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彩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反思的深入,教师在教育改革、学校和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成为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以及教育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等都高度强调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高师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直接关系着教师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基于此,以长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培养实验为个案,本文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关研究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定位不明、分类不清、目标趋同、特色迷失等问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社会学习化、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复杂性。笔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在于尊重、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核心问题是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我校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培养实验为例,其“立足师范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开展国际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本质与核心。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新要求及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汉英双语教学实验,改革现行英语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国际化双语人才。另外,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国际课程、国际学校、国际教育项目获得空前发展。汉英双语教学和国际课程、国际学校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教学,它要求教师既精通英语,又深谙专业,还应了解国际教育。然而,我国单一学科制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适应这一特殊要求,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模式面临挑战。鉴于此,我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双语教学实验和国际课程、国际学校发展对国际化双语人才和双语师资的迫切需求,在大量考察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锁定“双语师资培养”特色,确立“需求、适用、服务”的人才培养导向,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学科专业双语教学和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模式,开展双语师资培养实验,培养能够到中小学和国际学校用英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生物、地理、体育等科目以及IGCSE,A-level,AP等国际课程的对口、适用、实用的国际化、专业化、实践型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国际课程教师,进一步服务基础教育、双语教育和国际教育。
由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和重点在于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秉持“需求导向”。本质和核心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秉持“适用、实用和服务”导向,培养对口、适用、实用的人才与师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人才规格与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本质理解与界定,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同样以我校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培养实验为例,由于汉英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其对教师的英语水平、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均提出了高要求与高标准,因此,我们从语言、内容(指学科专业)、实践、文化四个维度界定了“双语师资”的本质。
首先,语言是前提和基础。之所以称之为双语教师,其首要条件是语言要过关,即能够熟练使用英语教授学科专业知识,能够担负起语言教师的职责与功能。
其次,内容是本质和核心。双语教师虽然使用英语教授学科专业知识,但其本质上仍是学科专业教师,而非语言教师,英语只是其教学语言和工具。同时,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际课程、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项目的发展对双语教师和国际课程教师的国际视野、意识以及教育理念与行为提出了全新要求,因此,国际课程知识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实践是关键和重点。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其对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高要求与高标准,双语教师同样如此。
最后,文化是精髓和灵魂。语言学习和双语教学不仅仅限于语言的习得、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还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交流、理解与创造,双语教学本身即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总的来说,“双语师资”应该是英语水平高、学科专业知识精深、教学实践能力强、文化意识自觉的国际化、专业化、实践型教师。
由此,对人才本质的理解、明晰与界定是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制定的关键和重点,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全部环节和最终效果。那么,究竟如何准确有效地界定人才的本质、规格与标准呢?首先在于需求分析,即通过考察、调研、问卷、走访等实证方法了解、分析市场和社会需求,尤其是关于“需要什么样的人”的人才本质、规格、标准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次在于实践检验,即通过培养实验,培养的师资和人才进入教育实践和社会,接受实践和社会检验,进而获取实践领域和社会的反馈信息,以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标准。再次在于“他山之石”,即通过深入的国际研究、比较研究以及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最后在于理论研究,即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分析和研究,达成对人才培养实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构建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为本质和核心的工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和效益。以我校为例,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界定人才规格与标准的基础上以及在实验的过程中,构建了“语言+内容+实践+文化”融合互动的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培养模式。
首先,语言维度上,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增设语音、口语、听力、专业基础英语等课程,增加英语课时(由4学时/周增加为10学时/周),改革教学方法,开辟英语第二课堂(晨读、演讲、辩论、英语角、夏令营)等,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内容维度上,一方面在化学、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另一方面引进IGCSE、A-level、AP等国际课程与教材,提高学生学科专业领域外语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国际教育理念、国际课程以及国际教材的理解与实践,为其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后,胜任国际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实践维度上,一方面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双语会课、双语案例教学、双语微格教学、讲课—听课—评课、第二课堂等各类活动;另一方面创新教育实习模式(顶岗实习、助教、导师制),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至少一学期),变换实习单位,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文化维度上,通过英美文化课程、英语第二课堂以及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社会、历史等人文情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养成学生开放、尊重、理解、包容的品质与心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培养模式首先应明确立足点,即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规格与标准为立足点。有了立足点,模式的构建才会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其次,培养模式的构建应有实验基础,即实践出真知。模式的构建需要在反复的试验、检验、反馈和修正中逐步完善,而非一蹴而就和凭空设想。有了实验基础,模式才会有根基和生命力。
理论与实践关系是教师教育(教师培养)的主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着教师培养的质量。以我校双语师资培养实验为例,其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架构如下:
首先,“实践”被界定为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之一,即“实践是关键和重点”。将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高度进行考量与界定,充分凸显教学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和教师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
其次,“实践”亦被内嵌于培养模式的维度之中。一方面,课程设置上秉持实践取向,将实践与其他维度并列,设置实践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听课、讲课、评课、教学(微格教学、案例教学)、第二课堂等方式实现“做中学”,同时,将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始终,让学生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之中学习教学、学会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助教制以及导师制等方式,“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以及“反思实践”促使学生掌握教师所应具备的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智慧。同时,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至少为一学期,多数为一年。此外,增加教育实习次数,变换教育实习单位,让多数学生都有在两个不同单位参加教育实习的经历。
最后,建立大学—中小学学习共同体,吸纳中小学教师主动参与培养过程,在培养目标制定、人才规格与标准界定、培养模式构建、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环节加强交流、积极互动、深化合作,以实现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生产与消费衔接、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适切性,培养对口、适用、实用的人才。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哲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二元论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研究问题。教师教育中,如何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恰切的平衡和合理的张力被认为是教师培养历史上的持续性争论,且从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现行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模式是“理论+实践”的简单“拼盘”,奉行的是一种线性结构和加法思维。很多时候仅止步于实习时间长短、课程数量多少等“量”的纠结上,徘徊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浅水区”,对实践内容、环节和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以及对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穿插进行、交叉设计、融合互动和有机整合上缺乏乘法思维和整体概念,未能通过有效的整体设计、结构变革和突破创新触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深水区”,进而实现“质”的提升。因此,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构建融合互动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是教师培养中的主题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