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白裤子》的美学特征研究

2014-04-18 11:14汪磊黄明亮
视听 2014年3期
关键词:第一人称裤子纪录

汪磊 黄明亮

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其美学基础和要义,这也是新纪录片运动以来,纪录片创作者长期遵循的一种美学风格——纪实美学。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纪录片市场化探索进一步深入,竞争日益激烈,“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缺乏观赏性”①的传统纪录片,已很难走进观众的心灵和赢得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戏剧美学的故事性和观赏性在纪录片创作中被不断吸收。《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公司的力量》等央视力作就是集观赏性、故事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纪录片,是纪实美学和戏剧美学在纪录片中融合的典范。而《白裤子》则是民族类纪录片在这一美学新潮中的代表作。

《白裤子》是广西电视台于2009年至2010年拍摄的关于广西白裤瑶族的纪录片。影片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纪录了这个只有三万人的神秘族群充满抉择的一段历史。因为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唯美的镜头语言和别具一格的主题升华,使其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大奖,也为民族类纪录片创作开创一种新的美学追求。

一、故事化叙事:《白裤子》叙事风格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大胆应用

传统的纪录片创作艺术主要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纪录的,只有少部分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纪录,在追求绝对真实的人面前,这确实需要一定的胆量。而《白裤子》就是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来结构全片的。

这两年来,随着纪录片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纯观察式的客观纪录已经无法满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话语模式要求。而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人们对纪录片的真实与纪实问题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纪录片是有思考的纪录,而不是简单的记录②。口述历史、搬演等已经成为潮流,并被理论界、业界人士所认同。《白裤子》虽没有这些时尚元素,但在叙事手法上做了勇敢的尝试。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纪录片要么是沉重的没有解说的纯画面语言,要么是疏离于影片之外的客观描述,而这种客观描述也被第一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主持人调侃为“画外朗诵”。《白裤子》以第一人称“我”的限知视角结构全片,让人耳目一新。当细腻、温柔而充满农家女孩气息的解说如和风般吹过耳旁时,片子立马就活起来了。

事实上,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纪录广西》栏目播出《白裤子》前两周,也就是2011年10月3日至7日,《白裤子》就在广西卫视《让爱住我家》栏目分五集播出过,素材完全与纪录片《白裤子》一样,除去内容上的删减(《让爱住我家》每期5分钟)导致故事情节的脱节和情感表达的粗糙外,卫视版的《白裤子》在叙事角度、解说词等方面也远不及纪录片《白裤子》。两者的比较如表一。

同样的人物介绍,第一人称叙事却道出一个民族的骄傲和希冀;同样是苍凉的芭地老村婚礼,第三人称解说不仅没有增强悲凉感,反而还破坏了断壁残垣自身发出的无奈感,而“我”的“你们还会继续住在这里吗?”的疑问,让人反思良久而倍感凄凉。

另外,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弱势被编导巧妙地化解为“我”对某些事情的疑问,说不出来的东西瞬间在反问中体现。比如我在出嫁的时候,意识到我的婚礼将是芭地老村最后一次热闹的聚会后,“我”发出疑问:山顶上的最后一户白裤瑶人是我的父母,在我走以后,你们还会继续住在这里吗?再见了,芭地,以后还会有人在这个高高的村口上,望着我吗?这些反问让“我”对未来的坚守产生质疑,同时表达出希冀之情。

2.多线索并驾齐驱,情节与矛盾相互穿插

虽然第一人称叙事在情感表达上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适合用第一人称叙事,也不是纪录片中所有的人物都适合做这个“我”。人物视角的选择,既要考虑片子的风格和题材,又要考虑具体的第一人称对于片子情节的串联作用。

表一

《白裤子》选择“我”作为叙事视角正是对戏剧美学的一大实践,其中形成的情节、线索以及矛盾冲突都是戏剧美学中故事化的表现。我们先看一下《白裤子》的人物关系图(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点:第一,除了与阿嘎妈、阿嘎表姐没有直接关系外,“我”与其他所有人物都有直接联系,而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包括阿嘎和表哥;第二,纪录线索繁多,但是条理清晰,情节与矛盾清晰可见。

图1

这种叙事手法的运用,不仅容易将观众带入情境,方便情感的抒发,更为重要的是,“我”的视角将父亲的坚守、表哥与阿嘎的情爱抉择、阿嘎与阿嘎妈的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交锋(现代歌曲与民族歌曲)、我孩子对民族生命的延续等多个线索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从而使《白裤子》多线索并驾齐驱,同主题多角度阐述,让整个片子的内容更加丰满,民族抉择与坚守的主题更加明显。也正因为“我”的关系,让整个片子的时空关系得到巧妙转换,上至远古祖先的神话故事,下至父亲的坚守,外到阿嘎的现代生活,内到家乡的传统习俗,都得到全面而细腻的展现,其间的矛盾冲突也得到了极大的展现,打破了传统上以时间顺序为依托的纪录片时空关系,极大地提高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二、凄美而富诗意的镜头语言运用

《白裤子》除了富有故事性的叙事风格外,在纪录片镜头语言运用中也是独树一帜,无论是镜头画面的观赏性还是镜头背后情感的渲染,都让人难以忘怀。《白裤子》在镜头运用中,特别注重审美艺术追求,即追求唯美精致的画面呈现。

视听效果的强化是目前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基本倾向,《舌尖上的中国》是这方面的典范,而就连一些崇尚纪实美学的纪录片也有这一倾向。范立欣编导的以春运为背景纪录四川农民工一家悲欢离合这样沉重主题的《归途列车》,就把嘈杂、脏乱的画面纪录得富有诗意,尤其是对农村生活和列车运行过程的拍摄,显现出编导对视听效果的追求。而具有“黑乎乎的长镜头纪实风格”标签的贾樟柯,从《三峡好人》到《海上传奇》,也逐渐有意无意地向戏剧美学靠拢,画面的诗意美尽显其中。

《白裤子》不仅将云遮雾绕的壮观景象和那山、那狗、那人的黄昏村景唯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就连表现芭地老村断壁残垣、毫无人气的景象也能用一缕炊烟进行写意阐释。我们完全看不到曾经留在人们心中的那种摇晃晃、黑乎乎的纪录片画面,代之的是凄美而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观赏性得到极大提高,视听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三、民族的抉择与坚守

《白裤子》是一部讲述广西白裤瑶人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它继承了少数民族纪录片的传统,弘扬了白裤瑶文化,同时也对时代话题——拯救民族文化的坚守问题,作了突破性的回答。

1.寓情于景,破除猎奇式文化介绍

在我们日常所看到的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绝大部分都是奔着少数民族神秘感而去的猎奇式纪录,观众在生硬而呆板的文化介绍中走马观花。而《白裤子》却破除了这种陈规俗套,将民族传统文化巧妙地贯穿于一群正在抉择和坚守的白裤瑶人身上,通过他们自己娓娓道来,情景相融,使人永生难忘。

例如服饰文化的介绍,《白裤子》就很好地将之穿插于“我”的结婚礼服上,通过婚礼礼服上的大印解读,既道出了祖先的古老传说,也告诫了“我”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古今相连,情景相融,现实意义颇为明显。正如解说中所说:永远不会脱落的大印,在提醒着每一个出嫁的女孩,不管走到哪里,她永远是一个白裤瑶人。这就很好地揭示了民族坚守的主题。

这样的例子在《白裤子》中数不胜数,比如巫医治病、死人时敲响多日的铜鼓、砍牛、分牛肉等,都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展现,而这不仅没有影响故事情节的串联发展,相反与主题不谋而合,都诉说着血脉联系,都在呼喊着远行者的心灵归来。丰富了故事情节,使片子的主题得到表现和提升。

2.民族坚守话题的新突破

《白裤子》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进行了承接,很好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危机问题,但《白裤子》并没有如大多数少数民族纪录片一样于此止步,它还作了更大胆的突破——解决这个问题。

《白裤子》放弃如《最后的山神》等优秀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最后的悲剧结局,没有给广大观众留下所谓的民族性反思,而是打破受众对于充满震撼力的伤感主义审美追求,重新审视拯救民族文化的古老话题。

《白裤子》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讲述了白裤瑶的民族抉择和坚守,就在“我”嫁出断壁残垣的芭地老村、阿嘎再次远走他乡、表哥父亲去世的一连串跟消亡有关的纪录后,编导将“我”的孩子作为整个民族的生命延续,将生命的血脉联系上升为对民族文化的实实在在继承和坚守,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作了新的阐释。

正如宋杰在《纪录片:观念与语言》一书中所说:“民族性不是落后和懒惰的借口。有意无意地以民族性为借口,掩盖对艺术的现代意识、技巧(术)性、新语言追求上的恐惧或排斥。一味地强调表现或反映对象的民族性因素,这是艺术本体失落的表现。民族性与现代性应该是相融的。”③我们不能否认对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进行纪录的价值,但是,简单的外在物质遗迹保存并不能阻止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发展融合的历史趋势,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置于对立面,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拯救问题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一味沉浸在传统文化消亡的感伤主义中。《白裤子》是以民族文化的坚守为主题,但却以新生命的延续来结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幻灭的时代争论,从而告诉观众消失的是物质遗迹,留下的是血脉联系和精神归属。无论阿嘎走得多远,白裤瑶都是她的心灵港湾;无论芭地老村是否还有人坚守,“我”的孩子仍然会是白裤瑶人的血脉延续和民族未来。传统文化的根还在,“活化石”也必须面对山外的生活!

结语

《白裤子》的成功,除了选材的用心外,戏剧美学的大胆运用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故事性、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绝佳融合,使得《白裤子》极易引起观众兴趣和情感共鸣。民族纪录片不再仅仅局限于民俗的可视介绍,更应像《白裤子》一样,开启一种新的美学追求和文化思考。

注释

①朗大鹏、蒋春艳:《用故事诠释纪录片》,《山东视听》,2005年09期。

②张同道:《国家·民族·大众·市场——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来源http://jishi.cntv.cn/program/gongzuofang/zhangtongdao/20120118/100487_3.shtml.

③宋杰:《纪录片:观念与语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第129页。

1.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纪录片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二版。

3.邢勇:《真实的背后——中国电视纪录片话语分析》,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4.冯小强:《少数民族地方纪录片创作的思索》,《新闻传播》,2011年6月。

5.《纪实的空间——传统纪录片的坚守和突破》,来源于http://jishi.cntv.cn/program/gongzuofang/shijian/20120410/100259.shtml.

猜你喜欢
第一人称裤子纪录
七条裤子
出版纪录
皱裤子遐想
“破裤子”路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科教·纪录》
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