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琴
(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 210009)
创新型医学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创新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培养创新医学人才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关注的焦点。创新医学人才是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医学人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卓越计划”提出了“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关于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途径,笔者有如下认识和思考。
临床医学经过长久的积淀和发展,早已不再是一门经验学科了,而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促进的尖端学科。目前,临床医学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面临着创新型医学人才缺乏的现状,因此,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就成了我国当前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医疗现状,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推动我国医学学科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如何树立医学专业学生科研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提升其实践能力,造就综合应用型人才,就成了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进一步增强。我国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怎样改善,大医精诚的精髓如何在新一代医学人才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从而适应医学行业和社会发展,并且从源头上解决少数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缺失,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探讨未来医生的素质与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999年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提出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七个领域的标准。美国医学院协会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的医生要具备利他主义、知识渊博、技术熟练、尽职尽责等素质及相关培养目标共30条,如此才能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职责。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21世纪的医疗卫生服务必然会结束学科发展和实践服务的高度分化的时代,开启向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变的新局面。未来医生要求在职业观、价值观、专业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自身身体与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达到更高水平,不仅要用精湛的医术服务于个体和集体,还要承担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三者有效结合的综合服务职责,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传统教学普遍存在“重临床轻人文”的现象。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仅占总学时的4.0%~9.3%,而国外哲学、人文等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10% ~26%,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组成医学课程体系,学科之间强调相互渗透[2]。我国医德医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缺乏专业的医德教育师资团队,另一方面医德考核体系不完善,科学规范的医德考评欠缺,从而导致有些学生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医德修养。上述情况使得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欠缺,不利于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灌输式教学居多,教师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辅,导致医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再加上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没有有效的实践经验积累,专业素养得不到强化。同时,人们对医学教育认识不够,观念陈旧,对医学教育的高成本认识不足。随着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原本就不足的培养成本更加不足,与医学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机会的减少,使得临床教学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医学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国医学教育也从“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未来医生需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考察人类的疾病与健康。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薄弱。
医学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要求从人才培养观念、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和方法改革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一流的创新医学人才[3]。结合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和当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途径应该从以下路径入手。
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增加人文教育的比重,并且增加德育实践课程,强化道德实践认知是我国医学院校要逐步实现的,也是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同时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活动的办法,达到渗透教学、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开展“感恩志友,服务志友”活动,加强学生关爱生命,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弘扬至诚医德与精湛医术相结合的专业精神,让学生在为志友的服务中得到锻炼。开展社区医疗咨询与义诊、暑期“送医送药送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基层,增长才干,树立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与社区、红十字会等建立德育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专业素养培养的核心在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始终,渗透于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一是尝试理论教学改革。医学院校应该大胆尝试理论教学改革。我院目前尝试PBL教学法、模拟诊疗结合启发式教学、典型临床病例讨论等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强调以循证医学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模拟诊疗结合启发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诊疗思维和基本诊疗能力。而临床病例讨论和总结教学,能培养学生客观、细心、全面、科学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逻辑,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4]。二是探讨实验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常规实验操作训练与开放实验探索,使学生在夯实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5]。对大学生进行SRTP项目指导和训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文献收集和整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强化临床实践训练。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从而改善临床实践教学条件,确保实习质量与成效。同时,将实习环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临床轮转制度,确保实习生的实习学时数,增加实习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病历书写机会,强化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加强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6]。
高等医学教育要转变教学模式,构建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的“三早”医学教育新模式[7]。让医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医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为病人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早期感受医院、感受社区、感受医生、感受患者,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服务社会,服务患者的意识和能力。为提高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见习,让其以医学生的身份早期接触患者,体会和理解病人的感受,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同时,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在科研的过程中培养科研素养、提高创新能力。此外,积极开展暑期游学,国外医院实习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深入了解国际医学前沿动态,这样医学生才能承担起国民未来的健康责任,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精英。
[1]刘琳琳,郭珊珊.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16):81 -83.
[2]刘宝云.当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4):301 -305.
[3]朱正亮.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领导科学论坛,2010,(5):4 -7.
[4]陈壮桂.临床见习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09,(2):60 -61.
[5]陈 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3):66 -68.
[6]熊竹友.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中华全科医学,2011,(6):976 -978.
[7]龚 政.构建以书院制为平台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研究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41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