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萍
(福建省漳州工业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如何利用“生活化”策略提高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成效
黄一萍
(福建省漳州工业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更多地注重于知识和理论的单向灌输,却忽视了学生的互动参与和真正理解。因此,教学生活化问题也就成为目前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本文对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生活化;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成效
生活即为教育,新课程理念所提倡教育的回归生活,也就是要运用生活化教育策略,使学生通过生动鲜活的生活经历和内容,强化对于知识的体验与感悟,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激发出学习者内心深处的知识观和道德感。如今,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政课程教学大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体,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忽略了对中职生生活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中职思政课教师以虚拟和抽象的生活代替学生们的真实生活,以致于课程教学脱离现实,未能实现与现实生活真正的融合或“回归”。这就极大地影响中职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甚至还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轻视思政课的负面情绪。有鉴于此,深入探讨如何让中职思政教学更为“生活化”,对于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化,也就是让思政课教学逐步成为学生们学到社会中的各类行为规范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们适应政治社会与具体环境对于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而且还要扩展到中职生们的生活空间之中,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内容的现实感、亲近感,从而增强中职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果。中职生们即将步入到社会中承担国家建设之重任,通过思政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其领会到人生中的许多哲理,提升自身修养,更加正确地认识、分析与评价自己,真正地热爱自身所学的专业,并且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与勇气,真正地在专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和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活无处不蕴含着教育,而教育也难以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然而,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脱离于生活的现象却相当普遍。在当前的中职思政课堂中,教师所讲解的课程内容经常与实际生活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目前的教育太注重于书本中理论知识的传授,甚至出现了以书本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导致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所学的内容无法紧贴当前的形势变化,和生活之间出现严重的脱离,学生们学习只是为应对考试,而未能发挥出思政教育之核心作用。二是教育目标脱离生活实际。中职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进入社会正式就业,这是最主要去向;二是继续升学。对此,中职思政课教育目标最直接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最终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和能力。而传统的中职思政教学仍较侧重知识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忽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求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当前中职思政课实践在某些方面与教育目标有所偏离,与中职生实际生活需求有所脱节。根据以上这两个原因,实施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生活化”策略十分有必要。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常识。就教材编写而言,教材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由生活常识组成,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必然会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与理论性,而理论来源于实践,抽象的或理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蕴含着生活的因素。为了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为“生活化”,应当加入一些更加生活化、更有必要的相关教学内容,这能丰富现有的知识内容,还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知识,引导其在生活当中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有关不良行为部分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列举学生中存在的旷课、夜不归宿、吸烟、酗酒、打架等事例,然后对这些生活事例进行仔细剖析,使学生领悟到“小时偷摘瓠、长大偷牵牛”的事物恶性发展的危害性,增强防微杜渐意识,做到遵纪守法、谨小慎微,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年来,中职思政课教材已经加入了一部分生活化的知识,但是还不够多,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更多的生活性内容。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实施思政课程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与课程联系紧密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引发出一系列的相应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主旨或目标应该是思政教材确定的、符合学生当前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的,而引入的教学情境和事物最好是学生亲身体验或者耳熟能详的,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情境的逐步推进,让学生在自身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向着预定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前进。例如,教师在讲解《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有关个人礼仪中的形体姿态时,先请几位学生现场表演坐、立、行、走,并让其他学生评价,挑出其中的毛病,进而探讨人的形体姿态问题,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自己的修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发展的,而生活化教学怎样从无限广阔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恰当、合理的生活情景或事物,教师又怎样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领域的统一,这是对我们思政教师教学素质能力的一个挑战和考验。
(三)教学作业“生活化”策略。学以致用是中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但是现状却往往是学而不用。中职生们早已经习惯于把学习目的简单地归结到回答问题和应付考试上。为培养其学以致用之方法与能力,教师可布置生活化作业,引导其应用知识来培养能力。生活化作业依据资料获取方式可划分为直接运用与资料收集等两类。前者是指思政教师直接给学生社会现象相关资料,要求其自行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分析。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们加以回答,以引导学生们运用已学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后者是指中职生们走入现实社会开展问卷调查和亲身实践等,从而直接获取相关资料,并通过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等形式提交给教师。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职业道德与法律》之“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一课后,可以向学生布置问候短信创作作业,要求学生遵循交往礼仪,以父母长辈、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为问候对象,创作5条语言生动、文字精炼、富有创意、每条字数不超过50个字的问候短信。短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办理事情的常用联系方式。这项作业利用学生写短信这种使用频繁、体验深刻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营造与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统一。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策略。一直以来,中职思政教学评价的内容以理论为主,主要形式为考试,评价主体一般都是教师。生活化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形式多样化且贴近学生生活,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习、生活之中的全体参与者。评价目的并不只是为升学、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更是为了让中职生更好地了解与发展自我。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者的认知情况,也应当高度关注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政素质;不仅要注重于静态结果,也应当注重于动态过程;不仅要注重于课堂教学,也应当关注课外的实践。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把结果与过程相互结合起来作出总体性评价,应当考察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以及在此过程之中所取得的进步、态度与价值观提升上。为此,教师应当结合课程实际,对学生们的日常实际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等均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之中。例如,为了使教学评价生活化,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教学评价,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并设定一个主题,由学生进行自由评价,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他人的评价进行点评,在这多重的评价中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对课程掌握的程度。
综上所述,随着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生活化”策略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中职师生的接受与认可。因此,我们要在分析“生活化”策略有效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生活化”策略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成效,努力提升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平。
[1]裘益惠.德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2]陈丽.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1(8).
[3]杨善铭.试论中职“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How to use the "life"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uang Yi-ping
(Fujian Zhangzhou Industrial School,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focus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the one-way, but ignore the students' interac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life issues have become a major theme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necess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strateg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of "living".
lif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G711
A
1000-9795(2014)02-0052-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03
黄一萍(1970-),女,福建莆田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