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淑萍DAI Shu-ping 颜勤明YAN Qin-ming
□
抗菌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因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细菌耐药性。为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特对我院2013年呼吸内科出院2866例患者用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资料来源。从我院药剂科病区药房系统数据库中,收集整理2013年呼吸内科出院的2866例患者在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抗病毒药及滴眼剂、滴耳剂、软膏剂等外用制剂未列入本次分析范围。
2.方法。根据WHO推荐“限定日剂量”(DDD值)用于药物利用的指标。DDD值:指药品应用于成人主要适应症的每例平均剂量。计算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DDDs可反映该药在临床的地位,DDDs值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越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例每天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AUD=(DDDs/总用药时间)×1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越高,说明用药的合理性就越差。
1.2013年呼吸内科共有出院患者2866例,每月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三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见表1。
表1 2013年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前10位抗菌药物的DDDs。2013年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主要为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见表2。
表2 2013年呼吸内科前10位抗菌药物的DDDs
3.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2013年院感科对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原菌进行监测,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为铜绿假单胞菌(29%)、鲍氏不动杆菌(29%)、肺炎克雷伯氏菌(18%)、阴沟肠杆菌(16%)、大肠埃希菌(8%);革兰氏阳性菌构成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0%)、溶血葡萄球菌(30%)、表皮葡萄球菌(10%),病原菌耐药情况见表3。
由表1可知,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各月抗菌药物使用率均>60.0%,未达到卫生部2011年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0%的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均>100DDD,也与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的合理范围有很大距离。三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拉高了整体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我院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将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深部抗真菌药(卡泊芬净、伏立康唑针、伊曲康唑针)、多肽类(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列为三线抗菌药物。2013年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DDDs排序中盐酸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分列第1和第4位,这与第三、四代氟喹诺酮类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及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有关[1],对该类药品使用也符合我院呼吸内科病原菌耐药监测结果。在一项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试验(MAES-TRAL研究)结果表明莫西沙星的细菌学疗效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特别是对于流感嗜血杆菌的清除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莫西沙星均明显高于后者,这或许是对于病原菌阳性病例莫西沙星的临床治愈率更高的原因[2]。根据表3,笔者认为环丙沙星对细菌耐药率总体不高(除溶血葡萄球菌),但其价格低廉,临床医生应从药品经济效用角度上考虑使用。DDDs前3位的排序中有两种青霉素+酶抑制剂类药物,虽然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连用可恢复产酶菌对β-内酰胺类的敏感性,抗菌活性增强,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产ESBLs菌株及厌氧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该类药物为限制类使用药,即适用范围和指征应有严格限制,不应用于预防用药。其DDDs高,说明治疗疾病时用药频度大,也揭示了我科以产酶菌居多。碳青霉烯类药物DDDs较高,有文献表明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度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痊愈率分别为88.6%、75.9%,美罗培南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广谱抗菌的经验性用药首选[3]。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增加与碳青霉烯类用量的增加高度相关[4],应慎重地选用。呼吸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且有多重感染合并情况,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虽对革兰氏阴性菌呈敏感,但因其有明显的耳毒性和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不能成为老年人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米诺、头孢曲松在临床应用广泛,有文献报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的上升趋势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增加具有相关性[5]。我院监测数据表明,头孢曲松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93.99%,头孢他啶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性中度,提示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按分线管理选择。
表3 2012年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耐药监测情况
糖肽类抗菌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葡萄球菌属感染一线的药物。目前,我院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检出率较低,尚未检出对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这三种药物在抗菌药物DDDs排序靠后,说明对此三个药品严格依据药敏试验选择合理使用,没有存在滥用的现象。
我院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和监控,提高细菌培养送检率和药敏试验率,根据病原菌结果对症下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1 郭代红,潘一敏,刘皈阳,等.157例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4):13-17
2 孙永昌.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最新临床试验(MAESTRAL研究)结果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3):239-240
3 谢本树.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5):456-459
4 汪震,刘东,熊姝颖,等. 武汉地区7 家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连续 5 年用药密度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1):897-899
5 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