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莉
(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 510275)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电影〈悲情城市〉》
周丽莉
(中山大学 广东广州 510275)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经典的美学、文论专著,“悲剧说”是其中的经典理论。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依据,对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进行解读,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的悲剧思想。
《诗学》;《悲情城市》;悲剧说
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悲剧主要由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组成。其中他还指出情节乃之根本,即所谓的灵魂。而性格次之。关于这点《诗学》中更有详细的描述:悲剧事实上是一种行动的模仿。这种行动是严肃而完整并具备一定的长度的。但这种模仿却非叙述,而是借助人们的行动,通过语言的艺术性,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剧情的不同部分。从而达到情感疏泄的效果。本文将以《悲情城市》这部电影来作悲剧的解读和分析。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他执导电影《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于1989年正式发行,瞩目颇多。据悉,该片引发社会争议的原因,是它涉及到了当时台湾政治历史中的“二二八事件”。在此之前,尽管该片荣获意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殊荣,却也避免不了遭禁演或者删剪的悲剧。
以下是对《悲情城市》这部电影剧情的简单介绍: 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在轰轰烈烈的时代里总是显得微不足道。仿若一个屁。如果你勇敢的站着想要阻止时代的洪流,那么我要恭喜你,因为这个时候的你已经不能称为人了,而是跟堂吉诃德一样的,成为时代洪流脚下的粪土。更可悲的是,你连袖手旁观的权利都没有。当然,一个普通人的悲剧往往能折射出历史的可笑之处,还有残忍。1945年日本终于投降,而光复后的台湾,一户林氏的家庭本以为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奔头,不想事与愿违。“二二八事件”发生后,家中的四兄弟仅剩一个聋哑人,也就是梁朝伟饰演的林文清,但其中因为和进步人士存在一丝瓜葛,林文清也受牵连获刑,当时的他尚有一幼子。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纵观台湾“二二八事件”前后,《悲情城市》的取材恰恰充分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还提出:对于情节里的事件部分,是密不可分和缺一不可的。因为一旦搬动或者删减其中的一个元素,悲剧的情节将失去它的整一性。林家一家四子,文雄文良这一脉,针砭世事,激浪翻涌;文森文清这一脉,则是天高云淡,静水流深。然而文雄被杀,文良疯癫,文森失踪,文清被捕。一家四子,终难逃家破人亡。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情节整一律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冲突论认为,悲剧的宗旨,是让我们看到,某个行动,绝非某个品质。因为他们的幸与不幸都由他们的行动来判定。剧情中的人物的下场足以说明,他们发生悲剧的根源,是来自于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品质无关。
而本人以为最完美的悲剧冲突,往往体现在亲属之间或者家庭之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部冲突。我们可以理解为,悲剧人物的产生,是通过他们自身的行动包括自己人的相互残杀建立而成的。
《悲情城市》向我们展示了四兄弟在性格上的差异以及他们命运上的截然不同:林文雄为人粗暴,导致其死于利益上的冲突;老二林文森从军,下落不明;老三林文良因为曾经为日寇翻译,落个汉奸的骂名,最后疯了;老四林文清聋哑,涉嫌革命受捕,惨死监狱。
在这部影片中,台湾本岛人与外来人之间的血痕依旧。孤岛台湾,飘零数十载,到了光复之后,日子却愈加水深火热。外来的投机者入岛寻一份利,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外来的国民党入岛求一份权,腐败专政血腥镇压。 外来的国民党要说他们是汉奸,外来的上海帮认为他们挡了财路。本省外省,同宗相残。这些,都是发生在“亲属之间”或“家庭之中”,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最完美的悲剧冲突。
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视角,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不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性格方面,都体现了亚里士多德《诗学》当中“悲剧说”里的悲剧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诗学理论不仅局限于对诗歌创作的应用,也可以应用到其他文本当中,也适合近代文本的解读,可见其影响深远。
[1]《悲情城市》百度百科.链接http://baike.baidu.com/ view/298504.htm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 北京:九洲出版社,2006.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The movie "city of sadness " from Aristotle's theory of tragedy
Zhou Li-li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Aristotle's "Poetics" is a famous Western classical aesthetics, literary theory, "tragedy"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theories. In this paper, take the tragedy theory of Aristotle as the basis, to interpret the film "city of sadness", to analyze the film's tragic though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lot, character, etc.
"Poetics"; "city of sadness"; tragedy
I235.1
A
1000-9795(2014)02-0105-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2-24
周丽莉(1988-),女,广西百色人,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