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工程师到民生实业家的转型
——杨树诚人生转折初探

2014-04-17 09:07
关键词:面粉厂宝兴徐州

姜 新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从煤矿工程师到民生实业家的转型
——杨树诚人生转折初探

姜 新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杨树诚;经济转型;传承;创新

杨树诚早年专心于矿业,是国内煤矿勘探业著名的工程师,后来经营面、油、盐、烟等工商业,转为著名的实业家,其人生经历了重大转折,成为与资源型地区转型相关的典型。他的转型依赖时代机遇与区位优势,采取逐步转化的形式,利用矿业积累的资金,依靠从事矿业实践时形成的理念与团队,其中体现着传承;他的转型,贯彻新理念,吸收新人才,运用新技术,建立新人脉,其中又表现了创新。杨树诚的转型证明,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的转型,经济转型必然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经济转型,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课题,其实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是人的转型,特别是社会活动组织者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杨树诚早年活动于资源型城市,担任煤矿工程师,后期则投身实业,转变成为实业家,完成了颇具特色的转身,这一历史典型值得予以关注与研究。

一、华丽的转身

杨树诚(1885-1972年),河北盐山人,从小家贫,父母早亡,以至沿街乞讨。1901年,新婚燕尔的杨树诚来到煤炭资源丰富的焦作,与煤炭结下不解之缘。他做过木匠,干过小工,下过矿井,上过钻台,努力与机缘让他受到福公司总工程师的赏识,得到学习钻探技术的机会,终于,过去的乞童攀登上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台阶,成为勘探资源的工程师,在煤矿勘探行业中崭露头角。

1920年起,杨树诚开始涉足煤炭以外的实业。当年开办了徐州宝兴铁工厂,1922年筹划徐州宝兴面粉厂,接着又在蚌埠创办宝兴第二面粉厂、宝兴植物油厂以及大来烟厂,由此跨上人生的第二个台阶,成为淮海地区著名的实业家。显然,杨树诚事业的发展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台阶。

首先,是个人身份从技术人员转为实业家。早期,杨树诚的主要工作是资源勘探,他所关心的是地质条件、钻探设备,他赖以谋生与贡献社会的主要工具是技术。据统计,从1908年到1915年,杨树诚在河南福公司焦作煤矿工作期间,主持勘探煤井839个,其中河南焦作668个,山西平定县22个,河南武安县12个,河北门头沟36个,热河北票24个,河南禹县27个,河北井泾46个[1]。1915年经地质研究所丁文江介绍,杨树诚来到另一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苏鲁豫皖交界的淮海地区,继续勘探煤炭资源。据统计,杨树城在枣庄中兴煤矿的4年间,钻探煤井的数量超过200个,分别为:山东枣庄、山家林、观马岭、邹武、步湖、齐村,侯家寨子等处共146个;江苏萧县白土寨、孤山、老山口共49个;安徽怀远县舜耕山28个[2]。

后期,杨树诚的主要工作是经营实业,他要关注供应、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这时他依托资本发家致富,依靠经营服务社会。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徐州宝兴铁厂投资4万元,宝兴面粉厂建立投资20万元,扩建投资60万元[3];蚌埠宝兴第二面粉厂建立投资60万元,蚌埠炼油厂投资70万元[4],大来烟厂投资3000万元(中储卷)[5];另外在济宁、海州等地还有相当数量的商业投资。

其次,从事的行业从矿业转向工商业。早期,杨树诚一直活跃于矿山,15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后期,杨树诚经营实业不再局限于单一行业,而是百花齐放,各业并举。当机器修造遇到困难之时,兼营羊毛加工;当面粉加工初见成效之时,发展油料加工与卷烟生产;当工业初具规模之时,从事食盐贩运。其投资范围涉及工业、商业各个领域,遍及衣、食、用等许多方面。杨树诚投资的地点不是局限于单一地区,而是多点布局。先后在徐州、济宁、蚌埠、海州建立经营据点,其产业布局以淮海地区为主,遍布苏鲁豫三省。

再次,工作经历从相对顺利转向坎坷曲折。早期,自从杨树诚担任工程师以后,命运之神一直护佑着他,不仅在焦作地区、淮海地区屡战屡胜,发现了许多矿产资源,就是在全国也颇有名气。鉴于杨树诚历年在中国地质勘探中所作出的贡献,1921年底国际地质学会特聘杨树诚为该会永久会员[6]。后期,杨树诚经营实业的道路却不再是平坦的大道。他第一次投资尝试便遭到守旧势力的打压,1913年,他在河南修武县下白村投资建立小煤窑,被官吏以“沟通洋人,盗卖中国矿产”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被迫放弃[7]。杨树诚第一次经营试验被市场限制,1920年,宝兴铁工厂建立,由于销路滞怠,难以为继,只好贩卖羊毛,以解燃眉之急,铁工厂被戏称为“毛工厂”[8]。他的企业遭到军阀的干扰,1925年,直鲁军阀张宗昌部包围宝兴面粉厂,绑架杨树诚,多亏有人通融,工厂才“蒙难重生”,杨树诚才免遭毒手[9]。他的实业也遇到市场对手的竞争。1931年,宝兴面粉厂受到蚌埠商会一部分人的非议,竞争对手罗织罪名,将杨树诚告上法庭,几经辩解,方得解脱[10]。即便团队内部也有不同声音,1928年,杨树诚拟建蚌埠宝兴面粉厂,就有人以风险太大为由表示反对,杨树诚一再坚持计划才得以实施[11]。这些困难恰恰是事业发展、经营扩张的体现,

正是从这许多变化中,我们看到杨树诚经历了人生与事业的转型,而依据从矿业勘探专家到工商实业家的转变,我们将他的转型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建立联系。

二、必然的传承

从表面来看,杨树诚的转变具有偶然性。1920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树诚在济南美国慎吕洋行采购钻探机,巧遇原来在焦作的同事,并得知有一部日产1500袋面粉的机器,性价比合适,而且可以分期付款,这诱发了杨树诚投资面粉业的愿望,最终放弃钻探机,买下磨面机[12]。

透过现象看本质,偶然背后包含着必然。杨树诚的转型试图抢抓时代机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不仅放松了对中国面粉工业的控制,而且还大量购运中国的面粉和小麦。1913年到1921年,中国的民族面粉工业获利不菲,这一经济背景促使杨树诚接受了磨面机。显然,“转型”是对时代需求的顺应,也是对荣氏家族等多数民族实业家经营理念的传承。

杨树诚转型试图利用区位优势。据杨树诚自述,当年他受聘中兴公司的时候,曾多次往来徐州,注意到徐州作为苏北、鲁西、豫东等区的小麦主要集散地,物产丰盈,交通便利,燃料充足,不由萌发了将来在这里立足创业的最初意图[13]。显然,这一“转型”适应了区域条件,也是在传承区域生产。

然而,发现历史的必然趋势,抓住历史的偶然机遇,实现华丽转身更重要的基础却是转型之前的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善于传承是杨树诚转型留给我们最深刻的经验之一。

首先,逐步过渡的转型形式证明了传承的必然。杨树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稳步前行。第一步创办宝兴铁工厂,以修造矿山机械为主,仍与矿业联系密切,第二步创办宝兴面粉厂,才逐步与矿业脱钩。杨树诚的转型不是一刀两断,而是藕断丝连。在其投资实业以后,依然兼营矿山勘探,1920年,宝兴铁工厂开工,厂内“设立了宝兴钻务处”,“承接各地的钻探业务”[14];1922年他独资创办的徐州宝兴面粉厂正式开机,厂内依然“常年附设钻探队”,“他仍和奉天兵工厂订立合同,为他们钻探东陵和法库的煤田”;钻探队“分赴热河北票、北京门头沟、陕西同官、河北蔚州、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省)白土寨、铜山县三堡、江西乐平县呜山以及甘肃、湖南、云南等地从事矿业勘探[15]。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步退出矿业。

其次,源于煤炭开发的转型资本证明传承的必要。杨氏转型的原始资本来源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积累。杨树诚的第一桶金,源于焦作矿区。1908年到1915年;杨树诚在河南福公司焦作煤矿工作期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地勘探经验,也积攒了一些资金。此间,他曾一度全权办理矿山木材的采购运输,又赚取了一笔可观资金。杨树诚的第二桶金,源于淮海矿区。由于这段时间的勘探工作采取承包形式,收入已经同在焦作领取工资不可同日而语。正如杨树诚老家流传的民谣,“沧州两知县,不如杨金(杨树诚)一盘钻”[16],煤炭与钻机为其日后创办实业积累了原始资本。即便是开始转型以后,钻探业依然在为其扩充实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许多成功的转型策略更证明了传承的重要性。从事矿业之时,杨树诚在焦作经营坑道支撑木材、在修武县投资煤窑、在中兴煤矿承包勘探的实践中,他已经产生了要改变寄人篱下状况、争取独立经营的意识。后来,投资工商业,经营创造财富的策略正是对早期经营意识的继承与发展。从街边乞儿到煤矿工程师的实践告诉杨树诚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转型后对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的策略正是这种认识的继承。勘探煤炭之时,杨树诚身边已经形成技术骨干与管理团队的雏形,其中不仅包括久经考验的同乡同事,还包括翁文灏在1919年夏季介绍而来的清华地质系留美归来的高材生赵监衡、刘季辰[17]。在创办实业的日子里,这些骨干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型的决策就是赵监衡“徐州交通畅通,农产品云集,便于采购小麦,面粉销售不成问题;再加徐州附近煤矿资源丰富,凭杨先生在勘采矿务方面的经验,工厂燃料也无后顾之忧”的积极建议所促成[18],徐州宝兴面粉厂和蚌埠第二宝兴面粉厂的首任厂长即由刘季辰担任[19]。

杨树诚的转型也印证了马克思的论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0]

三、积极的创新

杨树诚的转型是其人生的巨大变化,突破与创新更是这种变化的应然之策。敢于创新是杨树诚事业转型留下来的更为深刻的启示。

首先,“转型”意味着告别熟悉行业进入陌生的行业,由内行转向外行对人们心理是很大的考验,杨树诚以企业家的胆略和执著战胜了考验。一开始,他曾犹豫,“勘探采矿本人内行,开设粉厂恐怕难以胜任”[21]。但在决定转型以后,他便义无反顾,坚决向前,企业家应有的胆略超越了工程师常有的谨慎,综合经营的理念取代了对技术的专一。当时,有人劝他谨慎行事,“为晚年作一准备”。杨树诚当即答道:“开创实业,建厂大计我心中已定,不要再劝。”[22]正是这种胆略与策略使其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工商业本身的巨大利润,成为其发展资本的主要来源,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工厂,推动杨氏集团的发展。徐州宝兴面粉厂的扩建,蚌埠农产品加工系统的建立,其资本主要来源于面粉生产与食盐贩运。

其次,“转型”意味着要在陌生的行业与一些行家里手相互博弈,外行超内行是对人们智慧与能力的考验,杨树诚以自我学习与人才引进战胜了考验。转型之初,杨树诚就想方设法物色新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经人介绍,他结识了磨坊经理温焕章,“杨树诚自知经营面粉业是外行,见温焕章温厚忠实,又有这方面经营管理的经验,日后遂延聘其为徐州宝兴面粉厂经理”[23]。以后又陆续聘用了营业部主任夏云庆、会计部主任李锦文、庶务部主任邢宝震、采买部主任王慕佑及董于贞、仓库主任王汝南、运输部主任周文升等一批管理人才;引进了机务处总管工程师李勤,技师周桂林、韩文祥、邢鉴泉,制粉工程师孙玉堂,建筑工程师王魁轩、周茂顿、周启明等技术人才。正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弥补了杨树诚作为外行的缺憾,帮助其完成了“转型”。

第三,“转型”要求初出茅庐的新企业与轻车熟路的老企业展开竞争,新厂胜老厂是对企业效率的挑战,杨树诚以发掘运用先进技术战胜了挑战。转型之初,杨树诚千方百计采用新技术。徐州宝兴面粉厂的建立展现了杨氏对新技术的渴望。当时宝兴厂购置美制发动机一台、锅炉两部,以后又从徐州电灯厂转手购进德式锅炉两部;购置钢磨5部,几年后又增加到12部。此外还购置筛麦机、打麦机、刷麦机、打包机、漂粉机、去草籽机、麸皮机等辅助设备,逐步发展成为徐州地区技术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大的面粉加工厂。

宝兴面粉厂的扩建进一步显示出杨树诚对新技术的追求。1928年,他第一次扩建徐州宝兴面粉厂,添设80匹马力蒸汽机1部,钢磨3部,圆筛4部。每昼夜产粉2000余袋[24]。1935年,第二次扩建徐州宝兴面粉厂,增加8吨管子锅炉2部,购550匹马力蒸汽机1部,200千瓦发电机1台,40英寸磨面机13部(在蚌埠所设铁工厂制成),平筛7部,并新建50米高的徐州唯一大型烟囱,新建营业大楼,1936年建成投产,每昼夜产粉5000余袋。由此保持了企业在技术与规模上的领先地位,所产面粉在本市销售45%,陇海西线各地销售30%,津浦北线一带销售25%[25]。1930年投产的蚌埠宝兴二厂技术更为先进,日产能力达到7000袋面粉,机器设备计有40英寸钢磨20部、60英寸钢磨5部、720匹马力发动机1部、锅炉2部,聘请德国人瑞德为工程师,总管全套设备和生产[26]。

1934年筹建的蚌埠炼油厂,更是杨树诚追求先进技术的写照。他认为用传统压榨提油方法太浪费原料,试图采用德国发明的镕提法炼油技术,建立中国第一家新式炼油厂。他多方联系,聘任苏联工程师罗德克夫总领其事,他四处奔波,购买并自造相关设备[27],虽因战争被迫中止,但他对新技术的渴望,可见一斑。正是对新技术的孜孜以求,促使杨氏企业实现了新厂超越老厂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转型”的成功。

第四,“转型”要求企业家在原有的社会关系之外建立新的人脉网络,这同样是对企业经营的严峻挑战,杨树诚以其广结善缘战胜了挑战。他广交同行。他与经营面粉的商人广泛联系,例如他的得力助手温焕章原来就是德州面粉业的头面人物,他的济宁济丰宝记面粉厂便是租赁当地商人刘竹樵经营的济丰面粉厂[28]。他与经营面粉设备的洋行关系密切,洋行成为其设备与信息的重要来源。他广交学者,曾解囊相助处于困境中的地质学家丁文江[29],也曾附庸风雅结交著名学者胡适,利用他们的声望,扩大企业的影响。他也结交权贵,并曾贿赂军阀张宗昌及其部下取得贩卖食盐的便利,还与李宗仁结拜换取其支持与保护[30]。正是这种不断扩张的社会关系网络帮助杨氏集团闯市场,创品牌,通销路,获保护,使其实业得以不断发展。

四、结语

杨树诚的转型不仅使徐州在矿业之外树立起一座轻工业的烟囱,为经济相对滞后的淮海地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现代工业遗产,而且为资源性地区摆脱单一产业结构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第一,经济转型必须有一批敢于探索新路的弄潮儿,冲锋陷阵,承担起组织转型的历史重任;第二,经济转型必须利用原有的社会条件,扬长避短,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实施调整;第三,经济转型必须突破旧的社会体系与传统观念,努力创新,建立新的更有生命力的经济体系。

[1][2]徐州宝兴面粉厂保存的《杨树诚历年探矿记录简表》和安徽省高院保存的《杨树诚自述》,第6-7、7-9页。

[3][8][16][19][24][25][26][27][28]徐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杨树诚与徐州宝兴面粉厂》,《徐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148、145、144、148、147、148、148、149、148页。

[4][5][6][7][9][10][11][12][13][14][17][21][22][23]蚌埠市政协文史办公室:《杨树诚》,《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0辑,第33、44、16、14、25、38-39、35、19、18、14、12、19、32、19页。

[15]《杨树诚自述》,安徽省高院保存,第11页。

[18]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爱国商人杨树诚》,《文史资料:工商经济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20]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9]宋广波:《救济丁文江五千元义举的背后》,《百年潮》,2006年第6期。

[30]赵子云:《李宗仁的把兄弟——杨树诚》,《江苏地方志》,2007年第2期。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ine Engineers to Entrepreneurs of People's Livelihood——Turning point of the life of Yang Shucheng

JIANG X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 Studie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Yang Shucheng;economic restructuring;inheritance;innovation

Yang Shucheng concentrated on mining in his early years,he was the famous engineer in exploration and domestic coal industry.He operated flour,oil,salt,smoke and other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in the later years,and changed to the famous industrialist.He experienced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his life and became to related to the typic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His transformation depended on geographical advantages,inheriting the history and tradition.His transformation relies on opportunities of the times,passing the national capitalists.His transition was the form of gradual transformation,using a capital of the mineral accumulation,relying on the philosophy and team in mining practice,and its inheriting.His transition implements the new ideas,absorbing new talent,using of new technologies,establishing new connections,which is full of innovation.His transformation proves that the key to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the human beings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must be the combination of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K825

A

2095-5170(2014)02-0067-04

[责任编辑:刘一兵]

2013-11-20

姜新,男,北京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面粉厂宝兴徐州
疫散待春回
Fast-switching SOI-LIGBT with compound dielectric buried layer and assistant-depletion trench
面粉厂爆炸案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Novel Si/SiC heterojunction 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p-type buried layer breaking silicon limit∗
徐州过年纪实
Novel fast-switching LIGBT with P-buried layer and partial SOI∗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面粉厂智能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Resurrection of the Genus Leptomanti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to the Family Rhacophoridae (Amphibia: An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