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北柳琴戏的艺术风格
——以徐州柳琴戏为例

2014-04-17 13:37:22张曌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柳琴家乡人艺术风格

张曌曌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3)

浅谈苏北柳琴戏的艺术风格
——以徐州柳琴戏为例

张曌曌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南京 210013)

柳琴戏是我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独特的艺术特质,本文对苏北柳琴戏的唱腔、节奏、板式、配器、剧目等进行浅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苏北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特色,并与苏北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受到苏北人的喜爱。

柳琴戏;艺术风格

柳琴戏流行于苏鲁豫皖的接壤地区,受故黄河、大运河的滋养,有独特的地域特点[1]。柳琴戏是山东滕州老艺人带来的,是苏北、鲁南地方风土、文化、人情等孕育出的宠儿。作为五省通衢的徐州,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对柳琴戏的影响颇大,之后有了南音柔美低回与北音粗犷旷然的艺术风格。

作为苏北柳琴戏的典型代表,徐州柳琴戏带着苏北浓厚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时而高亢悲歌,时而如泣如诉。其唱腔丰富别致,地方艺术风格尤为鲜明,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艺术风格结合北雄与南秀,质朴中透露幽默,爽气中蕴含娟秀,感染力极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演者可即兴发挥,自由创作。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柔美缠绵,宫调式明亮壮丽,尤其是柳琴戏的女腔腔尾常有上行七度大跳的拉腔,使听者魂牵梦绕。

柳琴戏的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拍,大部分作品是弱起,连续切分的变化节奏型,予人欢快、阳光、跳跃之感。由于传统音乐的唱腔旋律与本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了徐州的方言特色,唱腔中常有音程大跳出现,加之频繁的转调,整个曲调使人听起来新奇多彩,耐人寻味。

按照不同作品的风格,柳琴戏板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慢板(又称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称流水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徐州柳琴戏的配器,“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四大件”——鼓、板、大锣、小锣。伴奏音乐也运用了和声、配器等技法,使整个作品更加统一。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的主奏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作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徐州柳琴戏,多半是在简易的戏台上演出,表演的是乡村生活,观众是乡亲、农民。高尔基曾说,一切美的东西都是质朴的,因为质朴的就是美的。柳琴戏的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因为柳琴戏形成于我国清代农耕时期,农民是剧目创作的主体,所以柳琴戏的剧目也必然以农民的审美情趣为依据,故事内容采用民间生活、典故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多种多样的贴近百姓生活的人物故事,有些甚至肤浅庸俗,但却充满艺术的活力,能够道出百姓的心声,让使得柳琴戏在剧目中具有机灵风趣,雅俗共赏,形成了质朴、直爽、幽默、爱憎分明的风格特点。

徐州柳琴戏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诗意与俗味共存。其表演艺术粗犷、明快、朴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尤擅长喜剧的表演手法。演唱时拖腔具有独特性,男腔粗犷高亢、铿锵威猛,女腔柔美细腻、委婉华丽。被群众称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戏剧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本,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的艺术特色。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蜷寒桥》、《走娘家》、《拾棉花》、《樊梨花点兵》、《喝面叶》等作品长期盛演不衰[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唱上几套拉魂腔。仿佛有了拉魂腔,才有了灵魂,生活也便变得有滋有味。高兴时唱快板,将自己的欢乐释放给需要的人民;悲苦时,唱慢板,那撕心裂肺的情调抚平了心中的悲伤。

每一村庄,都有自己的柳琴名角儿。名角儿一出场,整个戏场便鸦雀无声。吹、拉、弹、唱,翻、打、做、念,吹胡子、瞪眼睛、亮相,一套功夫,十分娴熟。唱到精彩处,整个戏台上,或水袖飘飘,彩衣纷纷,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徐州柳琴戏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苏北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通俗优美、词浅意深的戏剧语言,加之具有苏北地域特色的伴奏,鲜丽活动的演唱者,仿佛这种艺术只能够在这里生存。传统文化越有地方性,就越有民族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人士为之毕生追求,并使之不断完善。

柳琴戏滋养了家乡人,家乡人也喜欢柳琴戏。家乡人看着柳琴戏长大,听着柳琴戏做事,学着柳琴戏做人。徐州柳琴戏滋润着他们的祖祖辈辈,就像雨露滋润着一年又一年的庄稼。直至大众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今天,不少家乡人有了红白喜事,仍要请来一台柳琴戏班。徐州柳琴戏,是寄托家乡人喜怒哀乐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之一。

徐州柳琴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姊妹艺术的风格特点,并与苏北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

作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分支,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1]中国音乐辞典[Z].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6).

[2]张燕瑾.中国戏曲史[J].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5):24.

[3]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J].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79(5):一卷29.

Introduction to Subei Liu-chin art’s style——Take Xuzhou Liu-chin art for example

Zhang Zhao-zhao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China)

Liu-chin drama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has a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Subei Liu-chin show of singing, rhythm, plate type, instruments, documents of were analyzed. Subei Liu-chin play as one of the state-level non-materi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absorbed various sister artistic features, and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ubei people's life, become a kind of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Subei people's affection.

Liu-chin art; art style

J632.37

:A

:1000-9795(2014)011-000131-01

[责任编辑:刘 乾]

张曌曌(19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与教学。

猜你喜欢
柳琴家乡人艺术风格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华人时刊(2022年23期)2022-05-10 08:20:30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4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32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齐鲁艺苑(2017年6期)2018-01-09 07:46:58
家乡记
北极光(2018年11期)2018-01-02 10:46:32
池塘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校园的意义
剧影月报(2016年2期)2016-11-21 05: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