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之策

2014-04-17 08:11
关键词:教研室学术大学

熊 岚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之策

熊 岚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大学;教学学术;困境;原因;破解

大学教学学术的发展能切实保障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教师教学责任的履行,进而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教学学术发展面临观念制约、制度遮蔽及教研组织功能弱化或建制取消等现实困境,这可以从植根于我国大学现实发展背景的本土理论研究、大学教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构建、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组织建设与功能创新等方面探索破解困境的策略。

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Boyer,E.L.)针对美国科研的功利主义盛行、本科生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其工作报告《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建议拓展学术内涵,赋予大学教学与科研同等的地位。此后,国外学术界随着对“教学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入,对其内涵的理解逐渐拓展与分化,教学学术的实践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学界对教学学术的研究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在我国大学实践层面的推进却是缓慢而充满困难的。因此,有必要追根溯源,深入了解和把握教学学术在现实中遭遇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并寻求破解之策以践行教学学术。

一、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困境及原因

(一)观念制约

狭义的大学学术观和教学观严重桎梏了教学学术在实践中的发展。“学术”一词最一般的理解是《辞海》中“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1]。早期的“学术”指的是在各种场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思考力、交流与学习能力的整合来衡量[2]。伴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变化,大学的职能在发展和演变,大学的使命在扩展,高等教育领域中“学术”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却被日益地窄化。大学教授被期望的工作是实施研究并出版研究成果,而大学教师的聘任与晋升也依赖于此。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教师的中心工作,而教学在大学则通常被视为是附加于科学研究的例行的活动,甚至有时被误读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承担的工作[3]。“教学”被简单地视为传播现成知识的活动,仅需要教师自觉地将自己所掌握与精通的学科进行专业知识迁移与运用于教学。这种教学观忽略了教学的丰富复杂的内涵和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创造的特性。而实质上,教学是一个需要类比、运用隐喻和想象从而建构起教师理解和学生学习之间桥梁的动态努力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持续考查并和所教学科相关联的教学程序。通过教室讨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论,教师实现对现成知识的转变和延伸,教师自身也在创造性的新方向上被推动和提升[4]。

(二)制度遮蔽

从应然层面看,大学教师应善于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现象进行反思,发现研究问题和教育教学现象的意义,保持对教育教学的敏感和探索问题的习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并形成相应理性认识。即大学教师本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与能力,并将此付诸于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改革及研究的热情和动力。这既是大学教师基本职责的体现,也是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更有助于实现培养与引导大学生成为未来真正学者的使命。

然而,在我国大学发展的现实层面,在大学教师的职称评聘与晋升、年终岗位考核与奖励等教师评价制度中,学科专业研究及成果在其中占有绝对权重,其价值得到充分认可。而教学由于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只是教师职称评聘与晋升及考核中可有可无的点缀。作为大学核心职能的教学处于学术评价制度中的边缘状态,其存在价值与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占。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的形成缘于对教学学术本体价值的忽视,对科研在职务晋升、学术奖励及学术资源分配方面工具性价值的过度追求[5]。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片面地诱使许多大学教师将工作重心倾斜于可以获得高功利价值的科研项目的申报、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因为教学上的成就无助于教师薪金的增加,也无助于他们转移到一所更有声誉的大学或者赢得同事们的赞赏,因而他们未必能像做科研工作一样努力创造教学的成就”[6]。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的乏力,使许多教师教学改革及研究的长期迟效性的努力难以得到认可、支持和鼓励,大学教师主动投身于教学改革及研究的动力和意愿势必消减。大学里目前为数较少的与教学改革及研究有着密切关联且能获得高奖赏的名目,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各级专项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对大学教师教学改革及研究的激励作用甚微。一是因为相较于科研成果、项目所获名利及所受重视程度而言是无足轻重的,并且这些教学奖励项目的评审过程还常常被行政力量所主宰和干预,普通大学教师难以获得类似这样的机会与奖励;二是仍多为追逐与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纯粹地追寻教学改革及研究的本真价值。评价制度的局限性也是多年来大学教学缺乏创新和教学质量难以从根本上提高的瓶颈因素。

(三)组织功能弱化或建制被取消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特征和大学职责规定,在前苏联影响下,我国高校组织管理实行“校-系-教研室”模式。这是在西方现代大学之外的创新型的高校组织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组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7]。其中教研室是作为大学教学与研究可依托的基层学术组织而创设的。其职责主要有“讨论、研究、制定和实施本组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编写教材;研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和切磋教学方法”[8]。教研室通过对教学的组织与协调、教师的集体教学研讨和相互交流等发挥其功能,成为大学教学及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大学教研室这种组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及高校规模和专业不断扩张的需求,因而其组织建制在一些大学被取消;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研室自身定位偏差和管理建设的乏力,在运行过程中逐渐退化为简单执行教务处安排教学任务的基层行政单位,其行政职能的履行超越或替代了其应承担的学术职能,原有功能被严重弱化。教研室所面临问题与处境,使大学教学从过去教师间有组织的交流、合作研讨和有指导的集体活动回归到个人的经验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责任,也极大地削弱了大学教学质量[9]。离开了相应的教学及研究组织提供的发展平台的支撑和保障,因而教学学术发展所需要的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借鉴学习、教学学术理念的接纳与内化到教师有效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包括教学学术理论成果的公开展示及评议也都失去了相应土壤和组织环境。为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室”的定义,强调了作为大学基层组织的教研室要重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应有职能。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及时代发展背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完善与重建大学教研室,以呼唤其功能的回归与拓展,以及构建新型的教学及研究组织势在必行。

二、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困境破解策略

(一)植根于我国大学现实发展背景的本土理论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博耶提出“教学学术”这一概念以来,在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和美国高等教育联合会的推动下,在博耶、舒尔曼等学者的倡导下,教学学术思想逐渐为各国学者所接受,对教学学术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国外对教学学术的研究已成系统,既涉及到教学学术的内涵、合理性等理念层面,也涉及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实现障碍及发展路径等实践层面的探讨。我国关于教学学术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参考、借鉴和初步研究阶段,主要是对国外著作的直接翻译和介绍,也有一些学者在全面介绍国外教学学术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实践的启示与推进对策,以及用“教学学术”思想引领大学内涵发展的相关举措与改革策略。但是,在对国外教学学术理论借鉴和吸纳过程中,植根于我国大学现实发展背景,富有创新的教学学术研究成果的严重匮乏,致使理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对薄弱,无疑增加了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实践推进的困难和盲目性。因此,需要在对现有的国外大学学术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反思与批判基础上,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更需全面认识和理解我国大学现实发展情境,以新的视角去研究教学学术问题,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实践中去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使基于我国大学发展现实土壤生长的,并能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系统研究得以丰富和完善。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学学术评价制度

教学学术思想为认识和解决我国大学现实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大学管理者与教师从观念上的认同接纳到行为上重视教学及研究的价值,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引领。因此,教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建构既是教学学术发展的瓶颈因素,迄今依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议题。从博耶提出“教学学术”这一概念起,为了促进教学学术思想的转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都试图建立大学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如博耶本人曾对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作出了粗略的描述,但并未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格拉塞克等人在《学术水平评估》中指出了评价学术工作的六条标准;舒尔曼又进一步将这些特征或标准具体化,认为应将教学经验及理论思考进行交流,将其公开化为同行所讨论和评价;克莱博和卡顿参照麦尔通在《科学社会学:理论和经验调查研究》中的学术标准,提出了教学学术的六个评价标准;特里格维尔等以对教学学术的理解为主题,通过对澳大利亚大学的20名学者做访谈,从知识维度、反思维度、交流维度、观念维度构建教学学术模型作为衡量教学学术程度的评价体系;布莱斯顿等则提出评价内容应包括“学术活动”、“未发表的学术成果”、“发表的学术成果”三方面[10]。由于这些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或模型未达成相对的一致性,具有只涉及评价制度的某一方面的局限性,以及与我国大学现实发展背景存在吻合度问题,难以发挥对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因此,要切实践行大学教学学术,应以新制度主义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为理论依据,从宏观的教学学术评价的价值取向、规则与保障等层面,也从微观的教学学术的评价目的、内容、主体与方法方面,结合我国大学现实的发展背景,去思考与构建保障教学学术发展的评价制度。

(三)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组织建设与功能创新

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组织建设与功能创新须通过对大学教研室的完善与重建、大学新型教学改革与研究组织的建设,培育大学支持性的教学文化,为教学学术的持续生长提供可支撑的发展平台和营造优良的组织氛围。

第一,学校和院系管理者要对教研组织的建设充分关注与支持。一方面管理者须认可教学及改革的高价值并能通过各种形式公开而明确地表达强烈的支持态度,充分认识到大学教学及研究组织的建设对于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通过政策制度的制定,支持与保障教研组织享有教师评价和学术事务方面的决策权、开展教学学术活动的自由与自主权,以及所需资源的获取与分配权等等,尽量减少或避免学校或院系行政力量的过度制约和干预。因此教研室应通过制度建设拓展与创新其功能。首先,教研室主任应在充分了解与把握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专业背景、教学专长与兴趣基础上,协助教师制订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将教室作为教学改革及研究的实验室,从中发现问题,倾注热情和能量于教学实践问题的探索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其次,通过教研室定期开展的教师工作坊、教学案例展示、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新形式,鼓励教师在同行之间展示自己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分享与批判反思,探讨教学问题与解决教学困惑,通过理念渗透和榜样示范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上的引领作用。

第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欧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近些年都相继建立了名称不一但职能相似的新型教学及研究组织——“教与学研究中心”。例如,美国著名的范德堡大学的教学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的教与学中心(McGraw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级教学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d Teaching)、依隆大学的参与式学习中心(Center for Engaged Learning)等等。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大学也应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基础逐步地设立类似的大学教学与研究组织。其主要的使命与愿景是为优秀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这种专业人员和专长融合的教学与研究专门组织能提供一种合作和动态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教学议题,能应对学生变革性的学习经验。作为大学教师和学术院系广为知晓并受到欢迎的学者共同体,成为一所大学在有效的和富有创新的教学方面的领导者、倡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具备学术专长的专业人员的引领,促使教师的课程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在教室内外得到普遍实施与应用。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学术”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47页。

[2][3][4]Boyer,E.L.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Princeton,N.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0,pp.15-24.

[5]陈伟、易芬云:《从遮蔽到去蔽:教学学术发展的制度分析》,《高教探索》,2010年第4期。

[6]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页。

[7][9]刘小强、何齐宗:《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8]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

[10]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Solving Strategie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University

XIONG L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dilemma;reasons;solving strategi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university can ensure both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responsibility,thu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university is faced with the following practical dilemma:restricted concept,covered system and weakened function of research organization or cancelled organizational system.The solving strategies towards those dilemma are the following points: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which is rooted in the re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university,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about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inno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G642.0

A

2095-5170(2014)04-0130-04

[责任编辑:魏善玲]

2014-04-06

本文系2012年中国高教学会及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主导型大学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YB093)、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教学学术的评价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880038)阶段性成果。

熊岚,女,重庆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