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述评

2014-04-17 14:23张敬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

张敬文, 谢 翔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政府适时提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产业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或区域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是以科技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具有广泛的技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

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复杂,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复杂性、系统化和社会化协作等特点,单一企业往往难以满足重大技术创新要求,技术创新出现跨领域、跨企业的特征。[1]为应对技术创新环境变化,技术创新联盟被认为是实现联合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企业合作模式。[2]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持下,我国先后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如SCDMA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等,以共同研发产业共性、关键或前瞻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战略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为引导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加快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展开了卓有成效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面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特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热词。目前,学术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和特征上尚无统一定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战略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的产业,是能够聚吸世界先进技术、占据国内外市场制高点的产业。[3]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4]该定义重点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和创新性,强调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和复杂性特征。[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6][7]王健,张卓(2014)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发展效率评价和产业特征两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进行了比较,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8]

综合以上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命脉,既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也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具有战略性、创新驱动性、不确定性和导向性等特征。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科学选择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在产业选择方面,高友才认为应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9]刘志阳提出影响新兴产业主导设计六要素。[10]董广茂,吴贵生研究新兴产业形成阶段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能力构建。[11]刘洪昌提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原则。[12]贺正楚、吴艳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遴选了评价指标,并构建产业评价模型。[13]郭晓丹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产业发展前景及预期利润都对企业进入形成较强吸引力。[14]刘铁,王九云探讨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趋同问题。[15]但各地区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根据什么样的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本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发展,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危机时代”政府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有何不同?如何选择和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刘志阳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因其创新驱动、知识溢出特征而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主要培育模式。[10][16]李晓华,吕铁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与传统比较优势相结合,采取开放式发展模式。[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选择军民融合式。[1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科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和能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新兴产业网络。[18]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产业带动性创新目的,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组织创新管理。[19]胡昱认为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方向调整,必须准确把握两者的异同,在关键环节上实施新的发展战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点起步和发展。[20]熊勇清,余意分析了传统企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影响因素,建立了传统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对接的路径决策模型,并提出“转型对接”、“升级对接”、“关联对接”和“辐射对接”四条具体匹配对接路径。[21]薛澜等从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等五个方面系统分析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并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具体建议。[22]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主要包括市场培育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国际合作政策、投融资政策、专项政策等方面。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建议。[3]郭晓丹认为政策推动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4]刘志阳,施祖留就我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0]蒋宁,张维从动态竞争优势视角建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23]邹辉霞,姜棱炜从复杂科学管理整合论视角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24]也有学者认为各省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区域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6][7]现有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注重从宏观视角提出抽象的策略与建议,比如提到产业引导、科技支撑、优化环境等,尽管这些建议能给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但是缺乏微观基础,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如何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从微观视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策略和建议成为下阶段研究重点。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究方面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联盟一种新形态,针对产业技术进步需要,如何选择联盟合作伙伴,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联盟治理,以降低联盟风险和保持联盟稳定性,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优势,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涵、特征研究

学者对产业技术联盟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Teece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作伙伴组成的协议网络。[25]Gulati指出战略联盟是企业间交换、共享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自发性活动。[26]Hagedoorn etal认为技术联盟主要是基于创新导向,为了共同R&D而组合在一起。[27]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技术联盟在产业层面拓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要解决产业技术创新问题,不是个别企业技术问题。[28]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满足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要,聚焦于战略高技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支撑性技术的创新联盟。[4]杨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项目是联盟组织的核心任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导向型组织。[29]付苗基于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30]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体现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二是建立在联盟成员技术创新需要基础上,重点解决产业技术创新中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三是成员间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形成产学研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实现共同的战略性创新目标。总的来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仅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缔结的技术联盟,而且是一种聚焦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聚焦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支撑性产业技术创新,满足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战略联盟。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研究

战略伙伴选择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重要环节。Beckman、Haunschild&Phillips认为在联盟中选择朋友还是陌生人作为合作伙伴依赖于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31]Bierly&Gallagher提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应特别关注其独特能力。[32]Wu,Shih&Chan提出了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一级指标和次级指标。[33]Chong Wu,David Barnes建立了合伙伙伴选择标准的三阶段模型。[34]知识资源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以及组织柔性化是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重要因素。[35]组织层面因素与个体层面因素之间互动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构建关键。[36]曹兴,龙凤珍,秦耀华基于知识转移视角研究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37]胡争光认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突出产业技术特征。[38]牛振喜等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方法与路径。[39]

(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联盟一种新模式,现有许多企业联盟治理研究成果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研究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综合现有文献分析,联盟治理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结构选择机制研究

许多学者从交易成本、联盟属性、资源依赖等方面对联盟治理结构开展研究。[40][41]Teng&Das研究了联盟目标、联盟管理经验以及合作伙伴三个关键因素对治理结构选择的影响。[42]万迪昉等认为不确定性和伙伴关系是决定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关键因素,技术联盟伙伴选择考虑伙伴企业与自身技术差异;其次要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联盟结构。同时,政府也要对联盟期间技术合作给予适当政策支持。[43]殷群,贾玲艳在分析美日创新联盟的发展经验后,认为我国促进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需要在立法促进、利益分享和人际协调等三重驱动下实现协同优化。[44]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控制成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式创新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Olson等阐释了信息时代风险的产生根源和风险管理措施,指出高层管理人员的控制权会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产生重要影响。[45]Percin从多重属性风险收益角度,针对风险收益分析问题提出等级模糊的TOPSIS模型。[46]有学者对联盟初始阶段存在的成员信任和联盟风险评估问题进行研究。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有影响。[47]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群体协商方法有利于提高联盟企业合作稳定性。[48]殷群,贾玲艳在内部风险分类识别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风险成因,并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风险提出管理对策。[49]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Osborn&Marion基于知识、信息领导的联盟创新会给联盟双方带来更多创新成果和贡献。[41]参与战略联盟可以带来利润增长、提高联盟成员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更广阔的市场前景。[50]企业技术联盟与创新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51]Kale&Singh通过研究发现战略联盟给联盟成员发展自身的竞争能力提供极好的学习机会。[52]Jiang&Li从知识管理视角探讨了战略联盟中企业绩效影响。[53]Langfield-Smith结合联盟前形成因素与联盟后形成因素构建联盟绩效多维度评价模型。[54]潘东华,孙晨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学研联盟和战略联盟异同点基础上,以科技水平提升、联盟建设、产业竞争力提升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联盟创新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再设计。[55]

三、研究发展动态分析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界定、特征、选择以及发展政策。针对技术联盟、产业联盟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特征、联盟构建、联盟治理及稳定性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相结合的文献较少,已有一些研究[18][56]也以描述性和静态研究居多,从动态演化视角进行研究则更少,尚缺乏建立理论模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成果。

其实,在不确定环境下,联盟构建和治理都是一个动态过程,从静态视角进行联盟构建和治理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难以解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因此,基于动态演化视角,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重新研究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及治理是目前联盟研究领域热点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机理研究。结合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探索联盟构建路径;整合协同学理论、合作博弈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探索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动力机制,建立联盟动力机制综合模型,分析动力机制间与联盟构建的作用机理。

(2)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结构选择和演化分析。在不确定环境下,联盟治理结构选择和演化是影响联盟成败重要因素之一。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演化博弈论,探索联盟治理结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分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结构演化内在机理;研究在变化环境中,联盟治理结构和联盟交互式创新行为双向反馈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动态适应过程对联盟治理和发展的影响。

(3)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机制及有效性研究。在网络层面,如何围绕联盟中主导企业,基于动态演化视角,从网络治理、主导企业治理和第三方治理三方面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机制三维分析框架。结合实证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构建联盟治理机制有效性评价模型,以实现对联盟治理效应的评价。

(4)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之间耦合机理及动态演化关系。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探讨具有不同治理结构的联盟在治理机制的差异,分析联盟治理机制与治理结构耦合关系机理,揭示治理机制累积作用下联盟治理结构演进规律。

[1]Ruckman K.Technology sourcing acquisitions:What they mean for innovation potential[J].Journal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2009,2(1).

[2]Butler C.Problems in global strategic alliance management for European defence manufacturing firms[J].Management Decision,2008,46,(2).

[3]周 菲,王 宁.芬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理论参考,2010,(11).

[4]万 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5]李晓华,吕 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9).

[6]朱瑞博,刘 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

[7]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8]王 健,张 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测度与金融支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1)

[9]高友才,向 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

[10]刘志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形成机理与竞争策略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比较,2010,(5).

[11]董广茂,吴贵生,杨德林.新兴产业形成阶段企业能力构建的特点及其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

[12]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

[13]贺正楚,吴 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

[14]郭晓丹,宋维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时机选择:领军还是跟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1,(5).

[15]刘 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

[16]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1,(3).

[17]乔玉婷,曾 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J].预测,2011,(5).

[18]申俊喜.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19]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0]胡 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创新比较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3).

[21]熊勇清,余 意.传统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路径与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9).

[22]薛 澜,等.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5).

[23]蒋 宁,张 维,倪玉婷,王 利.动态环境下战略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4]邹辉霞,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0).

[25]Teece,D.J.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2,18(1).

[26]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4).

[27]Hagedoorn,J,Link,A.N & Vonortas,N.S.Research partnerships[J].Research Policy,2000,29,(3).

[28]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结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7,(5).

[29]杨 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特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

[30]付 苗,张雷勇,冯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

[31]Beckman C M,Haunschild P R,Phillips D J.Friends or strangers?Firm - specific uncertainty,market work partner selec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3).

[32]Bierly P E,Gallagher S.Explaining alliance partner selection:Fit,trust and strategic expediency[J].Long Range Planning,2007,40(2).

[33]Wu W Y,Shih H A,Chan H C.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for partner selection criteria in strategic allianc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

[34]Wu C,Barnes D.Formulating partner selection criteria for agile supply chains:A Dempster-Shafer belief acceptability optimization approach[J].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5).

[35]薛伟贤,张 娟.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

[36]曹素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构建——一个多层面互动的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37]曹 兴,龙凤珍,秦耀华.基于知识转移的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机制[J].系统工程,2011,(8).

[38]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

[39]牛振喜,等.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40]Teng B S,Das T K.Governance structure choice in strategic alliances:the roles of alliance objectives,alliance management experience,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J].Management Decision,2008,46(5).

[41]Osborn R N,Marion R.Contextual leadership,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seeking alliance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09,20(2).

[42]Das T K.Strategic alliance temporalities and partner opportunism[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9).

[43]黄玉杰,万迪昉,汪应洛.我国高技术企业联盟治理结构选择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4).

[44]殷 群,贾玲艳.中美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三重驱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9).

[45]Olson E G.Strategically managing risk in the information age:a holistic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005,26(6).

[46]Percin S.Fuzzy multi- criteria risk - benefit analysis of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J].Information Management&Computer Security,2008,16(3).

[47]蒋樟生,胡珑瑛.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11,(4).

[48]熊国强,潘 泉,张洪才.技术创新联盟收益分配的群体协商模型及求解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49]殷 群,贾玲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风险管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12).

[50]Nakos G,Brouthers K D.International alliance commi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 size enterprises: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cess contro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8,14(2).

[51]George,G.,Zahra,S.A.& Wood,D.The effects of business university alliance on innovative output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 study of publicly traded biotechnology compan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3).

[52]Dyer J H,Kale P,and Singh H.When to ally & when to acquir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7).

[53]Jiang X,Li 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The case of alliances[J].Research Policy,2009,38(2).

[54]Langfield - Smith K.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actional characteristics,trust and risk in the start- up phase of a collaborative alliance[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8,19(4).

[55]潘东华,孙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绩效评价[J].科研管理,2013,(12).

[56]黄幸婷,杨煜.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联盟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0,(8).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新兴产业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