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宽容心理

2014-04-17 09:07钱锦昕余嘉元
关键词:庄子论语心理学

钱锦昕 余嘉元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心理学除了关注人的负面情绪之外,更应该关注如何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因此有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2001年4月,赛格里曼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积极心理学旨在指导人们改变对事物或人的看法。当今世界,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心却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自私,抑郁、嫉妒、怨恨、报复占据着人们的心理,甚至导致暴力事件不断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或是伤害。因此,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宽容这一种心理特质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在西方,与宽容相关的研究对象有forgiveness,它们是宗教心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对其进行真正的关注。道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领域都对其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成立了以Enright为首的forgiveness研究协会、Thompson基金会成立了forgiveness专门研究基金等。

在中国,关于宽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不多,关于宽恕则有比较多的研究成果,最早对宽恕进行研究的是岑国帧,他对宽恕的内涵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1]。傅宏提出宽恕必将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使宽恕真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此外,他还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对宽恕心理进行了研究[3]。后来很多学者在宽恕的定义、模型以及心理健康干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学者把宽恕当做宽容来研究,但是宽容和宽恕是两个不同概念。

宽容并不是舶来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先秦文化中,儒家、墨家、道家都有关于宽容心理的论述。如何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容心理的思想价值、宽容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夯实国人的宽容心理根基,增强国人自尊自爱的信心;弘扬中国文化心理学中积极健康的因素,是中国文化心理学一项意义重大且具有现实性的任务。

一、宽容、宽恕、恕道的区别

宽容和宽恕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宽容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宽恕是一个心理动作。其次,宽恕的对象一般犯有严重的错误甚至是有罪,而宽容的对象的错误一般不至于如此严重,它只是与宽容主题的信念、理想、思维方式、判断、行为等不一致,并不代表宽容的对象本身有严重错误或有罪,可以认为宽恕是宽容的一种。

宽恕可以大致对应于英文的forgiveness,但是也不完全等同,从表层来看,两者都是对他人错误的不计较。但是,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西方的forgiveness和中国的宽恕是有区别的。西方的宽恕是“为爱而爱”的终极关怀,体现了其“原罪”的价值维度。中国的宽恕是纲常伦理的处理原则,体现了其“原善”的价值维度。总之,在西方文化中,“宽恕”和宗教密切相关,崇尚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在中国,“宽恕”主要侧重美德、品质方面。

恕道来源于《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恕”的意思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宽恕心理时,罗春明认为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4]。陶槿琳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心理学中“宽恕(forgiveness)”相对应的概念是“恕”[5]。在《汉语大字典》中,“恕”的含义有:①推己及人、仁爱;②宽宥、原谅。由此可以得知,“恕”有两个意思,但是并不代表这两个意思是等同的。“恕”确有“宽恕”之义,但宽恕并不是“恕”的古义[6]。

对“恕”字进行分析,籀文 = (女)+(心,态度),造字本义:女性心存慈爱,态度宽容。“恕”意为推己及人,其义来源于“如”,“如”为依照、遵从;“心”为内心、心情、心境。“恕”表示内心柔顺、善良,即富有同情心,能够站在他人立场为他人着想。

恕字的这种用法,古书中常见,皇侃《论语义疏》引王弼曰:“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二程遗书》卷十一:“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恕”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宽恕是宽容饶恕的意思,即对某人的过错不作追究,两者意思相去甚远。因此,《论语》中的“恕”字不能解释为宽恕。可以说,恕道不等同于宽恕,但是它们之间也有联系,“恕”只是通向宽恕的一种方法,恕道是宽恕之道,并非宽恕本身。

因此,宽容、宽恕、恕道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进行研究时,我们需要严谨地区分这几个概念。

二、宽容的涵义

《汉语大字典》对“宽”(宽容)的解释是:“宽厚,度量大”。《新华大字典》对“容”(宽容)的解释是:“盛,包含,容纳”,“对人度量大,宽大”。《辞源》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厚能容人”。《辞海》对宽容的解释是:“宽恕,能容人”;并且也给出了使用该词的古文范例,“《荀子·非十二子》:‘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其他汉语辞书对宽容的解释基本上为“宽厚”、“能容忍”、“能容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包涵”和“原谅”等。

《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tolerance)的解释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体现了宽容主体对他人的尊重,是对于他人不同于自己的一些信念、理想、思维方式、判断、行为等的容忍,每个人都有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对于异于己之思想和行为,可能会引起宽容主体的心理不适或者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生理上的负面反应。出于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不充分的考虑,宽容主体会尽量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状态,去接纳或者忍受别人可能是对的或者错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宽容的心理发展过程也不等同于忍受,忍受的主体是被动的,他无法改善来自宽容客体的压力,只能默默接受,但是内心还是不满、不安。忍受多数是为了避免主体的损失或伤害,是一种逃避的手段。宽容则除了主体的消极忍受之外,还表现为积极主动调整心态,使自己心情舒畅。

宽容并不是毫无尺度的,它是在耐心和公正两种张力平衡下产生的。超出公正之外就是纵容而不是宽容,不能因纵容一人而过分伤害他人。宽容包含对他人自由的尊重,但是并不能以另一人的自由为代价,这是公正限度的基本要求。

我们该如何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为化解我们心灵困境提供新的契机。在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与宽容有关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本身就是古代中国宽容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慈爱”都包含有共同的“爱”,都体现出了“宽容”的心理,本文是基于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容的共同因素的视角而展开论述的,对各家宽容思想中的不同点则不作过多论述。

三、儒家之宽容心理

“仁”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中轴线,是儒学的第一原理。而宽容是“仁”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世之道。“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宽”是“仁”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论及仁与宽容的关系时,孔子说:“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礼记·儒行》)即孔子认为,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谨慎恭敬是仁的基础,宽容是仁的具体做法[7]。因此,可以认为“仁”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宽容的具体实践方法在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忠恕之道

对于恕,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曾经谈及,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一”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忠恕”精神。对于“恕”,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给出了解释,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认为可以终生奉行的话就是恕,并对恕进行举例解释,认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让他人去做。孔子在论述仁、义、礼、智、信时虽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但是他对这些思想从理论层面进行凝练的同时,也在摸索从实践上将仁道渗透到人们的日用生活层面。儒家的“忠恕”之道,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儒家经典中还有多处阐释“忠恕”之道,如《中庸》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大学》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于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明代朱熹总结道:“推己之谓恕。”[8]“推己”即“推己及人”。因此,儒家的“恕道”体现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想法的仁爱情怀。

2.不计人过

宽容还通过不计怨仇体现出来。孔子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不要对过去怨恨念念不忘,这样才能够减少怨恨,体现的正是宽容大度的心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不论什么问题,一定多责备自己而少怪罪别人。孟子也认为:“有人如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别人待我不敬,我必须反思自身,而不责备于人。荀子也认为应该宽待人,严律己。“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枻。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枻,故能宽容。”(《荀子·非相》)。《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更是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心理。在与他人相处时,应该多惦记别人的优点、善良之处,对于别人的过错不应该过分苛责。

恕道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调整自我的认知,接受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思想或行为。不计人过则体现出即使是他人存在过错,也理性看待,持宽大的心态。

儒家的宽容也不是毫无尺度的,过分的宽容便是纵容,并可能成为某些人行恶的幌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一句体现了孔子对宽容是有一定尺度的,孔子认为应当“以直报怨”,“直”在这里是指公正无私的态度。孔子所秉持的宽容之道是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的,对待与自己有怨的人,应该持公正前提下的而不是无底线的纵容。

虽然儒家提倡的“仁爱”是受文化、纲常伦理制约的,但是,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角度,能够吸取其思想的精华,并为现代生活所用。

四、墨家之宽容心理

“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其宽容思想的根基,是墨子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提出的。何为“兼”?“兼”在金文中写作 ,像一只手抓住两棵禾的样子,它的本义为并持,合并。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方面合并在一起。何为“兼爱”?兼爱就是对全体人类的爱。“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世之人也”(《墨子·大取》)。意即爱富足大国的人与贫困小国的人一般,爱过去的人与爱后来的人就像爱现世的人一样。兼爱的对象并不受到国家强弱、时空地域的影响。可见墨家的“兼爱”是广泛的,是对全人类的爱。如果不兼爱,人的自私心理就会使天下大乱。《兼爱上》曰:“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此外,盗贼窃室、大夫相乱、诸侯相攻等,也都缘于人们自私自利,思想狭隘,只知道爱自己、爱己之物,不相爱。唯有“兼相爱”才能转化人们的自私自利的心,能平定乱世,应该从专爱己身转为无私的爱,爱自身之外的种种。《兼爱上》:“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意即对待别人,别人的室、家、国要像对待自己的一样。

另外,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兼爱”的实施必须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互动性,需要双方都认同“兼爱”。但是比交互性更重要的思想应该是主动性,必须有一方大度地先“爱”对方,互利也是在主动性下获致的必然结果。

总之,墨子的“兼爱”思想体现了人类宽容的心理,宽容首先就需要与其他存在有着共感。“兼爱”所包含的既是对于人类全体之爱,爱人如爱己,是超时空地域的爱,不论关系亲疏远近,社会地位高低平等之爱。有“兼爱”思想作为基石,人类自是宽容的。

五、道家之宽容心理

1.老子的“慈”与宽容

道家对于宽容心理也多有论述。老子的宽容思想以“慈”为精神基础。“慈”爱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慈,古鈢=(丝,表示柔软)+(心,心肠),造字本义:比喻心肠软如丝,疼惜生命,不杀生,不作恶。“慈”是老子提出来的政治思想,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德经·六十七章》)。可见,“慈”在老子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他将其奉为统治者政治思想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宽容的内在精神基石。又曰:“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认为若用怀有仁慈的心打仗就会取胜,以防御的心态来对待,国家就会稳固。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也具有包容的内涵,道为虚无之体,固然能够包容万物。老子还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道德经·十六章》)。意即了解了人之常理,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才能处事公正,处事公正才能天下归顺。人若能做到宽容,便能与大道相符。此外,老子对待怨恨的态度更为宽容,他认为应当“以德报怨”。老子认为人应当像天道那样“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以如此宽容的心进行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自然就没有什么怨恨。

2.庄子的自然本性与宽容

“宽容”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的记载:“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庄子的宽容思想是建立在自然本性基础之上的,庄子认为“宽容”不是来自于人约定俗成的道德法律规范中,而是来自于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也是人之为人的至善德行。

庄子认为人迷失在自己所构建的文化概念中,因为文化塑造人,所以人被文化所主宰,因不同的文化导向,会使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人际的冲突也由此而起。他认为,冲突并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然为善的。若人把某种自然特性定义为“善”,相应地就会出现“不善”,久而久之,人便奉此为事情的准则,人类的冲突也便不断产生。正如庄子所言:“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峋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

庄子认为:“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土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而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民风淳朴,像野鹿一样,自由自在,没有“义”、“仁”、“忠”、“信”的概念,但是这些他们做到了,做到这些是人天性使然。在这样的社会里,并不需要治理行为,这就是庄子向往的“至德之世“。所以他认为应当解构规范,主张回归自然本性的自我。庄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合乎“道”的,所以当人实现自然本性时,人就能够超越文化概念的束缚,不执着于任何观点,人们便不会有冲突,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的,就能顺其本性自然能宽容待人、待物,展现无为之爱,社会也将安定和谐。若当人认同某一概念时,他会将其奉为绝对真理,当有不同观念出现时便会产生冲突。因此,庄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顺诸自然本性而行。人若能体会“德无不容”的精神(《庄子·缮性》),人就会尊重他人,无所不容,达到人类最高的道德表现——宽容。正如庄子所言:“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庄子·天下》)。

六、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宗教、种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不宽容,人类缘何有种种不宽容心理?首先,差异是不宽容存在的重要原因。其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宽容是人们对有限的恐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让人们产生恐惧、排他的心理,人们害怕资源有限,生存空间有限,害怕生命受到威胁,害怕生命的终结。因此,产生了不宽容的心理,做出不宽容的行为,来排遣内心的恐惧。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也认为“不宽容不过是人们出于自卫的一种本能表现”[9]。但是,不宽容不能成为我们不公正对待的理由,实际上,不宽容不仅不能消除我们对有限的恐惧,反而可能会因不宽容的行为产生懊悔或内疚、自责等情绪,从而带来更大的恐惧和不安。

本文力图发掘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宽容心理,不管是儒家的以“仁爱”为基石的宽容,还是墨家以“兼爱”为基石的宽容,抑或是道家以“慈”,以”自然本性“为基石的宽容,都强调人际之间需要爱,需要认识到人际间的平等。接受自己的有限,调整自己的视野,从全人类的角度肯定人人平等的共感经验,以“爱”的力量为指导。即使他人的思想行为与自己有差异,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考虑,不要自私自利;即使他人不属于自己的群体,也要“兼爱”之;即使他人有过错,也要主动让步,长此以往,必将形成良性循环,个人必将心情舒畅,社会必将和谐安定。

[1]岑国帧:《从公正到关爱、宽恕-道德研究的三主题略述》,《心理科学》,1996年第4期。

[2]傅宏:《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3]傅宏:《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4]罗春明、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4第6期。

[5]陶琳瑾:《传统文化下中国人宽恕心理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医学与社会》,2011年第1期。

[6]杨宝忠:《“恕”字古义考——兼论“恕”和“仁”的关系》,《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

[7]孔子:《孔子家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8]朱熹:《论语集注》,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48页。

[9][America]Hendrik Willem Van Loon:《Tolerance》,造卫等译,志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猜你喜欢
庄子论语心理学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