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苗,方瑞芬
(池州学院外语系,安徽 池州247000)
英语阅读抑制表现为英语阅读主体的认知加工过程对无关信息的阻止、限制以及清除,可划分为信息奠基阶段的词汇理解抑制、信息映射阶段的句子理解抑制,以及信息转移阶段的段落理解抑制,贯穿了语言理解的全部心理过程。英语阅读的歧义容忍度是指学习者面临阅读材料中不确定的语言现象或缺乏明确概念的陌生事物时持有的接受或抵制的心理态度,根本原因在于认知压抑造成的心理不适应性,表现为阻止干扰信息进入大脑工作区的英语阅读抑制。英语阅读抑制与歧义容忍度存在着鲜明的交互关系,它们都具备认知心理学的“建构—整合”模型,一方面是控制无效信息的“建构”,英语阅读抑制通过消除与命题无关的信息,实现有效信息的通达;“歧义不容忍”则是将模糊、不确定、自相矛盾的信息视为潜在的心理威胁加以摒除。另一方面是加工有效信息的“整合”,英语阅读抑制通过整合元认知结构涉及的语言图式(语法项目)、形式图式(阅读体裁)、内容图式(文化背景)等材料内容,作出对材料意义的最终判断;“歧义容忍”则是降低对异质性材料的“情感过滤”,心理上接受uncertainty(不确定性)的存在,从而冷静有序地把握文章内涵与脉络。因此,英语阅读抑制指向阅读认知的策略性操练,歧义容忍度指向英语阅读的学习风格培育,两者基于心理学的同构关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阅读成效。
英语阅读抑制与歧义容忍度存在着心理学同构的交互关系,体现为英语阅读抑制决定了歧义容忍度的倾向反应,即歧义容忍与歧义不容忍。根据歧义容忍的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歧义容忍度包涵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三方面内容,分别对应英语阅读抑制在信息奠基阶段的词汇理解抑制、在信息映射阶段的句子理解抑制,以及在信息转移阶段的段落理解抑制。首先,歧义容忍度的语言图式指向阅读者对语言本身的驾驭,阅读者的英语词汇量越丰富,语法知识越牢固,材料信息越清晰,阅读者感受到的心理威胁越低,歧义容忍度也就越高,原因在于当信息输入阅读者大脑的工作记忆区域,新材料顺利激活了阅读者的原有记忆单元,促使认知通达,相反则会认知受阻,词汇理解抑制发生,导致歧义不容忍。其次,歧义容忍度的形式图式指向以句子为单位的信息结构,即阅读者对句子修辞结构的接纳程度。英语阅读的信息映射阶段是对句子结构的隐射,句子由自带语义的词汇构成语境”,限制不符合语境的信息内容是英语阅读句子理解抑制的功能,被语境支持的材料信息获得的歧义容忍度高,相反不被语境支持的材料信息获得的歧义容忍度低。再次,歧义容忍度的内容图式指向阅读者对材料背景知识的熟悉情况。在英语阅读的信息转移阶段,要求针对无法被原结构映射的信息材料建造新结构,急需整合词汇、句子并连贯语篇,促使各个信息单位实现会话,从而嫁接新材料,建构关联路径。阅读者大脑中的内容图式越丰富,越能填充语境,触发语用推理,歧义容忍度越高,反之则被抑制,表现为歧义不容忍。歧义容忍度并不是界限分明地呈现为接受心理或抵制心理,而是涵盖了阅读者主动接受与消极抵制的动态认知过程,与英语阅读抑制的心理表征相契合。
首先,英语阅读焦虑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认知信念、情感、知觉的动摇,产生于阅读者在异质性材料体验之下的疑惧感,而歧义容忍度正是对异质性材料的容忍,因此国内外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英语阅读焦虑是“歧义不忍度”的直接结果。其次,英语阅读焦虑通过干扰阅读者的认知思维,阻碍阅读行为,克服阅读焦虑必须依靠对认知思维的培养,强化认知加工的抑制效率,提升阅读主体在生态效度的抗干扰能力,辅助阅读者形成有序、稳定、连贯的认知心理过程。以上两方面内容,一是英语阅读焦虑与歧义容忍度的关系,指出降低英语阅读焦虑需要消除歧义,帮助阅读者作出正确选择;二是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阅读抑制的关系,指出消除歧义,帮助阅读者作出正确选择的途径是认知思维层面的抑制。可见,英语阅读抑制、英语阅读歧义容忍度、英语阅读焦虑,三者共同处于“认知”与“心理”的相互影响与转化之中,英语阅读抑制决定了歧义容忍度的倾向反应(歧义容忍与歧义不容忍),“歧义不容忍”则造成英语阅读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理清楚三者的关系,我们便找到了降低英语阅读焦虑的主要策略,即利用抑制效率调控歧义容忍度。
利用抑制效率调控歧义容忍度可提升英语阅读理解的元认知效应。首先,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效应是指阅读者为了达到阅读效果运行的内隐性监控系统(monitoring strategies)与外显性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包括认知策略与情感策略两部分。国际英语歧义容忍度的通用量表显示,歧义容忍度对元认知有着显著的影响,表现为歧义容忍度越高的学习者越愿意接触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语言内容与形式,越善于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而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习者则在认知选择上呈现出过多的盲目性。其次,抑制效率起到了歧义容忍度与元认知效应之间的中介作用,如果将歧义容忍度看作自变量、元认知效应看作因变量,那么抑制效率则是两者的中介变量。元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发生在英语阅读过程的自我管理、监控与评价,需要英语阅读抑制对信息的阻止、限制,以及清除机制辅助实现,用以帮助有意义的内容被吸收,否则阅读者便被歧义所困,很难运用分析推理、归纳思辨的元认知程序举一反三,实现信息通达。因此,利用抑制效率调控歧义容忍度可促进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相反,科学的元认知训练亦可以强化阅读过程的抑制效率,使阅读者做到心中有数,有效降低英语阅读的歧义不容忍现象。
英语阅读抑制与歧义容忍度的心理学同构关系,促使我们从心理学层面去理解抑制效率,即英语阅读抑制虽然受控于阅读认知的策略性操练,亦包涵了鲜明的学习风格因素,抑制效率向我们揭示的信息是“认知”对人格特征的影响,阻止歧义不容忍的潜在心理威胁应从学习风格入手,努力降低学习者的阅读焦虑。然而,大多数教师对于降低学生的阅读焦虑,始终停留在应付焦虑情绪层面,希望通过激励学生的正面情绪促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明晰状态,这种教学思路来源于对歧义容忍度的狭隘理解,英语阅读抑制与歧义容忍度的心理学同构,表明了大脑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取决于知识接受、储存、提取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干扰阅读的不是情绪而是信息受阻,是阅读抑制。其对现代英语阅读教育的重要启示是:广大英语教师应通过调节学生的认知状态去改善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而不是相反。
利用抑制效率调控歧义容忍度可促进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而科学的元认知策略训练亦可以强化阅读过程的抑制效率,使阅读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效降低英语阅读的歧义不容忍现象。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翻译、推理、关键词利用、上下情景联系等,英语阅读抑制调控歧义容忍度的学习策略启示,并不在于告诉我们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而是向我们揭示怎样运用学习策略对调控歧义容忍度最有效,不是每一种元认知策略都能达到提升学习者歧义容忍度的目的。在当前学校教育的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中,最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训练内容没有确凿的学术依据与价值判断,基于英语阅读抑制、歧义容忍度与元认知效应三者的关系分析,英语阅读抑制是两者的中介变量,越是贴近歧义场景,阅读抑制效度越强,元认知的作用越明显。反过来,元认知训练需要借用歧义场景来突出抑制效率,提升训练成效。
英语阅读抑制决定歧义容忍度的倾向反应(歧义容忍与歧义不容忍),然而当前英语阅读教育提升学生的歧义容忍度却鲜少纳入对抑制效率的考虑,教师一般通过列举阅读中的歧义模糊现象,向学生提供应对策略,这种歧义场景设置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遇到的基本问题是:怎么设置歧义场景对提升学生歧义容忍度更有价值?对此,英语阅读抑制为歧义容忍度训练提供了以下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首先,歧义内容是不是足够新(novel situation),但并不是“新”就能促成有效的歧义场景,还必须有认知切入的“线索”。其次,歧义内容需要呈现要素的相互矛盾,因为只有相互矛盾的要素才能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对阅读者的思维造成混乱情景(unstructured situation),触及阅读者的认知选择,一般可考虑概念间的不相容、语境不相容、作者意图不相容、文化背景不相容、前后逻辑不相容、本文不相干或与普遍的社会观点不相容等矛盾要素设计,刺激阅读者的认知抑制,使其主动投入信息过滤与筛选之中,而积极的参与、大胆的决策可最大限度地帮助阅读者容忍歧义,减少阅读焦虑,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1]陈新苗.英语篇章阅读中抑制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郭继东.歧义容忍度的分类及其与外语水平的关系[J].中国外语,2013,(5).
[3]杨小惠.英语阅读中的词频效应与语境效应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4]杨小虎.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13,(10).
[5]张素敏.外语学习者的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