变得困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应当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即局部的真实和整体的真实。若在一定时期、地域和行业内,集中报道一种现象,即使报道的每一个事件,事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但是会使人们产生这种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和严重的误导。然而事实上所报道的都是一些个案,整体上并非如此。这时就造成了选题上的失衡,而选题上的失衡也是报道失实的表现之一。
2.见利忘义
“不容否认的是,调查性报道也是一个行业。一本调查性报道的图书深入地剖析问题和事件,它的回报就是书籍成为畅销书。一篇引起公众关注的调查性报道能使杂志销量立竿见影地飙升。在由观众收视率来评价电视节目优劣的时代,电视台通过系列调查节目可以吸引观众,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媒体实际上早已成为经济相对独立的盈利机构,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使得媒体不得不坚持用“两条腿”走路,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和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两个措施双管齐下。纪实性的美感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使调查性报道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赢得收视率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受众中树立这样的形象,即电视台是受众利益的代言人,提高受众对电视台节目的忠诚度,并与受众建立起长期的依赖和互动关系。例如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正可谓是名利双收。但是假如媒体在选题上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为吸引眼球不惜策划新闻甚至进行新闻炒作,那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社会,媒体自身也会跌入利益的泥潭甚至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3.媒介的暴力化
调查性报道有可能在惩恶扬善,将罪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同时,也有可能阻碍事件的合理疏通和问题的解决,更甚者产生媒介暴力和媒介审判,从而干预司法行政和践踏伦理道德。某个案件的事实过程尚未得到司法部门调查清楚,案件审理并未通过法院宣判,此时如果带有倾向性或是轻率地对事件进行不全面的报道,很有可能对该案的后继调查和取证造成困难,或是干预法院对案件的宣判。而从伦理道德角度去看,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的隐私权遭到侵犯,给当事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美国法官布罗德里克曾经指出:“电视新闻记者所使用的成熟的录音录像技术越来越增加了人们的隐私权所受到的威胁,而电视市场中对丑闻与耸人听闻的节目的偏好也越发鼓励电视记者们在新闻采集过程中使用那些可能导致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相冲突的方式方法。”②
通过以上分析,电视调查性报道想要做到趋利避害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正确的时机
电视是时间和空间结合的艺术。时效性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调查性报道而言单纯地考虑时效性是不够的,并不是所有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现象都能成为调查性报道的选题。“这决定了调查性报道在选题上,要更加注重时机,讲究效果,适时的报道能够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敦促事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③调查性报道在选题上如果把握不好时机,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产生负面效应。
在当今的时代下,也许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当时这些问题的本质可能没有及时显现,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或者当时人们对于这些问题接受起来存在困难。此时若是贪功求快,将问题简单地报道出来并不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例如,性工作者在过去被称作“妓女”,而现在则被叫作“小姐”。这个话题在当今并不新鲜,这一社会阶层自古就存在,并且其存在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个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关注,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才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作为一个边缘的社会阶层,社会主流对她们这类人群有着种种的猜测、误解甚至是敌视。无疑从理论上来讲,性工作者问题正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类节目的理想选题,可是由于考虑到当时社会大众的承受力未能承受这样的选题,所以直到2005年底,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才制作播出了《同伴教育》,对此问题进行了报道和披露。
2.把握平衡的原则
所谓无过无不及,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个限度的问题。在较短的时期内,调查性报道在选题上要尽量避免相同或相似,要广泛地报道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减少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域的连续报道,以免给受众造成对某一问题过于焦虑和悲观的错觉。当然,我们所说的均衡并非没有重点的绝对平均。2006年4月26日《新闻调查》播出《一只猫的非常死亡》,可以被看作是报道平衡的典范之作。在节目中记者柴静对该事件中的当事人和相关知情者进行了全面平衡的采访,在理清事件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充分保证当事各方发言的权利,这样的做法在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的同时将舆论的压力引向了减压阀,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在调查某一事件中,我们要公平地对待矛盾的双方和各个利益团体,保持他们在媒体前话语权的平衡,让他们公平地享有接近和利用媒体的权利。
3.坚持友善的态度
要遵循与人为善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记者眼里,被调查的新闻事件里面每个人应该都只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被调查者没有尊卑贵贱之别,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同时更要注意培养记者媒介伦理素养,避免因为不恰当的采访而对当事人及其他人产生“二次伤害”。在调查的过程中,记者为了对事件做出更清醒和更准确的判断,要做到多一份理智、少一份冲动。调查性报道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发现和展现问题并且推动问题得以解决,而不是为了单纯地揭露黑幕和追求一时宣泄的畅快。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应该怀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情怀和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为社会的正义和谐而努力。
4.坚守媒介理性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时期,每一个记者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坚持理性的思考,坚守精神的家园。在各种压力下,调查人的棱角被磨平、锐气消蚀。调查人需要面对的是要在各种权力和利益交织的网络下去探索被掩盖的真相,经受住各式各样欲望的考验,闯过方方面面压力的阻拦。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形形色色的利益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所以,调查者不仅仅需要激情和理想的支撑,同时更需要媒介理性的坚守。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现在需要电视媒介担当起足够的社会责任。现在媒介环境中充斥着媒介暴力以及各种利益的瓜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做到坚守理性更是难能可贵。
5.让数据说话
数据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数字和证据的结合。证据对于调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数字的使用也渐渐受到重视。在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数学语言,不仅可以让报道更加客观公正,说服力更强,还能规避许多的主观臆断所导致的潜在风险。有时在面对一些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用真实的数据来报道事件,比单纯地依靠叙述或者描写性的镜头语言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如果调查性报道的从业人员能在工作当中合理运用社会统计学的调查方法,就能比较准确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比较细致地对新闻细节进行表达。
注释
①[美]威廉·C·盖恩斯著,刘波、翁昌寿译:《调查性报道》(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262页。
③叶子著:《现代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