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修养缺失

2014-04-17 21:50冯金芝高大威郑松林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素质道德

冯金芝 高大威 郑松林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思想道德修养沉沦、缺乏诚信、追求名利、自私自利以及贪图安逸等不正之风日渐盛行,加强大学生的文明礼仪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已势在必行。结合大学生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文明礼仪;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影响上升,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日益增强,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深化。同时,我们的民族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继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因此,新形势下大学生必须以更优秀的素质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然而生于和平年代、在“温室”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长大的大学生,没经受过革命战争年代血雨腥风的洗礼,没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环境的考验。虽然他们独立、开放,对新事物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他们崇尚物质生活的现代价值观,意识里排斥中国几千年的文名礼仪精髓。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使他们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不够顽强,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修养缺失问题令人担忧!

一、文明礼仪的缺失

中国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然而目前,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文明礼仪问题,有的甚至较为严重。上课迟到、早退,不懂得向老师赔礼道歉。与老师擦肩而过,却故作视而不见。给长辈或老师写信时太随意,根本没有称呼和落款,有些学生则用“你好”来表示问候,不懂得对长辈使用尊称“您”以表达尊敬之礼。举止文明意识薄弱,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高声谈笑,甚至相互争吵打斗。随意破坏公共设施,到处乱写乱画,缺少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有些恋爱的学生在校园里,甚至教室里肆无忌惮地搂搂抱抱,举止不雅!多数学生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不会问候,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别人建立关系,遇到陌生人不知所措等。文明礼仪的缺失问题或多或少地几乎体现在每个大学生身上。

二、思想道德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主要表现为:

1.双重标准对待诚信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非常重要,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诚信维系着社会秩序,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强烈指责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遇到不诚信行为也会去制止。但是对待诚信问题,许多学生往往持有双重标准,例如,很多人都反感聚会有人爽约,他们对别人的诚信度要求比较高。但同样的爽约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态度又不同。

2.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在学习方面,懈怠懒散,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因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的盛兴,迟到、旷课的学生比比皆是;课堂上偷偷玩弄手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样一来,为了应付老师,作业抄袭;为了考试过关,绞尽脑汁发掘一些让老师瞠目结舌的作弊方法。

3.急功近利,缺乏远大志向。一篇在网上广为转载的文章《这个台湾人把问题看到骨髓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谈话,永远都只围绕着‘个人问题,出国啦、读学位啦、学英语啦、学电脑啦、工作啦……”多数大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强盛与他们无关。大学生们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

4.个性张扬,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经常自以为是。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分辨力还不够强壮,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小到大学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位、该排队的不排队,大到打架斗殴,甚至杀人,都引起了社会的议论。

5.贪图享乐,虚荣心较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大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有的学生不管家里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也要竭尽全力加入“果粉”一族;有的学生因为生活困难申请了助学贷款,竟然还挪为他用。

三、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缺失产生的影响

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以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思想道德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长此以往,他们将无法肩负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1.校园生活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实乃小巫见大巫。如若在学校中不注重礼貌与自身修养,一旦到了社会生活中,这或许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另一高度!近些年来,随着出境游、出国游的开放,国人把一些不讲文明礼仪的现象也带到了境外、国外,一些游客在境外、国外粗俗无礼、没有教养的行为常常见诸媒体,使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在国际上大打折扣。古人云:“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礼仪能显示处人的知识和教养,反映出人的道德和品质,体现出人的修养和内涵。“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是传统文化中沉淀出来的宝贵精神。若文明礼仪意识缺失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逐渐成为国家的栋梁时,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将严重受损,这不利于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2.人的思想是广阔无边的,道德伦理无处不在。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诚信是在自由和竞争的土壤中孕育生成的一种契约文化,它强调了规则的程序性和权威性。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诚信品德,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此外,大学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会滋生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思想,对个人功利的过度追求易使人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误入歧途。追逐功利者常会产生自私自利观念,为谋私利,会不择手段打击报复他人,会忘记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根本利益,一旦手中有权,定会出现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总而言之,如果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严重,将无法推进巨大的社会变革和进步,国家将失去综合竞争力。

四、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缺失的原因

1.成长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礼仪和道德缺失问题,其次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从学校里接受到充分而又深刻的礼仪和道德教育。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教育体制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期待学子们的好成绩,因此,高分成了孩子们奋斗的唯一目标。这样的环境里进入象牙塔的学子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缺乏了解和学习,甚至将传统的“礼”一概视为封建糟粕而抛弃。另外,现代大学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聚全家的宠爱于一身,在小皇帝般的环境下长大,难免养成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品质。

2.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大学生的许多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行为品德的养成无不与社会环境有关。当前社会中,人们的认知领域里存在着一种轻道德、重金钱的现象,用金钱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成了一部分人默认的标准。其次,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靡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再次,社会舆论的导向也存在一些误区,对各种“星”和“腕”的大肆渲染和炒作,使大学生将对社会的关注焦点发生了偏移。最后,不断发生的做好事反而惹上麻烦的社会事实对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缺失。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很多学校自愿积极配合民间组织的“高校评估排位”,为了争取靠前的排名,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不科学的排名指挥棒走。如此一来,学生的就业率与考研率、学校的论文与科研经费等成为学校考核的重点,对学生德育的评估只是流于形式。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五、大学生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校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富有人文景观和文化气息的校园,浓郁的校园礼仪氛围,对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的良好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给予礼仪教育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因此,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首先要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并通过设计不同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以确保每个大学生真正能将掌握的文明礼仪知识学以致用。其次,学校可以举办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如、组织讲座、创建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相关演讲和征文活动等,将大学生礼貌素养真正地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让大学生处于良好的礼貌氛围中,继而形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并自觉维护它。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校责无旁贷。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提出能触动大学生心灵的道德观教育实践方法,尽量为道德实践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可能。另外,将案例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大学生的德育课堂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在“引入心理教育”和“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重视起来。

引入心理教育。随着当今社会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理想与现实、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就业与前途的忧虑等因素困扰交织在一起,当代大学生便承受着日益巨大的压力,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恰当地教育和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有认识障碍、意志障碍,心理状态抑郁、敌对,就必然要影响到个性心理,影响到其正确道德观的形成,阻碍其思想进步和道德完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可帮助学生建立平常心态,正确认识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道德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倡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该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师德,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更是责无旁贷!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没有好的思想道德,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有所作为。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和希望的社会群体,其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具有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推动作用。当前社会形势下,高等学校应最大限度地重视文明礼仪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塑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探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师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琼.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培养[J].现代交际,2011(4):9-10.

[2]国佳.谈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J].辽宁 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2-33.

[3]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张阿兰.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9(5):236-238.

[5]于学丰.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9):49.

[6]汤汀.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84-85.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素质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