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高考历史材料题中“背景”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2014-04-17 20:41崔宝刚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背景

崔宝刚

摘 要:高考历史中的材料题所占的比重大,难度也大,平时训练少,学生做起来普遍感到棘手。因此,掌握材料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整体建构”与通用工具恰好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法宝。汇总了2013年的高考题中关于“背景”一类的题目,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一类问题有着共同的解题思路,只要考生平时能够掌握整体建构的学习方法,考试时能够灵活地运用通用工具,考生一定可以考取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高考历史;材料题;背景

高考历史中的材料题所占的比重大,难度也大,平时训练少,学生做起来普遍感到棘手。因此,掌握材料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整体建构”与通用工具恰好是解决这一类问

题的法宝。

一、对“整体建构”与通用工具的理解

“整体建构”是王敏勤教授在和谐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整体建构”是一个知识结构体系,由学段知识树、每册知识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的知识树构成。在分析高考题的时候,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会。然后再利用历史的通用工具,进行分析材料,进而解答问题。

通用工具是指:在整体建构过程中解决某一范围内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简称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历史的通用工具:f(x)=(a+b+c+…)x。

(一)若x=历史事件,则a=背景,b=内容,c=影响,d=评价

1.若x=背景,则a=政治方面,b=经济方面,c=思想方面,d=其他方面

2.若x=内容,则a=(过程、特点、结果、目的、性质、本质等)

3.若x=影响,则a=积极影响,b=消极影响

(二)若x=历史人物,则a=生平,b=贡献,c=影响,d=评价

在这里,x除了可以指上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可以是政治、经济制度,还可以是某某人或者某某时期的思想。另外,背景、条件、目的等都可以归结为背景类问题;内容、主张、过程、性质和特点等都可以归结为内容类问题;影响、意义、作用、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可以归结为影响类问题。这样一来,历史通用工具里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几乎可以囊括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所有问题。只要我们掌握了背景、内容和影响的答题工具,一切问题便可以迎刃

而解。

二、2013年全国15套高考题中出现“背景”一类题的汇总

上面所述,背景一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以下是2013年历史高考题所出现的“背景”一类问题的汇总。

1.(2013全国新课标1)45.(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

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2.(2013全国新课标2)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45.(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3.(2013山东)28.(1)据材料一,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9.(1)据片段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3)据片段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4.(2013海南)27.(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28.(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2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5.(2013江苏)23.(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6.(2013北京)37.(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41.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7.(2013天津)13.(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8.(2013重庆)13.(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14.(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9.(2013安徽)37.(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10.(2013四川)14.(2)图4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11.(2013广西)37.(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

全国15套高考题,有14套高考题,只有上海没有出现“背景”一类的题目。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背景”类的题目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因此,掌握“背景”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三、“背景”类问题的类型以及解题方法

只要高考题中出现原因、背景、条件和目的等类似的问题,马上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会。通用工具告诉我们,“背景”一类的问题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来考虑。

在高考之前,关于“背景”知识要建构成一棵知识树。比方说涉及中国的背景而且经常考到的,有春秋战国时期、汉朝的、宋朝的、明清的、民国的、新中国的等;涉及外国的背景,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这些“背景”平时被建构在脑海中,考试时候能够快速地被提取出来。

(一)“背景”类的标准解模式

就是给6分,或者9分,每条2分或者3分,需要回答三条,根据通用工具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来考虑。

例如,2013年全国卷(广西)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20分)

孟德斯鸠的背景:①政治上: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专制制度日趋腐朽。②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③文化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严复的背景也是同一个解题思路,在此不重复。

(二)限制类的回答模式

就是说,问题已经给了限制条件,要你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的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回答,多答了不得分,还可能扣分。

例如,(2013广东)38.(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实际上这道题考查了19世纪中期欧洲和中国的背景,这个背景在鸦片战争的时候讲过,也可以说是对鸦片战争的背景的一个考查。对于此类问题,学生都不陌生,都能说出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的背景,可是这道题却有了限制,仅仅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

四、规范性答题

通常情况下,即便考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很接近,却得不了高分。或者,有些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距很远,却得了不少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学生有没有在考试的时候规范答题。

作答时做到四化:要点化(提炼要点,能力要求较高,需练习)、序号化、段落化、规范化(用历史性语言,不用文学性语言)。

只要考生在平时能够用整体建构的学习方法,将高中的知识建构起来,形成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在考场上灵活地运用通用工具,一定可以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背景
“三新”背景下关于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的思考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基于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
I ROBOT AI背景下的2018火人节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背景链接
从背景出发还是从文本出发
“双背景”院长获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