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智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
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构与培养
李 智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
文章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维结构”,揭示了构成要素(认识与观念—知识与信息—技能与变通性) 的内涵和内在关系,探讨了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拓展全球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培育学习者开放的胸怀和责任意识; 建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着力改善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素养;坚持实践取向,变革教学方法,强化学习者跨文化交际基本技能。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三维结构;培养策略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中国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提出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而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国际化人才的成长,既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外语教学的最重要目标。
Samovar & Porter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解成为动机、知识和技能三种能力要素[1];贾玉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成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系统构成的系统型模式[2]。在考查不同学术观点,结合分析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由“认识与观念—知识与信息—技能与变通性”组成的三维结构,亦可称为“三位一体”结构。
1.认识与观念
认识包含文化主体认识、文化本体认识、文化差异认识三个方面:“文化主体认识”是指在交际活动中的自我认识,即“我”是谁。“我”处于怎样的文化背景中,以什么文化或亚文化身份同他人交往;“文化本体认识”是指对“文化”基本概念的构建,从书本中寻求“文化”概念不可避免,但对文化的理解也离不开实践,对于文化的正确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文化差异认识”是指认识到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一种文化中必然存在另一种文化不存在的价值形式,当人们对自己、对文化、对不同文化的价值形成自己的观念,这种观念不断内化并相对稳固时,人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观、文化主体观和文化价值观,从而支配或制约着人们的交际态度和交际行为。
2.知识与信息
知识与信息包含语言知识信息、文化知识信息、社会知识信息三方面。在跨文化语境中,“知识”是不同语言规则、话语方式、地理、历史、宗教、习俗、礼仪、艺术的总和。信息泛指已经和正在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具有知识属性,但更具动态性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的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人们一般只关注目的语国家的知识信息,母语文化中的知识信息往往缺位。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不了解母语文化,就不可能深刻地感受、理解不同的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必然受到制约。
3.技能与变通性
技能包含语言基础技能、文化适应技能、交际实践技能三个方面:语言基础技能指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外语基本知识和能力,主要体现于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文化适应技能主要表现为交际主体与人交往的主动意愿、交往中的亲和力以及生活习惯的适应性等;交际实践技能指交际主体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而进行顺利交际的能力。变通性是对上述三种基本能力融合的基本要求,交际过程中基本能力使用的轮转要求交际主体具有很好的变通性,这种变通性主要源于交际实践。上述三个维度六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
1.拓展全球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培育学习者开放的胸怀和责任意识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动力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急切需求,可称为外动力;二是大学生主动适应这种需求,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实现自我发展,可称为内动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之一,就是要将外动力转化为内动力,引导、激励学习者形成“全球视野、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和时代要求,积极关注并探究国际问题;激励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精神和大国公民的气度,使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既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能够广泛地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形成“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习文化差异的意愿和对于文化差异的尊重”。
2. 建构课程体系,发掘课程文化资源,着力改善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素养
高等教育中,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要把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建设作为重要课题。
这一课题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应如何构建?在课程设置上,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应如何开设?第二,是以必修课形式还是以选修课形式(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设置,或两者兼而有之?在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业考核等方面应分别制定怎样的标准?第三,如何根据我国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实际,在借鉴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本土化的跨文化交际教材?第四,这类课程由谁来开设?是以专职教师为主,还是专兼结合?是以外语教师为主,还是以各专业教师为主?如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教师队伍?笔者认为,只有把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才能从整体上改变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滞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薄弱的局面。
如果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充分发掘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内涵,则是在现有课程设置条件下,有效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课程是列入国家教学计划、开设最为普遍、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门跨专业课程,无疑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平台。语言学家布朗(1994)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在现今英语教学材料中,也无不蕴含着特定的礼仪、宗教、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的文化特征和内容,大学英语教育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语言和文化,改变重语言轻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割裂的偏向。
3. 坚持实践取向,变革教学方法,强化学习者跨文化交际基本技能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语言文化的行为能力,要有效地培养这种能力,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变革教学方法、模式,强化技能训练。第一,课堂教学应以跨文化对比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影视观赏等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交际实践,同时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第二,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改变教师一言堂局面,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除了吸引和选拔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教学之外[3],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国际交流学生和海归教师等资源,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联谊会、学术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多元文化。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跨国管理经验的企业家、从事国际交流工作的政府官员、海外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讲学活动。第四,为学生创设参与各种跨文化实践锻炼的活动平台。比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外资、合资企业考察或实习,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所在城市的各种国际赛事、外贸交易会、国际文化节等活动。第五,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上网浏览国外文献,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阅读中感受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情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高等院校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程体系的建构和有效的培养途径。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实践导向,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是一种理想目标、专业教育目标和精英培养目标的话,那么,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和普及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1]Samovar L A & Porter R 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 5th Ed)[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吕林海,汪 霞.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研[J].江苏高教,2012,(3):67.
(责任编辑邱梅生)
G645
A
1003-8418(2014)05-0112-02
李 智(1979—),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悉尼大学英语语言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