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提高

2014-04-17 07:05刘培培许宁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岗位

刘培培 许宁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职业需求之间的衔接出现了断层,大学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招聘对象在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一直以来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活动更多集中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素质教育的传统领域,对隶属职业教育范畴的职业观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提升等内容鲜有涉及,随着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与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相接轨。

一、普通高等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1.观念陈旧、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定位不准。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不属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基本教学任务,普通高校在开展专业教学工作时更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强调的是“理论”和“基础”,往往不太关注专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缺乏职业素质方面的拓展训练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项培训。在现行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或许在知识上是渊博的、在基础上是扎实的,但基础不等于工作能力,基础扎实而实践操作能力差自然成为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通病。

2.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普通高等院校中从事职业素质教育的师资多是由学工办团委的行政人员以及专职辅导员兼任,辅之以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绝大部分授课教师没有经受过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其中更是鲜有在相关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经历,自然谈不上具有专业岗位的工作经验。这些教学人员的专业知识从书本中来、又以书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没有经过职场的检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转化障碍等问题,又因为无法同经济发展现状与技术革新实现同步更新从而具有相对滞后性,学生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着在专业前沿已经开始过时的理论观点,介绍着落后于生产发展现状的技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打折扣,在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岗位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的考评标准使教师的发展偏离方向。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质量的考核集中在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知识结构、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换句话说,对教师的教学考核主要看“讲得好不好”,至于学生“学得好不好”以及“能力素质怎么样”则不在评价标准范围内,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教学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知识的讲授与积累上面,往往忽视能力和素质训练。在科研方面,发表的论文、专著以及申报的研究课题是教师职称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普通高等院校教师晋升职称关键看是否具备一定的科研成果,而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能力高低、效果如何也基本不在评价体系内。这就造成了高校从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老师侧重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忽视职业素质教育是以学生“能否学得会”和将来在专业岗位上“干得怎么样”为最终评价的目标。

4.教学活动主体单一化,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多样化渠道。从现有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在相关专业岗位上的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要想在实践环节有所提升必须要有企业的充分参与。高校目前的普遍做法是把企业家请进校园,以讲座或是专题报告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再有就是组织学生在毕业前夕到相关企业中专业实习。这种“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思路是对的,但参与的程度还不够,企业进校园多是蜻蜓点水,学生进企业实习表面看能够参与到企业生产、服务、销售等各个运行环节,实际上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与调研,企业指导学生实习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效益,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从而缺乏工作动力,和高校之间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沟通和交流。

二、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提高

1.转变观念,对职业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并非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中职业教育的完全照搬,而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学生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与实践等相关内容。高校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属于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并不专属于第二课堂,应当将部分内容纳入第一课堂的教学体系当中,与第二课堂的相关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职业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很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平台,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强调“职业目标驱动”,在学知识的同时强化技能素质训练,既要知道“怎样做”,更要实现“做得好”。高校要注重两大课堂间的互动互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素质教育,充分重视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和对招聘对象的技能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学术研究,探索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科交叉和业务交流,满足学生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职业发展需求。

2.管理制度创新,制定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师考评体制在教师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向发挥着导向和指引作用,教学管理中强调的环节自然会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考评体系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以及所占权重的差异决定着教师要如何去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首先要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独立性和重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都要围绕“实践”这个核心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看课堂,晋升看科研”的评价标准,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在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用从业经历取代科研项目成果,让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在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代替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成为职业素质教学人员的职称晋升依据。

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高校职业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学活动,对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在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同时还担负着向学生介绍有关行业或某一职业的社会发展现状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环节,利用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业务经验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既要做好学生“课堂上的师傅”,又能做好学生“岗位上的师傅”,这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在师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勇敢地走出去,到相关专业的业务岗位亲身体验,力争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线工作的所有环节,在实战中检验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在发掘、培养本校师资力量的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或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职业素质教育当中,将他们源于实践的工作经验纳入校园教学活动当中,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的岗位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专兼职职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4.校企合作,让企业在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虽然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模式,但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最终归属点是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应当以企业的人才选择标准以及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让企业在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如针对一些社会需求稳定、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可以由高校和招聘规模较大的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组织教学工作,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环节,尝试探索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接轨,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宣传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大学生群体汲取优秀企业的文化精华。学生原本在职场阶段才能接触到的环节因为企业的介入从而提前到校内进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自然可以迅速上手,从而让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5.打造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实现多元化主体间的有机互动。要想真正做好高校职业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包括学校、培训中介、用人单位等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各个教学主体和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相互之间的互动,同时还包括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的素质能力训练之间的互动。高校在职业素质教育活动中应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要发挥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保障的作用,将企业指导下的实习、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当中,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职业规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确保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培训中介、用人单位等教学主体可以定位于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场所、技术指导等校外资源,承担高校师资培训,特别是要基于自身对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按照不同的岗位工作标准来指导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最有效的连接渠道。

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正处于一个从萌芽到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阶段,关于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功能定位、方式方法等诸多问题逐渐体现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建立多元化主体的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将会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研究热点。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岗位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