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概况

2014-04-17 09:25
江苏高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建设

房 玲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201306)

近三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概况

房 玲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20130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嬗变、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及如何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等方面。文章简略回顾了以往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展望

我国自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先生于1953年提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其称谓相继经历了“政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到“辅导员”的演变。在这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辅导员队伍建设一度发展很缓慢,直到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才算是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迎来了一个春天。鉴于辅导员的特殊性地位,有必要对其发展状况做一下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

通过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题的结果显示,从1983年到 2013年(截至2013-12-12)这30年中,发表的有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论文有4704篇,其中核心期刊893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SI)132篇。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姚炎祥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试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及其完善途径》的文章,这也是目前明确标出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为主题的最早的文献记录。而此后的将近十年间发表的文献量年均在个位数,这种迟缓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不过在此后的几年间,刊发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方面的文章突飞猛进,呈几何对数上升的态势,2009年创造了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小高潮,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一个可喜的局面。本文就是对学术期刊网里正式发表的文献进行搜索、筛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重点解读的结果。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学人开展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面临的困境”以及“破题之策”等三个大方面。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嬗变

1.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 文革期间,政治辅导员制度被取消,辅导员队伍建设也被迫中断。1976年文革结束后,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于1978年10月起草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此事标志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慢慢恢复。

2.缓慢而又被重视发展阶段(1990-2003)。 20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剧烈的政治风波之后,中央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此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3.全面发展阶段(2004-至今)。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简称“16号令”),明确辅导员的角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此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通过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最初的指导性的文件到现在规定性的越来越细化的文件,彰显了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也为实际工作中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法理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点,突显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窘

1.流动性比较大。 “‘铁打的高校,流水的辅导员’是当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人员流失现象的生动写照。”[2]“辅导员隐性流失现象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其危害性不容忽视。”[3]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很多学校“采取聘用制、合同制,使其处于岗位不定状态”[4],没有形成一支像专任教师队伍一样的职业化的队伍。即使在岗在编的专任辅导员,工作三五年之后也会转到其他岗位上去,“造成辅导员成熟一批走掉一批,有的甚至‘中途退场’,流动性过大”[5]。这种流动不是那种正常的人才流动,确切的说是一种人才的非正常性流失。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问题是目前摆在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分工混乱、职责不明确。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分工混乱、职责不明确给辅导员带来了角色定位上的困惑。辅导员身处学校管理机构的最底层,受到多层领导,更多的是被强调管理职能,然其育人的身份容易被忽略,基本上沦为学校的边缘人,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辅导员在组织上没有归属感,工作上没有成就感,阻碍了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

3.自身业务知识与技能缺乏。 辅导员这一职业在中国高校里是一支很特殊的教师队伍,并不像其他职业那样由特定的专业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预期的培养,然后直接将培养好的人才拿过来使用。辅导员专业能力和素养与现有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这种自身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缺乏现象不是个案,而是各大高校的普遍实况。

4.激励机制不健全。 好的激励措施,不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对个人、对事物本身发展来讲都是必要的。而大学内部的资源配置,不论是行政资源、经济资源,还是学术资源,基本上偏向专任教师的,鲜有专门针对辅导员。这些足以弱化辅导员与学校的感情,严重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提供了恶性“契机”。

(三)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困境的破解之策

1.积极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决定了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可以说,辅导员是维系学校运转良好的直接参与者和贡献者,和谐的氛围能催生出奋发向上的动力,高校非常有必要为辅导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政治待遇、工作条件、生活支持并抓,全面保障辅导员队伍权益”[6],通过“改善制度环境,调整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不平等的人事制度、经济分配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和培养、培训制度,体现辅导员工作与专业教师工作的同等性,要给予辅导员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必要的经费保障,为辅导员发展搭建宽广的平台”[7]。鼓励辅导员在工作之余参与科研活动,全面发展和锻炼辅导员,拓展辅导员职业的发展平台。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实了,才能让广大的辅导员教师看到希望和前途,才会有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不论从高校长远发展还是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积极努力为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环境,都是每所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设计。 从辅导员自身来说,在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同时,需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多总结,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向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转变,向懂得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专家型身份转变,向站在学科领域前沿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身份转变。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激励措施凝聚人。

3.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职业化、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根据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的指示以及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现状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将辅导员队伍纳入教师队伍,使其兼具教书育人的“专任教师”的身份,享受“专任教师”的待遇,这样既避免了辅导员在高校里被“专任教师”边缘化的倾向,又能使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拓展自己的个人发展空间。“可以考虑设立辅导员资格认证机制,对培训合格的辅导员发放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可以分等级,这是辅导员走向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8]可以说,“职业化是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改变其‘边缘人’地位的根本出路”[9]。

4.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事务是很复杂的,其工作性质对辅导员的综合素养要求非常高。这个岗位还要求辅导员不断地尝试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及时转变角色,接受新思想,科学管理,提高办事效率。而这些业务水平不能完全坐等实践中个人习得,则可以通过培训教育进行直接传递,以缩短辅导员的个人成长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处理应激事件、创业规划指导、班团组织建设、学风校风党建工作、心理咨询、安全维稳等等方面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能力上去了,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绩,有了好成绩才会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经验介绍,缺乏基础理论研究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以一定理论基础为指导,但遗憾的是面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课题时,众学人多数重经验介绍,少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空洞的说教现象,缺乏基础理论作为依据和指导,是很难广泛获得社会、教育系统的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二)多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缺乏相关问题的定量研究

量化研究需要有很好的量化指标,量化研究的结果也相对公正、客观。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既有定性的不可量化的内容,也有可量化的部分。而纯粹的定性描述,是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状况的,无法开展进一步的深度比较,进而也就得不到有价值的结论。故此,单纯用定性描述的方法来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缺乏定量研究,显然也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

(三)重复研究严重,缺少创新研究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检索可以发现,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主题的研究,不仅在发表学术成果的名字上高度相似,而且里面的实际研究内容也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套路化,出彩的地方不多,重复研究比较严重,缺少创新研究。今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急需拓展新视野、新思路。

(四)高水平的学者对此课题关注的缺席

首先,从现有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刊物等级来看,以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多刊发在第二梯队及以下阵容的期刊里居多,而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期刊鲜有刊发此类相关研究,侧面说明了此课题还没有进入主流学者的研究视野,研究成果还难登大雅之堂。其次,从研究主体来看,鲜有高水平学者对此课题开展研究,而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学人多数是来自基层的辅导员、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总支书记以及学生处的部分领导干部。而这部分人群中,辅导员多数是硕士及以下学历者居多,一方面他们研究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他们多数工作繁杂,疲于应付日常事务,工作一天下来身心疲惫,还要照顾家庭,根本无力开展科研活动;而领导干部们常穿梭于各种会议和出差之中,也是无暇顾及学术研究。综合来看,此课题的研究者理论素养还不够高,故此,很难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展望

(一)多学科理论基础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有着广泛而复杂的理论基础。它是建立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要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很好地融合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大框架内绝非易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对与此类相关学科的统合还很欠缺,实际运作过程中也缺乏理论指导。由此看来,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必定要经历一个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过程。

(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的成功经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合作的世界。经验告诉我们,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是行不通的。将其他国家或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入国内,借鉴国外学生工作管理的成功经验,全面掌握信息,并结合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定量研究及实践将会加强和深化

定量研究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普遍认为比较可靠的、精确的研究方法,也是定性研究的有益补充。如此重要的研究方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过程中自然不能也不应该缺席。由于文化背景、研究主体的个人素养、知识结构等原因,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还较低,多停留在描述表象的浅理论层面,实践方面更是有待加强。随着研究者能力的改善和国家、社会的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量化研究与实践定会逐步走向深入。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645-1646.

[2]彭文平,凌文辁,孙利平.高校辅导员高学历化及其职业承诺[J].江苏高教,2008,(3):96.

[3]苗玉凤,郑大远.高校辅导员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28):37.

[4]徐家庆. 高校安全稳定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江苏高教,2010,(6):92.

[5]谢秀俤.从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探析队伍建设的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8-160.

[6]周 晓,季卫兵.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探[J].江苏高教,2007,(3):108.

[7]胡建新.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四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36.

[8]吴绵超. 论高校创新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8,(2):101.

[9]王洪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6):74.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7

A

1003-8418(2014)05-0044-03

房 玲(1979— ),女,江苏扬州人,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

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20120125)。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建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