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露
(郑州大学教育系 河南郑州 450001)
我国德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于 露
(郑州大学教育系 河南郑州 450001)
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任务不能在仅仅拘泥于知识文化的传播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一代接班人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操守的人才是首要任务。本文中,笔者对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德育教育;重要意义;问题与对策
(一)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要手段。当前,学校的教育无外乎围绕两个方面而进行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情操。而高尚情操的培养依赖于德育教育的教学工作开展。学生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从而形成一定的品德。有利于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个体人格,使自身的道德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关乎到学校未来的发展,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换言之,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作为支撑,就会逐渐失去应有的声誉,在社会中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将会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一个拥有较高教学质量的学校则会赢得政府的支持、赢得社会的信任、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赞誉。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在学校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人格,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出发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信念和积极的处事方法及态度,旨在为社会输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学校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源,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必要方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一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为提高学校教育的发展质量,各大学校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内部的改革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而达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最终目的。但从当前各学校教育改革的角度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必要方式,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德育教育认识理解存在狭隘性。近年来,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模式,并且生搬硬套与每一个学生身上,而不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从本质上而言,德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正确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使其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生活。从范畴上而言,一个人在拥有高尚的道德信仰之前,必须先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如脱离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和心理因素来讨论人生和理想,不亚于是纸上谈兵。因此,将德育教育定位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德育教学的方法缺乏灵活性。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大高校的德育方法从整体上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和改进。但是传统的以道德知识体系灌输、行为准则训练、重视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旧沿用至今。这些固有的教学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即学生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道德内化发展的过程而言,原有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除了许多弊端,如重视纯道德理论的单方面灌输轻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重视道德规范的约束轻视学生个体自觉倾向的锻炼等等。
(三)德育教育中的客体化想像严重。一直以来,我国长期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师生关系表现出来的是教师之于学生,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所谓“师严乃道尊”。这些思想的长期存在使得德育工作在开展中形成了严重的客体化的现象。实际教育中,部分教师仅仅把学生当作服从的对象,并没有将其置于平等的地位,在授课过程中通常采用强制或者填鸭式的方式,满足自身教育目标的完成,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达道德准则,却忽视了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对道德观念理论不准确的问题时难以得到教师的回复。
(四)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比较薄弱。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依赖于思想教育和切实可行的行为管理,只有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满意的成效。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作为学生阶段,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方面均发展不稳定,行为思想诸方面欠缺成熟,且每个人的思想基础、素质发展水平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必须辅助以严格的管理措施和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其自律能力。
(五)家庭成员对自身道德修养认识不够。家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学校之外,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均在家里与父母亲一起度过。因此,家庭成员自身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以及文明程度对子女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诸多思想问题现象的背后总是会有复杂的心理因素,有的表面上表现为思想道德问题,其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换言之,心理问题往往会导致思想行为问题。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功能与作用。如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者采取书信、电子邮件以及电话等形式及时与学生沟通,从而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才达到了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
(二)大力开展与德育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维方式和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要求众多德育教育者在向学生传授道德基本知识的同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活动来理解道德的重要性。
(三)强化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对象为学生本人,因此,该项工作要去的良好的成效必须调动学生本人的积极性。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道德目标,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其次要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追求。社会总是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之中,尤其是当前各种价值文化碰撞异常激烈和理想与世俗对立的特殊情况下,学生不应当满足于当前,而是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与时俱进,勉励自身树立崇高的道德目标,在发展中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四)重视家庭的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广大家庭能够有效配合该工作的开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家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作为父母应当与子女积极沟通,主动的了解子女各年龄阶段的思想变化和道德追求,尊重子女的个性发展,改变传统的命令式教育方式。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培养起抗挫抗压能力;其次,注重基础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在进行基础性德育教育时,充分尊重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子女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生搬硬套他人的现成措施。再者,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学校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家庭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学校家庭的同步协调发展。
[1]郑永廷,著.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М].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建军,曹一建,著.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国欣.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现实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01).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Yu L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Th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 the education task on students is not just stick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bu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cultivation of ideal and convic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successor, at the same time,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view and noble personality and moral conduct talent is the primary task to help them.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the moral educ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work and solu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mor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G410
A
1000-9795(2014)03-0051-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10
于 露(1989-),女,河南郑州人,从事教育经济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