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在侨易视域中重审人文世界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人文世界与侨易空间”开栏语
叶 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人文世界;侨易学;资本语境
侨易学(Kiao-Iology)的基本理念乃是由“侨”而致“易”,其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哲理因子,既有空间维度的整合,也有时间维度的演进,如此纵横交错,经纬交织,构成一组有效地理解事物进程的矩阵型结构。如此与文史世界之构造相结合,则可以让我们理解在这两个不同的意象世界中给我们建构起作为第三维的流力因素,借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文世界,则有助于我们联通逻各斯-秘索思的思维路径,追问现代性问题的基本构成,拷问其所处的资本语境,乃至其与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人类已经迈入的全球化+互联网的大时代提供一份新的理解。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更广阔的领域展开,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立“人文世界与侨易空间”栏目,现推出3篇文章以飨读者,其中一篇是本栏目特邀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隽博士的“开栏语”,从中可见栏目的主旨与内涵;另外2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与栏目相关的内容,欢迎专家读者关注与批评。
对于理解文明进程而言,必须构建一种多维度的空间架构,如此才能相互契合、彼此印证,庶几求真见道。历史世界的好处是追求真实,必须有详实的材料依据才能构建出完整的历史叙述,否则毋宁存疑,是谓“有之为有之,无之乃无之”。没有这样一种率真求实的精神,确实很难得历史学之奥义。而文学世界则往往被认为过于奇思瑰想、庞杂无序,既可以有如史直书的历史传记、纪实小说,也可有虚灵空幻的诗意、科幻、童话等等。但说到底,两者之间并非道如鸿沟,陈寅恪先生谓:“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钱锺书先生更称:“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如此,即便大史学家如兰克要求“重建过去如当时发生一样”(Wieeseigentlichgewesen)”,其实也并非是简单的“史料即史学”之意,更不用说大学者很可能有的自家之世界观、哲学观的作用了。同样大诗人即便是歌德,也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他的《诗与真》其实正是以仿佛虚实互见之形式展现史诗的高度、诗哲的境界。所以将两者合二为一,是希望能打造出一个可以立足和自足的知识空间。可能有些过于理想,但确实可为我们希望构建的一个有效地理解若干根本性问题的平台提供支撑。如此我们以文史交融为中心,凸显人文世界的现实关怀与奇思瑰想之整合维度,试图能进一步引申到更为开阔的领域当中来,如此余英时先生关于《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判断,也未尝不可阐释为多重世界的人文理解。
侨易观念的基本理念乃是由“侨”而致“易”,其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哲理因子,不过这里还是想将其定位为一个基本的时空因素,即既有空间维度的整合,也有时间维度的演进,如此纵横交错,经纬交织,构成一组有效地理解事物进程的矩阵型结构。当然若推而论之,则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如此与人文世界之构造相结合,则可以让我们理解在这两个不同的意象世界中给我们建构起作为第三维的流力因素,或可暗合“二元三维”的元思维模式。
现时代的中国,由于制度驱动而使得大学普遍追求“学术化”,甚至小学老师评职称都要发表论文,所以颇有“全民皆学”的大跃进感觉;制度完善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但身处其中却不得不寻找突围之路,故此如何使学问做出特色是问题的关键。就地方院校的人文研究来说,发掘本土特色、做强本土经验乃是成功的重要法门,但这也不排除可以立足地方、胸怀全局的“别有手眼”。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城,乃是历史重大事件的“精彩剧场”,身处其中者自然不乏丰富的“历史经验”;而江苏师大安身于此等古城,自然濡染其“雄浑开阔”之风采,《江苏师大学报》(哲社版)作为其学术平台,亦属有得风气之先者,早先“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的特色专栏之设计,就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锱铢积累、积水成河,对推动此领域研究功莫大焉,足见主事者的慧眼捷足;此次又辟出空间,就“人文世界与侨易空间”设置栏目,更见主事者的心胸气度与目光长远,若能持之以恒,其有所贡献于学界当可想见。所以,我们预想中的栏目内容,并不人为多做限制,与主题密切联系、实证拷问者固属上乘,能够意中神合、会心呼应者也同样欢迎。至于具体论题则可涉猎者甚广,古今中外莫不可纳入讨论之中,古典时代固然有着渊源深厚的人文记录,现代世界同样有着纷繁错综的新颖问题。自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技术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属性日益凸显。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西方现代性标志,如何从器物、制度、文化等诸核心层面,不断演进,最后形成一种规定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构成了现代人生存所必须面对的极为重要的“资本语境”,这既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品格和动力,也决定了全球化的基本格局。正是在这种标志出基本器物和经济生活的时代语境之中,文化思想也依然自由发展。在歌德、席勒等生活的18世纪,是一个星光灿烂的知识伟人诞生的时代,德国知识界出现了“天才一个接着一个来”的景观,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歌德时代”,这既与文化史的内在逻辑有关,同时也无法摆脱背后的资本语境和现代性背景之制约。然而这个时代是如何诞生的,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形成了这种难以复制的文明史高峰?则深值追问。我们既不能忘却作为时代背景的“资本语境”,同时更要能在广阔和深邃的意义终端去探究其前世今生,如此,知识史的考察就必然进入我们的视域。因为,知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它既不是遁入学院的“象牙塔物”,也不是形而下者的“敝帚自珍”,而是能够勾连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最佳元素,将人类智慧与生命实践紧密相连的枢纽性因素。所以,认知“资本语境”的必然性,就必须理解“知识侨易”的能动性,在这样一种互动要素的视域中,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这些伟人精英是如何通过知识的获得和转化乃实现其诗思创构的完成,诸如席勒的《图兰朵》,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恣意褒贬,乃至莱布尼茨对《易经》的惊叹,更包括歌德的异文化寻求,不仅是对文王的惊叹、对孔子的阅读,对中国小说和女性的敬意,还有对东方诸文化世界(如阿拉伯、印度、日本等)的精神漫游……如此不但贸易、交流、翻译、汉学、创作、文学、哲思等可以多位一体,而文化创造和资本驱动力之间的关联则也是若隐若现,呼之欲出。总之,若能兼具文史视域,以历史之实证功底与文学之真实反映相结合,联通逻各斯-秘索思的思维路径,进而将诸如货币、媒介、城市、乡村、教育、科学、舆论空间、市民社会等话题都纳入视野,并在文化层面考索其来源,追问其与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讨论、彼此互动,则无疑会使我们的研究更上层楼。
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也就特别需要考察事物的“变创”与“渐常”,把握事物的变化之像与不变之质。借助文学世界与历史世界的二重建构,追问现代性问题的基本构成,进而凸显侨易思维的动力概念,乃至在互联网思维这一具有范式革命意义的时代冲击波下,将知识迁移、学科互涉与观念侨易等多重视域进行重叠,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各领域研究的交锋对话之中,或许有可能为我们理解人类已经迈入的全球化+互联网的大时代提供一份新的理解。
[责任编辑:林晓雯]
G04
A
2095-5170(2014)04-0009-02
2014-06-30
叶隽,男,江苏镇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