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社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14-04-17 10:01杨利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职业活动

杨利香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50)

《职业社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杨利香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50)

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社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存在多理论、少实践;有活动、少反思;有组织、少管理的缺失现象,我们可以从树立一个中心、抓住一个终点、落实一个环节的三个方面来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

职业社会能力;教学有效性;缺失;策略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了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职业方法能力主要是基于个人的,如独立学习,获取新知、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吸收了现代国际职业教育的新思想,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着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被广大职业教育者研究和发展、接受和运用。在2007年左右,职业核心能力的各模块作为一门课程被很多高职院校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是单独模块的教学,有的是综合模块的教学。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学院各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了《职业社会能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或单项的教学活动。本文将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微观层面探讨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有效性”这个词里,核心是“有效”。什么是“有效”呢?20世纪后半叶以来,美国有学者提出了“教学有效性”问题,美国学者认为:“有效就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国也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益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就是通过科学观察和测量来考察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等等。

就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而言,我们不妨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来理解“有效”。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时数里,让学生在课堂学到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课外或岗位、生活中运用知识技能,促进其进步和发展,这就是教学的有效性。

二、《职业社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现象

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对贯彻和落实高职教育理念非常重要,也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学有效性的缺失现象还比较普遍。《职业社会能力》这门课程是采取专题性教学方式来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大量需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行为方式的训练,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和体会,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存在如下几种缺失现象。

1.多理论,少实践

尽管这门课程定位为实践课,也明确指出要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的传统思维和惰性,仍然大部分课时是在讲理论。这显然违背了这门课程的“能力本位”的教学原则,导致最终学生的实操能力训练非常有限,教学低效。

2.有活动,少反思

为了很好的体现《职业社会能力》的“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教师会根据能力训练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或安排学习任务,加强了教学的实践性,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活动完成后,缺少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仅停留于完成一篇实训报告,这是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反思总结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活动是一个载体,而个人认同感悟才是能力养成的前提,缺少反思总结,就缺少了感悟的过程,那么活动就是一个单纯的活动而已,教学目标只是浮于热热闹闹的课堂表面。

3.有组织,少管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与课堂的管理有很大关系。由于高职学生的素质能力、自主学习习惯能力参差不齐,课堂的纪律管理、学习督促还是大有必要,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疏于课堂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睡觉、玩手机、听音乐等现象听之任之;二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偷懒的学生没有及时督促和提醒。

三、提高《职业社会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的、主要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一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结合《职业社会能力》这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三个一”策略来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一个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在高职教育理念中,我们常说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呢?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化等等要通过什么来实现呢?——活动。《职业社会能力》的课堂要以“活动为中心”,才能够落实和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

“以活动为中心”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能力训练点,在活动的内容、方式、要求等方面,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并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摸索学习方法,领会和总结出知识经验,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很多老师预先会采用老师随机安排或学生自由组合或以寝室为单位等等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如果我们把这一过程设计成一个教学活动,效果会更好。可以这样设计:学生随机抽签(老师根据学生人数设计不同的图案若干个),相同图案的学生成为一组;然后,要求新成立的团队完成队长推选、logo设计、口号、手势;最后,各队展示各自风采,进行评比。这个教学活动在方式方法上有创新,在活动内容方面综合了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等的能力点。同时,要求新团队成员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交代的任务,一定是要认真讨论、合作才能做好的,而且学生很有兴趣的为自己团队设计形象。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团队成立了,也会很自然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团队意识。

(二)抓住一个重点:活动设计

活动是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载体,好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所以,教师设计好活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点。

《职业社会能力》课程的活动设计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设计活动时,我们不妨贯彻如下几个原则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是要有趣味性。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主动求知。学生有兴趣了,投入了,那么就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训练他们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可以借鉴“演双簧”、新闻播报等形式;训练他们的团队意识,可以开展“踩报纸”的游戏。

二是要体现合作性。这里的合作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是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予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习的效果。前面提到的给学生分组的活动。

三是要有生活性或岗位性。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与生活来学习,要在经验的范围内发现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注重选择有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社会生活、学习环境、未来岗位等来展开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对生活、岗位的实际感受和直接接触,让他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培养能力。例如,训练团队合作能力,可以组织他们讨论“唐僧团队”,既丰富人文知识,又因人物的特点颇有趣味,学生很有参与讨论的兴趣。从这个团队可以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团队目标的重要性、认识团队成员的差异等等,对学生入职是很有启发的。训练与人交流能力,不妨让学生走出校园,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不同职业者的工作场景、仪容仪表等,然后做成ppt进行讲演等等。

总之,老师在上课前花心思设计教学活动,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三)落实一个环节:活动评估

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设计了一种训练法,即“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五步训练法。在这五个步骤中,最后一个环节——评估,也就是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是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的评估应该以教师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自己、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在点评过程中渗透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点。教师的评估要注意几点。

第一,要中肯、客观。我们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这一活动所要训练的能力点全面的进行点评。点评时,有时候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点评到,教师就要注意挑选表现好的、表现不足的、某一个方面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典型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有的老师只讲好的,有的老师只讲不足之处,都有欠妥之嫌。

第二,要避免空洞。点评要有针对性,避免泛泛之评。可以

是针对每位(类、群)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处;甚至是可以落实到哪个步骤、哪句话、哪个动作等或好或坏的情况。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点评也要有点有面。

活动评估很容易被教师忽视,或者仅停留于简单的总结。其实活动评估这一环节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课程、课堂的驾驭能力和研读能力。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演”得如何,需要教师的用心去发现、归纳、总结,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就是旁观者,学生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都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才能帮助他们豁然开朗,才能有所提高。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职业社会能力训练手册(中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杨德广,焦贺丽.教育发展研究[J].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2009(21).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occupation social ability"

Yang Li-xiang
(Guangzhou Sports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microcosmic level,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 occupation social ability" mainly exist more theory, less practice; more activity, less reflection; the lack of organized, less management, we can establish a center, hold an end point, implement a link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ccupation social abilit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deletion; strategy

G712

A

1000-9795(2014)02-0238-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2-24

杨利香(1974-),女,湖南宁乡人,副教授,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中国文学方向的研究。

2011年度全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09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有效性职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职业写作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