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杨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浙江杭州 310001)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服务范围内,针对包括管理人员和非常住居民在内的社区成员开展的一系列专向服务,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人文修养。随着现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在物质文明基本获得满足的前提下,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也向社区居民系统地传播传统道德、科学的生活方式、优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从而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对于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青少年、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社区教育可以带来更多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至90年代,沿海部分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有所普及。进入21世纪后,社区教育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11个地(市)中有10个建立或筹建了社区大学,90个县(市、区)中有57个建立或者筹建了社区学院,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果。除了形成一系列的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载体即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体系中的师资队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已经建成社区学校、社区学院和老年大学的地区,已经有了一支专门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他们负责本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内容和社区教育方式。
然而,由于制度的原因,我国社区教育体系还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的边缘。制度上和体制上的缺失,导致社区教育载体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处于正式的国民教育序列和培训机构两种教育体系中间。这进一步导致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始终处于低水平、无组织的松散状态。而这样的师资队伍反过来又制约了社区教育事业稳定、快速地发展。分析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找到社区教育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促进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政策、体制和制度衔接的问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一支稳定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一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教师是社区教育的主要传授者和实施者。但是,由于目前缺乏专门的制度和政策,社区教师的待遇、政策福利等不能得到保障,相对于国民教育序列,也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而言,这是严重的不平等。这直接导致愿意从事社区教育的人员数量不多,素质不高,无法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学和理论研究。这也成为当今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2.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所谓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就是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将兼职教师、客座讲师、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社会知名人士等全部纳入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形成多样化、全方位、多视角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为社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人力资源的基础。但是目前,由于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力度不够,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之余,如何进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吸纳各方精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担任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目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3.缺乏专门的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对社区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当前,社区教育仍然处于教育体系的边缘地带,对于社区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研究还非常少,社区教育本身又属于后续教育,而非国民序列教育,教师本身对于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认为社区教育只是一种类似于知识普及或者培训班形式的教育。而目前的教育机制,对于社区教育的专任教师,在培训和职业发展上,也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教师不清楚职业发展的方向,无法得到系统的理论化的指导,使得的社区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使得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的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1.政策上的缺失:没有专门的社区教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在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对于社区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意义、作用都没有系统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对于社区教师的待遇、身份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社区教师是否和国民序列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高等教育的教师享受同等身份和待遇,是否统一纳入教育系统进行管理,是否享有同等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没有具体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在政策上,我们也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多人对于社区教育和社区教师的身份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其和普通的培训机构混为一谈,社区教师的身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愿意并且有志于从事社区教育事业的人员少之又少,这无疑是影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2.理论上的缺失:缺乏系统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尽管我国的社区教育事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是社区教育的系统理论研究进展缓慢,目前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阶段,还没有将这些实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从而形成统一的理论成果。一方面,社区教育事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从事社区教育事业的有志人士也非常少,民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在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也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社会各界的精英和有识之士投身此项事业,师资队伍数量较少,构成单一,对社区教育事业无法形成有力的支撑。
3.管理上的缺失:没有完善的专门针对社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
普通国民序列教师,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都有很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或者职称评定,初级,中级,高级,一步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或者通过其他的访学、科研、企业实践、服务社会等,充实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自己的职业技术水平,获得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而社区教师在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上,显然缺少专门的培训和引导,这使得社区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感到茫然,不能通过工作实现自我的价值,缺少职业的竞争力和感召力,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岗位,吸引不到优秀人才,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如今,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领域和新资讯的迫切需要。通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可以与时俱进,拓宽眼界,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发展社区教育,又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之一。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争取在理论研究上早日出成果,实现社区教师的同等待遇,尽快完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从而推动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
[1]鲁 杨.社区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J].现代物业,2013(4):18-19.
[2]崔成学,李贤淑.韩国高校终身教育院教育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84-186.
[3]丁海珍.终身教育背景下区域成人高校教师能力结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6-7.
[4]王振杰.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25-29.
[5]洪建标.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24-26.
[6]卢 红,张雪莲.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