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于1952年开始设立辅导员职位,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文件,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建设高等学校专职政工队伍的文件,文件准确提及高等学校要逐步建立思想政治辅导处,推行政治辅导员制度。20世纪60年代,国家教委先后出台《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两个文件,都对辅导员的地位、作用、职责和任务等做了详细说明。有了国家文件支持,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在全国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来。
进入21世纪后,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身份等做了进一步的健全和明确。200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认为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明确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的身份,各高等学校要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并且要做好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辅导员队伍朝着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2006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再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双重身份进行了明文规定。
随着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提升,但随着社会、教育形式的变化,辅导员工作在新时期也面临诸多的困难。
1.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弱化。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高校事务性工作的繁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显示度不高,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班级建设等教育内容呈现弱化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持续培训和知识更新,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2.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增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据调查,84.9%的辅导员认为职业压力“非常大”和“比较大”。当问及生活状态时,22.3%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太累,想转行”,20.6%的辅导员认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莫名其妙地烦恼”,只有17%的辅导员认为“工作有压力,但不影响其他事务的处理”。长期职业倦怠和低待遇等原因使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在对辅导员工作缺少信念、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容易波动,甚至有离岗转行的打算;工作过程中常常对学生的要求简单应付了事,责任心减弱,不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疲于应付,缺乏创新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3.角色冲突,使得辅导员成为高校教师管理队伍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在各种有关辅导员的政策文件中,多次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位工作,但是由于辅导员所扮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事务性工作执行者、学生团队指导者、心理健康维护员等角色之间的冲突,使得辅导员成为最好用、最多用而又最不重要的岗位,所有部门都能管理或调动辅导员,所有部门都“有权”对辅导员提出期望并进行评价。在现有体制下,辅导员受学工处与分院党委的双重领导,当两个管理者之间出现冲突时,辅导员往往处于两难境地。由于辅导员身处基层一线,来自学校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期望都指向他们,不同利益群体对辅导员的期望和评价标准往往让辅导员难以兼顾得当,特别是当学校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作为矛盾冲突的实际解决者,既不能违背领导的意愿,又不能不解决学生的问题,辅导员夹在中间无所适从。
4.队伍不稳定,辅导员个人发展遇到瓶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辅导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国家对事业编制控制越来越紧,使得很多高等学校不得不采用聘用制的方式充实辅导员队伍。聘任制的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低,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思政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趋向不断增强,但与之配套的各项支持政策与规章制度等仍不完善,大多数高等学校并没有出台专门的辅导员工作完整评价体系,只是参照教师序列开展相关评价,辅导员和普通教师相比劣势很明显,发展受限,难以实现辅导员职业的晋升发展。
1.明确职责,回归本位。高校领导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重新定位辅导员工作职责。《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明确规定,但多数高校辅导员仍处在学工处和学院的双重管理下,承担多方面角色,短期不可能撇开学院安排的其他工作。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需改进或弱化辅导员的多角色扮演,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位职能。
自2005年开始,有条件的高校陆续建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归口于学工处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能是将辅导员从诸多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此同时,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将辅导员、班主任与职能部门的分工统筹安排,或者尝试配备专门的“日常事务管理者”,给辅导员工作释放一定的空间。从辅导员自身的角度考虑,辅导员也要转变观念,由“被动应付”转为“主动适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塑造的工作核心,主动研究分析工作面临的挑战,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项职能,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回归思想教育的本位工作。
2.实施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强化辅导员职业成就感。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要把对辅导员队伍的有效培训与综合素质提升纳入常规人才培养计划,关心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有条件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为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理解并掌握辅导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来自工作的状态、待遇、工作氛围等诸多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肯定与认可。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时常为学生的成功感到欣慰,从学生的成功中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工作成就感油然而生。学校应该重视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平台,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辅导员在和谐的工作氛围中,不断体验学生工作所带来的乐趣、满足感与价值感。
3.建立辅导员队伍合理流动与发展机制,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辅导员队伍的流动主要包括由正常发展提拔造成原来所承担岗位的空缺,和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离职。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辅导员的流动主要是辅导员的主动离职,一方面是由于辅导员压力过大、薪酬偏低等消极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辅导员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而辞职的。不管哪方面原因,人才流动已经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各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这种现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或预案来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高校要深入分析和高度重视影响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多重因素,对症下药,理顺辅导员的发展通道,打破辅导员的发展瓶颈,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以上措施与建议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支持,从不同角度保证辅导员队伍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保障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开展,完成辅导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