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丁雪松 甘英
毕业生就业问题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对于设计类大学生而言,从完成大学教育到胜任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较其他专业而言,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设计类行业、企业而言,全面考察学生专业能力的周期要显得更长一些,因为能力的考察与提升均需要来源于大量的设计实践。为此,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环节,适时导入“预就业”模式,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的磨合期,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是新形势下的有益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数量激增,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体现在就业岗位上,同时也体现在就业质量上。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在继承以往传统的基础上,纷纷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积极研讨相关模式推动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通常来说,国内本科阶段的就业驱动包括以下渠道:
1.低年级阶段——加强就业辅导,重视职业规划。高校从新生入学伊始,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各种职业、行业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了解专业情况和就业前景,对未来就业形势和定位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未来几年的学习中培养相应的能力素质。
2.高年级阶段——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高校通过专业课程、学制等方面的调整,提升教学自由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课程确定培养方向,制订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同时拓展第二课堂教育,不断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结合校内外实习等应用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为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毕业生阶段——构建校企平台,提供就业机会。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横向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组织专场招聘会,通过校园宣讲会、参观考察、专业实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高素质企业与毕业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为毕业生提升就业质量提供支持。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主要以时间为轴线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即对所有学生采取阶梯式但比较整齐划一的方式指导就业工作,将就业决胜环节默认为毕业阶段。虽然比较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规律,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就业极其依赖实践的设计类专业学生,往往显得节奏太慢,使得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认知和就业需求脱节。一旦经济环境恶化,设计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骤减时,传统就业模式中实践环节的渠道单一性与介入滞后性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有其特质,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选择都极其依赖于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设计实践过程。
1.对于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而言,实践体验是筛选企业的有效途径。在前期企业宣传、实习面试或设计快题中,学生能初步了解企业风格。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对企业的业务规模与前途、管理体系与风格、员工素养与团队,以及工作环境与氛围进一步深入了解,从而对企业进行筛选。
2.对于设计类企业而言,实践考察是检验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唯一标准。企业通过面试及快题设计等方式,初步考核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又可全面检验其钻研能力、合作能力、抗压能力、身心素质等,以便对其进行选拔。
然而关键点在于,应届毕业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使得双方可以完成甄别与选拔。在传统就业模式中,毕业生选择在短暂的企业宣讲会、招聘现场得到大量的企业正面信息,但无法对其有全面的了解;或者选择花上数月在一家单位进行实习,从而较为全面地进行实践体验,但很可能错过其他单位。同时,单位要么通过5~7个小时的设计快题,对毕业生的设计能力进行选拔,但无法了解学生其他重要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学能力、责任心等;要么利用有限的实际项目资源,辟出实习岗位,支付实习津贴,投入几个月时间去考察毕业生,然而企业往往不愿承担这种成本风险。由此可见,在设计类专业大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过程中,仅仅依靠最后一年的时间完成双向选择,不仅时间仓促,也难以促进双方全面了解。
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应该尝试从本科生有限的在校时间中挖掘更多的实践机会与片段,在毕业之前形成“预就业”状态,补充横向配合的“预就业”平台,弥补传统就业模式纵向发展的单一与不足。
本研究定义“预就业”模式为:在各个非毕业年级,依托学生工作的各个对外工作平台,为学生与企业尽可能多地提供专业交流机会。一方面,帮助学生在非刻意的情景下实现对企业的亲身实践体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在相对综合的工作实践场景中考查学生。这样的“预就业”模式是学生与企业接触了解的平台,也是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内在的社会功能,契合了学生与企业的自身诉求。从学生角度而言,“预就业”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加了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机会,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全面认识,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最优的自我规划;从企业角度而言,“预就业”模式减少了企业对学生的甄选成本,帮助企业全面考查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了解学生自然状态下的人格与气质;从学校角度而言,“预就业”模式发掘了高校资源的新使用途径,拓宽了高校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预就业”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是基于以下三点假设的:第一,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各类接触业界的活动中都蕴藏着与潜在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第二,这些学生在与潜在用人单位的接触中,由于不是以立刻就业为目标,所以双方相对状态松弛而真实,有利于双方更全面真实地了解对方,即有利于日后的就业抉择质量;第三,在活动过程中,双方对于对方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条件产生的认同感会转化为对其全面的认同感,这将非常自然地转化为双方发生劳动关系的基础。
基于上述假设,“预就业”模式遵循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在纵向上跨越所有非毕业年度,在横向上跨越各类与业界相关的课外活动。
1.纵向递进。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种有益补充,“预就业”模式依然以时间为纵轴贯穿整个工作系统,与各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紧密结合。首先,在低年级阶段,同步就业辅导工作向学生详细介绍“预就业”平台的运作模式,即向设计类专业学生就各类校外活动中潜在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进行提示;其次,高年级阶段引入多平台横向轴线,通过各类校外实践为大学生创造与潜在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促使设计类单位对于学生的工作能力产生直接认同;最后,在毕业阶段,依靠学生与用人单位之前就已确立起来的认同感,完成双向选择的优化,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保留传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纵向时间轴,有利于“预就业”模式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符合学生各阶段的个人诉求,能够帮助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认清自身能力与特点,做出有阶段特点的自身规划。同时,“预就业”模式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重点不再局限于毕业年,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就业规划做出充分考虑,优化就业选择。
2.横向配合。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和沟通渠道,如社会赞助奖助金平台、社会实践平台、行业协会平台、校友联谊会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等,各平台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预就业”模式的横向架构,丰富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与渠道。
以校友联谊会平台为例,与“预就业”模式对接的初衷在于“以校友风采强化个性弘扬,引领多元化培养;以校友捐赠完善激励机制,优化育人环境;以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锻炼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增加横向的平台轴,“预就业”模式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方式,从而对自身做出更好的规划;对企业而言,平台的丰富降低了企业的甄选成本,企业对学生的了解日常化、全面化、深入化;同时,高校的教育实习资源得到了二次开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化。
此外,横向的平台轴是一个开放框架,虽然本文仅列举出五个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横向架构并不局限于这些平台,而是可以包含任何一个能够为学生与潜在用人单位进行交流的平台。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丰富平台内容,从而使“预就业”模式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实施“预就业”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创造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不经意“邂逅”,促使双方交流日常化、丰富化;其次,要让他们在较轻松的交往中建立相互认同感,从而提升双向选择率;最后,要在充分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就业质量的优化,帮助学生发掘自我、优化自我。
现阶段,“预就业”模式方面的探索还刚刚起步,但随着今后“预就业”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就业资源的进一步挖掘,“预就业”模式必将在指导就业工作、提供就业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