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雪 王 淙 王 妮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外贸函电”多媒体教学的探究
董 雪 王 淙 王 妮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在当代教育的大形势下,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方法,早已不能生动有效的讲解《外贸函电》这样一门专业写作课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国内高校教学环境的改善,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相当优厚的硬件平台,也为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大学外语教师能够更好地研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种积极的氛围。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最好工具,有其自身难以磨灭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应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大学课堂上,相互取长补短,以此来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真正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外贸函电;多媒体;多元化;慕课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外贸函电》课程中的函电书写是本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即将从事的外贸工作中最基本的运用。课程涉及的应用文体较多,主要根据对外贸易的流程,涵盖了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下订单、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各环节的信函书写。函电书写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从业人员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如何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高效的将每个外贸业务磋商环节中往来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以及行文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在贸易活动中正确使用信函处理各项业务的能力,便成为了《外贸函电》课程教授者一直关注研究的问题。
自2010年以来,我校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在《函电》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手段教学,并不断摸索教学方法,优势比较显著。
1.改善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转变了写作课上一贯以来单调死板的课堂气氛。由于外贸语言有自己程式化的特点,《函电》课程中涉及的往来语言、交际用语、书信格式相对固定,所以课堂略显枯燥乏味。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使平面的课本教学转变为声音、图片、文字的立体呈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形象、传达清晰、声像结合,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汇展有效信息
《函电》课程包括的交易磋商环节较多,由于教材篇幅有限,一个章节只能节选两三例有代表性的范文,致使学生对贸易环节的认识不够丰富,容易死记硬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在于,省去课堂上抄写板书的时间,提前选取优秀的范文并制作成PPT教案。在课堂上只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大量的范文展示,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各个磋商环节的认识,还有助于教师对信函进行全面的分析讲解,更有利的是,课后学生们还可以拷贝老师的电子教案,对经典案例反复研习。
3.激发学习兴趣
函电课上单一的“范文学习——写作练习”模式总是让学生对外贸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上,老师想在有限的黑板上绘制出变幻莫测的商界风云何其艰难,单纯的口头表达不能丰富学习者的经历,不能激发他们对外贸工作的向往。而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软件虚拟一个外贸场景实际演练;或者利用大屏幕展示一个谈判的视频,一段磋商的对话,甚至几张外贸人员俊朗干练的照片,所有这些都会让学生在中心泛起不小的波澜,迸发出对外贸人员的崇拜和对外贸工作的神往,学习的劲头也就十足起来。
4.辅助丰富教案
世界的多元化使得现在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照本宣科的教法早已是他们嗤之以鼻的事情,课堂上老师的小幽默也很难博取他们会心的一笑。在网络和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盛行的当今社会,如何把我们的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拉回到课堂上,能让我们的课堂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听讲,对于教师都是极大的考验。教师收集贸易素材,汇集行业中实时的法律法规,设计添加进教学环节,利用视频和PPT等形式给学生讲故事,向学生展示多维立体化的专业知识,增加了学生对交易环节的直观印象,打开了他们的想象力。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学生们才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不足,内在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1.替换传统的板书教学
利用电教室,设计贸易场景并运用幻灯片多媒体技术投影演示,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获取写作方法和掌握贸易沟通技能的积极性,直观多角度的理解、欣赏、吸收函电范文和例句的精妙之处,掌握专业词汇、短语、句法的运用,改变传统的知识信息单向传导模式。板书的被替代也使得教学节奏更为紧凑,节省了课堂上学生写作展示和教师指导讲评的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专业写作课程的兴趣。
2.课堂人数的优化
由于所配设备的限制,多媒体课堂一般多为大型电教室。通过一年的实验,我们的《函电》课堂从能容两百人的阶梯教室搬到了能容一百人的中型教室。在课件中展示多种层次的范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阅,分析出示例信函的优缺之处,充分调动学生对信函写作的兴趣;在课堂多媒体示范中加入学生作业的评讲,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技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教学行为的最终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之间更和谐的相互沟通。授课规模的缩小优化了教学环境,为同学们的课堂讨论与实际写作训练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更为多媒体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奠定了基础。
3.实训实验室的建立
又经过一年的实验,随着本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实验基地的建成,以及外贸函电写作软件的引进、应用,《函电》课堂迈进了多媒体实训实验室,这一重大改革使得多媒体教学的实操性更为
具象。在实训实验室里,通过多媒体技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国际贸易涉及的各个环节以及贸易双方磋商的全过程完整的呈现在教室里、课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角色,实际操练写作技能。多媒体实训软件的引进及使用,使得《函电》课堂更为立体,整个教室瞬间变为世贸中心,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贸易公司、自己的工厂、自己的产品,他们相互扮演买卖双方进行虚拟贸易,在游戏般的操作中获取运用知识的快乐。
我院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工作一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由于课堂上的写作理论相对枯燥,该课程总是不能得到同学们的青睐。自2011年起,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团队研究并实验性的将函电课堂搬进多媒体阶梯电教室,四班合并进行多媒体演示授课,以增加学生们对专业写作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文信函写作水平。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不少问题,例如,多媒体硬件软件的选配;课堂人数规模的最佳方案;PPT教学素材的选择;理论与练习的时间分配;实训实验室的适应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团队历时四年,对三界学生做了教学改革实验,创新出了“多媒体课堂理论指导+实训实验室实际操作”教学模式。对比之前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该新模式的应用使得函电课程焕然一新,明显提高了学生外贸信函写作的整体水平。
1.教学改革试验的对象
本实验的调查对象为本院商务英语专业2010-2013级的四届学生。2010级为对照年级,是没有添加任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传统教学实验对象;2011级为第一批实验年级,是转入大型(四个班)电教室接受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实验对象;2012级为第二批实验年级,是转入中型(两个班)多媒体触摸屏教室上课的实验对象;2013级为第三批实验年级,是在中型班多媒体辅助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添加实训实验室实际训练模式的教学实验对象。
2.教学改革的试验及分析
通过在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学生自评、互评、评教,以及对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对比研究发现,参与实验的三届学生较传统课堂的对照班相比,主动学习函电写作的意识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实用性的认可度由原来的25.9%增长到96.2%;课堂满意度由原来的47.4%增长到81.8%;对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时性、领先性、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课堂上知识拓展的广度、深度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实验显示: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2010级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度仅有25.9%,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与基础英语、英语听说,以及商务英语理论课相比,函电课程的重要性不高,课堂内容单调枯燥,教师的讲解生硬乏味,黑板上的知识扩充有限。而进入大型多媒体电教室接受PPT课件辅助教学的2011级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广泛性表示了肯定;但由于四个班同时上课,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和写作态度有所下降;由于面对的学生数量太大,教师无法完整、及时的批改课堂及课后作业,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缩小课堂规模,改为两个班同时上课的2012级学生,在人数上比2011级学生更占优势,课堂互动的主动意识较2011级增加了52.2%,较对照班增加了33.7%,其余整体指标也较为稳定。2013级学生,是在2012级多媒体中型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出50%的课时,在实训实验室进行函电写作的实际操练。2013级学生,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师生互动、课堂写作等各方面的完成情况分析都最为突出、最为有效,其中函电写作的准确性高达87.4%。
3.教学改革试验的结论
这四年来,通过对“外贸函电”课程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证明,“外贸函电”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明显改变了同学们对写作课堂固有的刻板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通过在2011、2012、2013级学生的函电课堂中不断添加、改进、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从中研究并探索出了一种适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外贸函电写作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一种针对专科学生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较为完整、较为规范、较为稳定的函电课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课堂理论指导+实训实验室实际操作”模式。实验到这里看来是较为有效的,但科技的发展总能为教师提供源源不绝的教学手段,对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与应用仍旧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潜心钻研的专业课题。
截至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外语课堂上下已经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我们所熟知的德国,以多媒体光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课件和电子版的外语教材早已普及,而那里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外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网上互助学习形式(online-Tandem)。要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应用、拓展新型多媒体教学的模式。
1.新概念“慕课”的导入
众所周知,“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起源于美国,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清华、北大等我国知名高校已提供了不少在线课程,由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移动式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独特优势,目前已享有不错的注册学习会员保有量。学习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免费学习,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慕课”的形式,打破了大学课堂的大门,将一个个鲜活的课堂展现在了大众学习者面前。通常一节课被分为若干个知识碎片,学习一个碎片也就十来分钟甚至更短,学习者可以利用正常工作的空隙轻松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最终实现整门课程的学习目标。“慕课”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必然趋势,同时对于课堂学习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慕课”,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须随之改进。
2.“慕课”教、学模式的借鉴
“慕课”有其独特的教与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常常能看到讲台上兴致盎然、口若悬河的教师以及讲台下故作慵懒、缄默不语的学生;而在“慕课”这样一种网络在线的课堂上,体现更多的则是学习者自身的“学”。短短几分钟的知识讲解视频,精悍简练,由不得教师增添过多花哨的技巧,而在学习者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技能训练。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通过互联网交流,学习者需要利用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上传提交任务作业,以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的训练任务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加重了过关的难度。一门课程的难度加重了,在某种程度上才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付出他们更多的努力。
3.“慕课”学习资源的利用
“慕课”,不只是名校、名师、精品的代名词,不需要对其望尘莫及,普通教师甚至是学习者同样可以创作自己的“慕课”。剥开高大上的华丽外衣,“慕课”的本质其实是保存教学资源,也就是要将授课的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不让“授课”这一资源白白浪费。共享资源,让求知者利用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免费学习,就是“慕课”最大的初衷。
4.“慕课”在未来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结合《函电》课程的特点,借用“微课程”和“慕课”平台的教学手段,把我们普通老师的课堂授课过程记录下来,或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或帮助学生复习时察缺补漏。“慕课”的应用,从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将每个贸易环节的信函写作切割成细小的碎片,录制成微课供学生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也可以将在实训实验室虚拟贸易的往复实操过程全程记录,利用互联网发送给教师,方便教师检阅指正。“慕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录音、图片、文件等行式提交写作作业;同时也可以实地参与外贸实践,记录并录制实习过程,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
多媒体教学应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大学课堂上,相互取长补短,以此来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真正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某一种方式来实际教学,而应该多样化结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多巨大,它永远都只是支持并铺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不可取代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缺少了教师的深度指导,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的前提下,加上电子设备的适度应用,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
本次研究在外贸函电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研究者计划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教学方面也进行类似的研究。科技的进步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教学工具,如何用对用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将会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研究课题。
[1]马福民,程雅倩.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教导刊,2013(11).
[2]李贺伟.大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J].河南大学,2013(4).
[3]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Explor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of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
Dong Xue, Wang Cong, Wang Ni
(Xi 'an Translation College, Xi 'an Shaanxi, 710105, China)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ituation, dominated by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already can't vivid and 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 such a professional writing course.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for writing teaching provides a fairly good hardware platform, created a positive atmosphere to strive in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line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o better study the new teaching theory and explore the new teaching mode.
foreign trade correspondence; multimedia; diversification; online classroom
G640
:A
:1000-9795(2014)011-000080-03
[责任编辑:周 天]
董 雪(1981-),女,陕西西安人,汉族,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本位为西安翻译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14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