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雷
(昭通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0)
论少数民族预科班集体凝聚力的建设
邱勇雷
(昭通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本文阐明了研究多民族班级集体凝聚力建设的意义,以昭通学院的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管理调查分析为例,论述了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多民族班级的管理做出来有益的尝试。
多民族班级;集体凝聚力;途径
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政策在教育公平上的体现,它为来自文化基础较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年进入高等院校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此外,随着国家扩招政策和招生优惠政策的实施,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日渐增多,而云南省作为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更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意识进校后逐渐强化,而班级集体认同意识相对淡漠,这些给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态度、工作态度以及融入社会的积极性埋下了消极因子。
民族认同感对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民族认同感是指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的忠诚感、归属感和依赖感。由于语言或方言差异,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必然以本民族的传统思想为根,集中表现在对本民族信仰宗教的认同、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遵从、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向往等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在与来自各地的大学生接触中,会很明显地认识到自身与他人在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不同,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特殊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本民族自我意识就会有所增强,而这种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班集体凝聚力的建设多民族班级指的是一个班级里存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且所占比例还比较大的班级组成情况。“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对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普通群众的认同意识具有很深的导向作用。”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己民族宗教的角度观察问题、体验人生,在这个基础上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甚至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再加上阅历少,与外界接触少等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容易与不同民族学生发生矛盾冲突,极易发生偏激行为,从而影响到集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等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意识,从班级认同上升为学校认同,进而升华为国家认同,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归宿感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凸显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集体认同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当前的大学教育中,高校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忽视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班级里同民族学生结成小团体,严重影响到班集体建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班级认同教育、学校认同教育、国家认同教育没有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甚至任其自由发展,降低了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对学校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各民族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特定研究对象,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不同民族同学相处情况,了解他们对班级、对学校、对所处集体的认同现状,寻找有效途径,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班级集体认同意识,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激的民族认同倾向,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集体意识,对于我国现阶段促进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昭通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目前设有文史班和理工班,两个班级共有学生93人,包括苗、回、彝、白、阿昌等11个民族。民族成分复杂,班集体凝聚力形成阻力较强。
小团体干扰班集体的形成。入学军训结束后,在高年级的带动下,以老乡会、同族会等名义,形成一些跨班级、年级,甚至是跨系的小团体。这些团体的存在,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寻求集体,渴望组织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例如高年级同学把自己在校的体验传授给大一新生,而这些体验偏重于如何利用学校管理中的缺陷谋取个人利益,如何利用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等等。这些小团体,严重干扰了班级的管理,甚至成为了以民族信仰为理由的团体对抗行为的载体。此外,文化根源不同,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成为同学矛盾导火线。
路径一:少数民族贫困生经济、心理“双脱贫”引导教育。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高寒山区、贫困地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脱贫教育至关重要,更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家的财力贫困资助力度很大,作为高校辅导员,一方面通过配合国家资助政策做好贫困生财力资助工作,如在分配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时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留有一定名额,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保证学生会里有一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使其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在校企合作中,目前与昭通师专有合作关系的有“泰斗房地产公司”、“昭通浙江商会”等几家大型企业,在安排见习和实习时,特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特定名额,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等等;另一方面同时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贫困生心理脱贫。
路径二: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语言引导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没有离开居住地来到大学以前,受本民族人们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的影响,进校后与他族同学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也成为难以融入班集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对班集体凝聚力的建设,对维护学校稳定,对学生进入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在不改变少数民族学生使用语言习惯和本民族思维习惯的前提下,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认同他族同学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因时、因地、因事灵活运用教育疏导、解决需要、谈心对话、激励吸引等方法,坚持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的情感艺术,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班集体,以班集体为新的起点,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树立建设家乡故土,尽快改变本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坚定志向。
路径三:少数民族学生班级集体意识培养教育。
恰当运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种礼仪庆典活动、各种相关的活动,解决情感体验的问题。知识只是认同感培养的基础,真正的集体认同感培养必须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共同的活动能强化班级集体在各个学生心中的印象,弱化民族界限。
总之,培养少数民族班级集体意识,要以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为基点,以“两课”教学、贫困资助、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有效手段为路径,通过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从班级认同、系部认同到学校认同,进而上升为国家认同。
[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民族出版社,2006,3:58.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6:63.
[3]昭通学院招生就业处招生总结报告[Z].昭通学院内部资料,2013,1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更 正
刊发在我刊2013年第十期第337页,文章题目:《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者姓名:梁诺淳,正确的单位省市应为黑龙江工业学院 158100 黑龙江,鸡西市。
特此更正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preparatory class cohesion
Qiu Yong-lei
(Zhaotong Institute, Zhaotong Yunnan, 657000, China)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multi ethnic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ollective cohesion, to take the survey of Zhaotong college preparatory classes for minority analysi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aken in clas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ry to do national class management.
multi national class; collective cohesion; way
G75
A
1000-9795(2014)02-0158-01
2013-12-25
邱勇雷(1974-),男,江西上饶人,讲师,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和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